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政治试题 >

时过境迁,家园的依稀,故土的远去,牵动着人们缕缕乡愁。下面是中学生小楠写的一首《...

时过境迁,家园的依稀,故土的远去,牵动着人们缕缕乡愁。下面是中学生小楠写的一首《乡愁》,请你品读。

小时候,乡愁是一朵白云,我在田野里,小鸟在碧空里

长大了,乡愁是一片绿地,我在高楼里,小草在书本里

后来啊,乡愁是一滴清水,我在沙漠里,小溪在梦想里

现在啊,乡愁是一缕空气,我在雾霾里,蓝天在记忆里

未来啊,听妈妈讲那过去的故事,不再有那乡愁的叹息

1你认为小楠愁的是什么?4分

2你认为如何让妈妈不再有乡愁的叹息?6分

 

(1)(4分)小楠愁的有: ①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已得到初步遏制,但目前环境形势依然相当严峻,不容乐观。 ②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增长过度依赖资源消耗,一些地区的发展以牺牲环境为代价,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③人类社会面临一系列的资源.环境等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或具体列举环境问题。如:①污染物排放总量还相当大,远远高于环境自净能力;②工业污染治理出现反复,城镇污染比重明显增加;③不少地区农业水质、土质污染日渐突出;④部分地区水土流失、荒漠化仍在加剧等)(答对任意一点给2分,共4分) (2)(6分)①坚持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 ②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发展循环经济和节能环保产业。 ④加强公民的道德建设,普及环保知识,使治理环境和保护空气质量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等。 ⑤公民要学习和宣传环保知识。 ⑥从身边小事做起,落实环保行动。如积极参加植树造林活动、不燃放烟花爆竹、绿色理性消费等。 ⑦积极向有关部门献计献策,勇于同各种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做斗争等。(答对任意3点给6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此题以《乡愁》小诗为背景材料,旨在考查学生对环境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运用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中“白云、绿地、清水、空气”到“高楼、沙漠、雾霾”,可以看出小楠愁的是我国环境污染和破坏,以及环境问题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影响等,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2)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怎样保护环境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对解决问题的能力,首先弄清楚设问中“妈妈愁”的原因是我国的环境问题,所以要想妈妈不在愁,就是保护环境,所以从保护环境的国策、战略、科学发展观、以及公民的环境意识、环保行动等方面回答,角度要多元化。 考点:我国环境问题;解决我国环境问题的措施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14年感动中国人物朱敏才和妻子孙丽娜退休后,没有选择安逸的生活,而是奔赴贵州偏远山区支教。9年来,他们的足迹遍布贵州的沟沟坎坎,为山区的孩子们打开了一扇希望之窗。他们的做法告诉我们

①良好的教育,已逐渐成为人们终身受益的财富

②要以实际行动服务社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③要有崇高的精神追求,传统美德,薪火相传

④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服务社会,奉献社会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

2014年930日,中国迎来了首个“烈士纪念日”,党和国家领导人与首都各界代表一起,向人民英雄敬献花篮,缅怀追思。这是2014年以来中国以立法形式确立的第三个国家级纪念日。国家设立烈士纪念日是为了进一步培养青少年的

满分5 manfen5.com

A.艰苦奋斗精神     B.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C.伟大的抗战精神   D.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查看答案

“人类与污染之间的战争,就是千千万万个普通人,有一天他们会说不,我不满意,我不想等待,我要站出来做点什么,我要做的就在此时,就在此刻,就在此地,就是此事。”《穹顶之下》的结尾词清晰地揭示了在环境问题面前公众的责任,那就是

①树立勤俭节约的消费观    ②践行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

③普及生态文明法律法规    ④参与环境问题的公众监督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查看答案

2015年3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会议首次提出“绿色化”概念,强调必须加快推进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绿色化,实现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向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方向转变。这说明

①我国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②我国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③建设美丽中国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需要

④我们必须增强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

某市针对本市PM2.5空气中含有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数据反映的情况下决心治理最大污染源。作为该市小主人,你认为响应这一举措最应该做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出门步行或骑自行车,尽量不乘机动车

B.倡议秸秆还田,禁止焚烧秸秆或少用秸杆做燃料

C.养成使用绿色能源、节约用电等生活习惯

D.建议政府部门加强建筑管理,减少工地扬尘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