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政治试题 >

(19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的长...

(19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胡锦涛在十八大报告上的讲话

我市某校九年级1班就学习十八大报告举行了“畅谈十八大,迎接科学发展”主题班会。

请你也参与谈一谈。

(1)请你谈谈我国资源现状的重要国情?(4分)

(2)建设生态文明社会你认为在经济建设全过程中必须实施什么战略?(3分)

(3)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过多过快增长已经直接制约我国经济的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生态文明社会的建立造成了巨大压力,因此,我们还有进一步落实一项基本国策。

你认为应该进一步落实哪一项基本国策?(2分)实行该国策的目的是什么?(4分)

(4)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必须把发展教育摆在优先战略地位。请你围绕教育发展拟出三条宣传标语。(6分)

 

(1)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人均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4分)(每个小点一分) (2)可持续发展(3分)。 (3)计划生育(2分);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4分)。 (4)例答: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知识改变命运,教育成就未来等等。(每点2分,共6分。其他答案只要符合要求也可给分) 【解析】 试题分析:第(1)小题考查我国的资源国情,属于教材基础知识点,重点内容和高频考点,学生在牢固掌握相关内容的基础上容易作答。 第(2)小题考查教材基本知识,比较容易,但在书写时不能出现错字。 第(3)小题中针对人口问题的国策应为计划生育,学生在准确判断的基础上不难作答,本题考查的都是教材基础知识点,难度不大。 第(4)小题在审题中需把握关键词——教育,所写的标语就简单明了,言简意赅,不能偏离主题,言之有理即可。 考点:考查有关人口、资源和教育的知识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天宫一号】(10分)

材料一:北京时间2011年9月29日晚21时16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中国全新研制的首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发射升空。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胡锦涛、吴邦国、贾庆林、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周永康等观看了“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发射的全过程,他们同现场的工作人员亲切握手,表示祝贺和慰问。

材料二: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30日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是表示; “天宫一号”的发射成功要感谢付出辛勤努力的中国十几万航天人,他们每一个人的工作都非常关键,不能有丝毫的闪失;同时指出:我国载人航天发展近20年来,花费约为350亿元人民币,规模适度,与国家经济同步发展。

(1)“天宫一号”的发射成功,实现了我国空间技术发展的重大跨越。而我国空间技术发展的第一个里程碑发生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初,那是指哪一年的什么事件?(2分)

(2)建国以来,航天工作者在我国社会发展史中留下了许多独特的精神财富,请根据所学知识列举一项精神财富(2分)

(3)结合材料一、二,分析“天宫一号”的发射成功的原因(6分)

 

查看答案

【人口普查】(11分)

读图,回答问题:(以下是浙江省近三年人口调查部分图表)

图一:浙江省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图二:浙江省外人口流入情况: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1)图一反映了我省人口什么样的变化趋势?(1分)试分析其发生的原因和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5分)

(2)图二反映了我省人口的什么特点?(1分)这对我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为什么?(4分)

 

查看答案

【社会实践】(9分)

材料一:到1952年底,全国近3亿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分到了土地。新中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被彻底废除了,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上、经济上翻了身,解放了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发展。

材料二:一切财产由公社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大办公社食堂,提倡吃饭不要钱。社员的自留地、家畜、果树等,都归公社所有。许多果树被砍,家畜被屠宰。

材料三:农村实行改革以后,农民高兴地说:“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反映了我国历史上哪一重大历史事件?(2分)

(2)材料三中农民拥护的是什么改革?这很快解决了我国十多亿人口的什么问题?(3分)

(3)材料三中的改革实现后,农村的土地归谁所有?(2分)

(4)通过对上述材料分析,我们应该吸取什么教训?(2分)

 

查看答案

【两会直通车——民生篇】(10分)

材料一:人民日报政治文化部和人民网就关系百姓生活的热点问题,联合开展“2010两会调查”。排在前十名的热点话题见下表。

网友关注的十大热词

1.养老保险    2.反腐倡廉      3.依法拆迁     4.调控房价     5.贫富差距

6.就业问题    7.医疗改革      8.司法公正     9.民主监督     10.教育公平

『民声解读』

(1)网友关注的十大“热词”即民生问题,反映了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2分)

材料二:2010年全国人大十一届三次会议上,温家宝总理明确2010年紧抓“七大要点”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他指出改善民生是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只有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经济发展才有持久的动力,社会进步才有牢固的基础,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政策解读』

(2)改善民生,需要统筹运作,多管齐下。但解决民生问题的根本途径是什么?(2分)

(3)联系解决民生问题的根本途径和材料二,请你用一句自己的话表述“改善民生”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2分)

『我的声音』

(4)关注民生,改善民生是当前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许多代表听民声,提议案。请你学代表,从网友关注的十大“热词”中选择其一,谈谈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提示:对策不得与第(2)问重复)(4分)

 

查看答案

【叙利亚问题】(8分)

材料一:2011年3月中旬,叙利亚爆发大规模抗议活动,示威者与警方发生冲突,截止目前已造成2900多人死亡。

材料二:2011年4月以来,美国以叙利亚政府“镇压平民”为由,表示要对其实施制裁,包括冻结叙利亚总统阿萨德及其他政府高官的资产,禁止向叙利亚出售商业和私人飞机零部件等。美国总统奥巴马发表声明,对叙利亚政府的行为表示“最强烈”的谴责,要求阿萨德“改弦易辙”。

材料三:2011年10月,中国中东问题特使吴思科访问叙利亚,分别会见了叙副总统沙雷和外长穆阿利姆,重点就当前叙利亚局势深入交换意见。中方表示在叙问题上秉持公正立场,愿继续为推动叙局势恢复稳定、实现叙人民福祉而努力。

(1)材料一反映了当今世界仍存在什么问题?(1分)

(2)材料二中美国政府的行径体现了其怎样的政治理念?(2分)

(3)从材料三看,中国扮演了怎样的大国形象?(2分)

(4)从新中国外交事业的基础的角度说明中国做法的国际意义?(3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