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政治试题 >

古人说:“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因此,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 ) A.当祖...

古人说:“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因此,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   )

A.当祖国兴旺时,我们要保持高度的警惕,居安思危    

B.当祖国的发展处于低潮时,我们要卧薪尝胆,励精图治,迎头赶上   

C.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我们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D.现在经济发展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我们可以高枕无忧了

 

D 【解析】 试题分析:回答本题也是需要理解这一古语的内涵,“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是要求人们是要居安思危,处于“忧劳”状态,才可以强大,过于安闲自在、不思进取就会逐渐衰落,所以根据这一理解,答案D是对古语理解错误的,故选D。 考点:本题考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目的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材料一:2008年3月,南京率先出现婴幼儿肾结石病例,三鹿问题奶粉事件逐渐曝光。经查实是在奶粉制品中添加了三聚氰胺,造成大量婴儿患病。2009年1月,经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审判,三鹿问题奶粉案件中的涉案人员受到了严厉制裁。

2009年2月28日,《食品安全法》草案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获高票通过。该法案突出强调“全程监督管理”,即从源头到餐桌都不留空白,确保食品安全。.

材料二:我国宪法第一条第一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材料三:我国刑法、民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均特别写明“以宪法为根据制定本法”或“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材料四:我国现行宪法是宪法修改委员会负责起草的,由全国人大代表投票表决,为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的。

(1)从材料中看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和拥有的权利分别是什么?(4分)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是什么?(2分)

(2)材料表明,我国正在实施怎样的治国方略?(2分)材料一体现了这一治国方略的哪些基本要求?(4分)

(3)材料二、三、四分别说明了什么?(6分)

(4)通过(3)问的分析,可以得出什么结论?(2分)

 

查看答案

新华社2009年10月2日消息,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10月1日签署通令,嘉奖参加国庆受阅的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全体官兵、民兵、预备役人员。嘉奖令说,在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盛大庆典活动中,你们作为共和国武装力量的代表,以昂扬振奋的崭新风貌、威武雄壮的严整阵容、一往无前的磅礴气势和无坚不摧的过硬素质,光荣地接受了祖国和人民的庄严检阅,实现了奉献一场具有中国特色、富有中国气派、振奋民族精神、展现时代风采阅兵盛典的目标。

(1)我国民族精神的内容是什么?(4分)

(2)“越是困难的时候,越是要大力弘扬民族精神.越是要大力增强中华民族的民族凝聚力。”不同历史时期的民族精神有哪些? (列举2个即可)(2分)

(3)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精神文化传统,使民族精神得以丰富和发展.对我国和青少年分别提出了怎样的要求?(4分)

 

查看答案

材料一:目前我国森林面积已经达到1.75亿公顷,森林蓄积124.56亿立方米。人工林保存面积0.53亿公顷,居世界首位。但是,我国人均森林面积只有0.132公顷,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居世界第134位。

材料二:我国人口约占世界总人口的21%,占亚洲总人口的三分之一,是欧洲人口的近两倍、美国人口的四倍、日本人口的十倍。目前,我国60岁人口已经超过10%,65岁以上的已经达到7%。据预测,到21世纪中叶,我国的老年人可能超过四亿,80岁以上的老人可能超过一亿。

材料三:2005年1月6日,是中国第13亿人口日。经过多年的艰苦努力,我国少生了四亿多人,使12亿人口日的到来推迟了三年,使13亿人口日的到来推迟了四年。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数据分别反映了什么问题?(4分)

(2)材料三中的数据说明了什么?(2分)

(3)针对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出的问题,我们必须实施什么发展战略? (2分)应该怎样实施这一发展战略?(4分)

 

查看答案

2012年3月5日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坚定不移的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加强民族团结。某校某班开展以“加强和维护民族团结,构建和谐社会” 为主题的板报宣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主题:加强和维护民族团结,构建和谐社会

(1)①中写出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3分) 

②中写出我国基本的政治制度。(2分)

(2)③中写出青少年应该以怎样实际行动维护民族团结?(3分)

 

查看答案

首届世界儒学大会于2008年9月27日至29日在孔子故里、儒学圣地山东曲阜举行。世界儒学大会以学术研究和文化交流为己任,以推动儒学思想多层次、全方位、跨学科的发展为主旨,积极开展儒学与各种思想的对话。这说明:(    )

A.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世界上最好的文化

B.既要充分挖掘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遗产,又要充分汲取世界上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营养      

C.中外文化相辅相成,相互替代

D.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可以使儒家思想一统世界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