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政治试题 >

“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上,不算是好汉!“陶行知...

“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上,不算是好汉!“陶行知先生的名言说明了  

A.人要自立    B.人要孝敬父母    C.人应万事不求人    D.人要虚心

 

A 【解析】 试题分析:自立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人的成长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提高自立能力的过程。自立作为成长的过程,是我们生活能力的锻炼过程,也是我们养成良好道德品质的过程。如果我们不能从现在培养自立的精神,就难以在社会中自立,所以本题选择A答案。 考点:本题考查人生需自立。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良好习惯乃是人在神经系统中存放的道德资本,这个资本在不断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就享受着它的利息。”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A.习惯一旦形成就无法改变          B.有了计划和决心就可以培养好习惯

C.好习惯终身受益                   D.中学生必须养成节约时间的好习惯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习惯的表述,错误的是  

A.习惯一旦养成是不会改变的         B.好习惯终生受益

C.青少年时期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    D.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

 

查看答案

自尊是立身之本。古人云:“人必先自爱而后人爱之,人必先自助而后人助之。”七年级1班同学以“知耻近乎勇”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下面是活动中的几个片段,请你一起参与。

【片段一】:北京警方官方微博“平安北京”通报,国内知名编剧陈某某因吸食毒品被公安机关查获。通报表示,陈某某在审讯室里已从被抓时的慌乱冷静下来,并一再承认自己的错误,反复表示自己今后不再吸食毒品,陈某某吸毒事件引发舆论一片哗然,许多网友评论道:“作为公众人物,不能严于律己,染上毒瘾,这真是一种耻辱。”

1陈某某吸毒被抓并受到指责,他的心理会受到怎样的反应?1分

2说说陈某今后的行为会发生怎样的变化?1分并分析发生这样变化的原因。2分

【片段二】:中学生李某平时不思进取,经常通宵玩游戏,到临考前准备作弊。考前他找到学习很好的同学张某,经过一番死缠硬磨之后,张某仍然没有答应帮忙。考试结束后,张某找李某谈心……

3请你结合课本相关知识,说说张某可能会说些什么?4分

【片段三】:1931年9月18日,日本发动了九一八事变。在这场战争中,中国死伤3500万人,损失6000亿美元。为了让人们不忘国耻,沈阳、长春、成都等城市在每年的9月18日,都会拉响警报。人大代表姜健建议,将9月18日定为我国的“国耻日”。

4你支持人大代表姜健的建议吗?1分请谈谈理由。3分

 

查看答案

材料:一个失去右臂的乞丐来到我家乞讨。我以为母亲会慷慨施舍。谁知,母亲却指着门前一堆砖说:“你帮我把这堆砖搬到屋后面吧。”我只有一只手,你还忍心叫我搬砖?”母亲听了,并不生气,而是俯身故意用一只手搬砖。她对乞丐说:“你看,我能用一只手搬砖,你为什么不能呢?”

乞丐怔住了,终于俯下身子,用仅有的一只手搬起砖来。乞丐搬完砖后,已是汗水淋漓。母亲递给他一条雪白的毛巾,他擦完后,母亲又给他20元钱,他感动的对母亲说:“谢谢你。”母亲说:“这是你凭力气挣的钱。”我不解的问母亲:“你怎么能叫一个没有右臂的乞丐搬砖呢?”母亲意味深长的说:“对于乞丐来说,搬砖和不搬砖可就大不相同了。”

多年后,有个失去右臂却气度非凡的人来到我家。他动情地对母亲说:“如果没有你,我现在还是小乞丐。因为当年你叫我搬砖,今天我才成为一个公司的董事长。”

1你认为材料中的母亲除了教会乞丐自立自强,还教会了乞丐什么?2分

2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一个人成才与成功的必备心理品质是什么?2分为什么?4分

 

查看答案

【故事一】—莫言讲故事:小时候,我觉得自己丑,母亲对我说:“儿子,你不丑,你不缺鼻子不缺眼,四肢健全,丑在哪里?”

【故事二】—小明的往事:七年级学生小明品学兼优,他常常以人为镜找出自己的缺点,及时加以改进。一次代表学校参加省作文比赛,没能获奖。他认真总结失败教训,有针对性地加强阅读和训练,并主动请求老师对自己的作文进行点评,从而发现自己的不足。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小明的写作水平得到了提升。

1莫言的故事告诉了我们哪些人生的道理?3分

2阅读小明的往事,看看他到底采用了哪些方法来认识和评价自己?3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