满分5 > 初中政治试题 >

2012年5月,中央电视台报道中,把扬州发生的“悲情家庭”生死接力传诚信一事作为...

2012年5月,中央电视台报道中,把扬州发生的“悲情家庭”生死接力传诚信一事作为正面典型报道。就在他一家三口遇难后,洗染业同行自发去逝者家乡吊唁,还帮助发还衣物。当人们问起他们为什么会这么做?同行们说是陈老板教会他们的,陈老板懂水电基础,许多洗衣店机器出现故障,他有求必应,修好后,分文不取。人家说,“同行是冤家”,可和陈老板却说,同行是缘分、朋友。

(1)你觉得“同行是缘分、朋友”有何道理?

(2)“同行是冤家”,有人认为,激烈的竞争只会给人和社会带来负面影响,请简要说明道理。

(3)某班同学在看了上述材料后,召开了一次关于“竞争与合作”的主题班会,请你就“如何正确对待竞争与合作的关系”拟一个发言提纲。

 

(1)竞争不再是利益相互冲突的对手间的简单拼杀,也不再是一种损人利己行为,而更像一场高水平、高质量、高风格的友谊赛,是强者、勇者、智者之间的较量。(2分) (2)答:此观点是片面的。(1分) 竞争也可能带来消极的影响。盲目的竞争会造成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特别是许多不正当竞争,会损害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激烈的竞争会引起人们过分紧张和焦虑。经常失败,可能会使人产生挫折感和自卑感;而经常成功也可能是使人骄傲自满,固步自封。(任意两点得2分) ①竞争有积极的影响,竞争能促进个人的成长、进步和全面发展。竞争能够激发个人的潜能,提高个人的素质,培养人的进取心,锤炼人的意志力,增强人的创造力。竞争能增强集体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能促进企业增强活力。对于国家和社建立良好的竞争机制,可以加速各项事业的发展,加快社会的进步,增强综合国力,提升国际地位,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任意答两点得2分) (3)①在合作中竞争,要尊重竞争对手,向竞争对手学习。 ②要善于找准自身的优势,扬长避短,敢与他人合作。 ③在合作中竞争,不以成败论英雄。 【解析】 试题分析: (1)从设问看,此问属于“是什么”类问题,要求学生回答材料中的这句话说明了什么道理,旨在考查学生的阅读归纳能力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从分值设置看,此问设2分,回答一个观点即可。同行业之间首先是一种竞争关系,但是在陈老板看来,同行更多的是一种缘分、是一种朋友关系。说明了竞争不是对手间的简单拼杀,而是一种加入了道德因素的智者之间的较量。 (2)从设问看,此问属于评析类问题,要求学生先对材料中的这个观点进行正误的评价,然后在简要分析正或误的原因。旨在考查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遇到的问题的能力,具有很强的综合性。从分值设置看,此问设5分,对观点进行正误的评价1分,分析原因4分,要求从两个角度进行分析。材料中的观点认为竞争会带来消极影响,这种观点是片面的,因为竞争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根据教材知识,把竞争的积极和消极影响中任意回答两点即可。 (3)从设问看,此问属于“是什么”类问题,要求学生拟定一个发言提纲,旨在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结构的掌握情况和动手实践能力,落实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此问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只要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有针对性地设计提纲即可。从分值设置看,此问设3分,要求学生从三个角度说明如何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根据所学知识,我们可以从竞争与合作的关系、怎样在合作中竞争、怎样在竞争中合作几个方面来拟定这个发言提纲,且言之有理观点正确即可。 考点:竞争的目的;竞争的影响;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13年10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开始实施。备受关注的文明出游也在新规中有所提及,要求旅游者遵守旅游文明行为规范。然而,“十一”黄金周期间,升旗过后的天安门广场留下5吨垃圾,八达岭长城6天共清理垃圾109吨,圆明园古墙遗址顾客不顾警示随意攀爬,宁波雅戈尔动物园里游人用纸屑向动物投食,泰山步道旁苹果核、橘子皮不时从山上滚落……

(1)以上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

(2)对于上述现象,网友议论纷纷,有网民认为,呼吁游客自觉遵守文明规范犹如隔空喊话,只有“重拳出击”,这种不文明行为才会彻底消除。请你对以上观点进行评析。

 

查看答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自觉将诚信、懂规矩、守纪律,襟怀坦白、言行一致,心存敬畏,手握戒尺,对总诚老实,对群众忠诚老实。

李克强总理指出,要全方位提高失信成本,让守信者处处受益、失信者寸步难行,要加强诚信文化建设,让诚实守信成为全社会共同的价值追求和行为准则。

(1)你对诚信是一种资源是如何认识的?

(2)建立诚信社会,从我做起,你认为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做一个诚实的人?(至少三方面)

 

查看答案

卢梭说过,一切法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这句话强调的是

A.公民的法制教育是依法治国的前提

B.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C.公民的法律认同是法治力量之源  

D.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查看答案

“严格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保证国家的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这体现了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A.有法可依    B.有法必依    C.执法必严    D.违法必究

 

查看答案

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下列选项中,表述正确的是

①有法可依是依法治国的中心环节

②有法必依是依法治国的前提条件

③执法必严是依法治国的重要条件  

④违法必究是依法治国的重要保障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