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政治试题 >

某校九年级(3)班同学以“学习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为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假如...

某校九年级3班同学以“学习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为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假如你是该班的一员,请你一起参与探究与实践。

【文化精神解读】民族文化是民族的根,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魂。对文化的提炼,便是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民族优秀文化的结晶。

根据提示,填写下列表格

民族文化中的经典名句

蕴含的民族精神内容

“苟利国家,不避祸福” “位卑未敢忘忧国”

 

“克勤于邦,克俭于家”“不入虎穴,焉得虎仔”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核心价值践行】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积极继承优秀的民族文化,大力弘扬民族精神,不断推进民族文化的创新和发展。党的十八大报告中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民族精神之间有何关系?1分青少年学生应如何从个人层面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至少四个角度,3分

【家风认识提升】2014年,央视推出的《新春走基层•家风是什么》系列报道,激发了民众的热议。《人民网·理论频道》文章:“家风是家庭生活方式、文化氛围的概括,它是一个家庭的风气、风格与风尚。” “家风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形式,内含丰富的道德素质教育和价值观培育的内容,理应成为承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推动其得以践行的重要载体。”

3结合材料内容,请同学们就“良好家风对个人、对国家的影响”问题进行讨论,并写出发言要点。4分

 

(1)爱国主义、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勇于创新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以对民族精神的继承、丰富和发展。树立远大理想和人生目标,立志成才,报效国家、奉献社会(爱国);珍惜受教育的权利,认真学好科学文化知识,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敬业);说实话,重诺守信,对事负责(诚信);学好换位思考,学会理解和宽容,尊重、帮助他人,与人为善(友善);自觉遵守法律法规,遵守社会公德,做文明的公民(守纪)。围绕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的要求,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3)①对个人:可以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提高个人的道德素质,可以培养公民的良好习惯;培养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坚持培养良好家风可以磨砺坚强意志,促进个人健康成长、助推事业成功等。②对国家:有利于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维护公平正义,弘扬真善美、摈弃假丑恶,净化社会风气;有利于实现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有利于为其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等(每个角度两点即可) 【解析】 试题分析:(1)中华民族精神的内容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勤劳勇敢、团结统一、自强不息、爱好和平的伟大民族精神,其中“苟利国家,不避祸福”的意思是如果能够做对国家有利的事,我不会因为是福是祸而躲避它, “位卑未敢忘忧国”的意思是无论地位多么卑微也不会忘记忧国忧民,这些诗句体现的就是爱国主义;“克勤于邦,克俭于家”的意思是能为国家大事不辞辛劳,居家生活俭朴。反映的是勤劳和节俭,“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反映的是勇敢,所以结合起来体现的是勤劳勇敢的民族精神;“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意思是前面的路途还很遥远,很漫长,很曲折,但是我将奋斗不息,一定要使自己的志愿得以实现。体现的是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意思是如果能每天更新,就天天更新,还要不断地更新,强调创新的重要性,所以体现的是要勇于创新。 (2)二者之间的关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以对民族精神的继承、丰富和发展。作为青少年要树立远大理想和人生目标,立志成才,报效国家、奉献社会(爱国);珍惜受教育的权利,认真学好科学文化知识,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敬业);说实话,重诺守信,对事负责(诚信);学好换位思考,学会理解和宽容,尊重、帮助他人,与人为善(友善);自觉遵守法律法规,遵守社会公德,做文明的公民(守纪),所以主要找准角度,从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守纪等方面阐述做法即可。 (3)良好家风对个人和国家的影响也就是良好家风的重要意义,可用有利于……的句式,对个人来说,有利于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有利于养成良好的习惯,有利于磨砺坚强意志,促进个人成长,对于国家,有利于有利于继承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实现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所以主要围绕对于个人健康成长、事业成功、优秀的道德品质的培养,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的重要作用阐述。 考点:本题考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父母,赋予我们生命,哺育我们成长;老师,帮助我们掌握知识和技能,教给我们做人的道理。可在日常生活中,不时有以下情境出现:

情境一:八年级学生小明对同学说:“我们是未成年人,在家里除了学习之外什么事情都不必做,就应该享受父母的爱。”

1请你从道德、法律、心理等角度,对小明的观点进行评析。5分

情境二:新学期开学后不久,九年级学生小丽因没有完成学习任务,在受到老师批评后,一气之下离开了学校,准备辍学去苏州打工。

2假如你是小丽的同学,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对小丽进行劝导。3分

 

查看答案

材料一:最近,一则广告语“格力原创,不用电费”引起了消费者的广大关注,格力中央空调不用电,因为用的是太阳能,据介绍,一台400KW光伏直驱变频离心机每年可少排552 .45吨二氧化碳; 如果中国空调全部采用该技术,每年可节约100多亿度电,据此,它赢得了权威机构“国际领先”的认可。

材料二:尽管全球宏观经济不景气,但凭借“原创”优势遨游于市场的格力电器依旧逆市猛增,延续了良好增长势头。2013年第三季度报告显示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1.79%,实现净利润同比增长44.79%,创下近年来最高单季盈利记录。

1你认为材料一中格力的这项技术,有助于解决我国的哪些主要问题?2分

2材料二显示了“格力人”的一种什么精神?1分对你的学习有什么启示?3分

 

查看答案

“人生如同调味瓶,苦辣酸甜伴你行,万事难尽遂人愿,何不高歌去探求。”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是

A.挫折的存在具有普遍性    

B.应以积极地态度对待挫折,积极寻求克服挫折的有效方法

C.遇到挫折应迎难而上,理智分析

D.挫折是不可战胜的,只会给人打击,带来损失和痛苦

 

查看答案

“没有底蕴的开放是瓦解,没有原则的包容是妥协,没有扬弃的继承是退化”。这一观点启示我们,在文化发展过程中

①要坚持与时俱进,不断赋予传统文化新的内涵 

②对于传统文化,要有所淘汰、有所发扬

③文化交流中要坚决支持本民族的全部文化

④学习和借鉴外来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查看答案

央视科教频道推出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节目,在海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对央视频道推出《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节目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A.汉字是中华文化的主要载体,全部优秀的中华文化都是通过“它”来记载和传播的 

B.央视推出汉字听写大赛,能激发民众学习民族优秀文化的热情,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

C.央视推出汉字听写大赛,能积极、主动抵御外来文化的渗透,保持中华文化的纯洁性               

D.以汉字为代表的我国传统文化都是精华,我们要全盘的加以继承和弘扬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