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政治试题 >

某市实验中学九年级(X)班学习了本课后,感到对书中的“在社会发展、文明进步的过程...

某市实验中学九年级(X)班学习了本课后,感到对书中的“在社会发展、文明进步的过程中,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但也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新的挑战”难以理解,便组成探究小组,开展探究学习活动。同学们了解到,当前全市上下正在为构建和谐城市而积极努力,他们通过各种途径搜集到近年来该市经济发展的一些数据,并动手绘制了如下表格。

某市近年来城乡居民收入的基本情况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假如你是该探究小组成员,请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1)获得以上材料的途径可能有哪些?(不少于三个途径) (3分)

(2)从表中可以看出该市发生的可喜变化是什么?(2分)

(3)还可以看出该市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存在什么不和谐的因素?(3分)

(4)为解决这一不和谐的问题,你们拟向政府有关部门提建议。请你写出两条建议。(4分)

 

(1)社会调查、网络搜集、报刊杂志查询等。  (2)可喜变化: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或某市经济快速发展、某市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度提高。 (3)不和谐因素:城乡差距较大,或答城乡发展不平衡、小康是不全面的等。  (4)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拓宽农民就业的渠道;大力发展农村科技等(只要建议属于解决城乡差距的具体措施即可) 【解析】 试题分析:(1)获得这种知识的途径有读书看报、上网、社会调查等。 (2)我们横向来看表,可以看出数据越来越大,因此看出城乡居民的收入越来越高。这个地区的经济也有所提高。 (3)对于不和谐的因素,我们纵向来分析这个表我们可以看出 上下收入数据差距很大,反映了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这是不和谐的。 (4)这种不和谐的因素主要是农民收入较少,为了解决这方面的问题,就得加大对农民的扶持力度、提高农民的收入,因此要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拓宽农民就业的渠道;大力发展农村科技等(只要建议属于解决城乡差距的具体措施即可) 考点:考查学生们对图标的分析能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材料一:2012年6月29日10时许,在经过近13天太空飞行后,神舟九号载人飞船返回舱顺利着陆,航天员景海鹏、刘旺、刘洋安全返回,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载人交会对接任务获得圆满成功。神舟九号飞船于6月16日18时37分,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先后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在轨成功进行了两次交会对接:第一次为自动交会对接,第二次由航天员手动控制完成。在轨飞行期间,3名航天员按计划开展了一系列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取得了丰富成果。

材料二:胡锦涛总书记在召开的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学院院士大会上强调,我们必须把培养创新型人才作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举措。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材料一和材料二共同说明了什么道理?(2分)

(2)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载人交会对接获得圆满成功原因有很多,请你列出三点。(3分)

(3)结合材料,谈谈你将怎样将自己培养成祖国需要的创新型人才?(至少三个方面)(3分)

 

查看答案

材料一 :2010年7月13日-14日,党中央、国务院召开本世纪的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启动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在《纲要》的序言中说:“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强国必先强教。”

材料二: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

材料三 :2012年7月6日至7日,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在北京举行。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首次召开的以“科技创新”为主题的大会。会议提出到2020年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材料体现了我国什么发展战略?(2分)

(2)请你谈谈对“强国必先强教”的理解。(5分)

(3)我国为什么要建设自主创新型国家?(4分)

(4)作为新世纪的青年,我们应如何培养和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 3分)

 

查看答案

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建设是我们的中心工作。为此,小明认为: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应该先搞经济建设,后治理环境。

请你运用所学知识,辨析小明的观点。

 

查看答案

材料:2002年12月3 日,在蒙特卡罗世界博览会申办现场,中国代表团向与会人员介绍中华文化,赢得人们热烈的掌声,也迎来了2010年世博会将在上海举行的好消息。除了今非昔比的强大国力、良好的国际形象和日益增长的国际影响力以外,是5000年的灿烂瑰丽的中华文明,当代中国融合中西,独具风格的中华文化,蓬勃向上的中华民族精神,让中国闪亮走向世界,打动了世界。

请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中华文化有什么特点和影响?(4分)

(2)五千多年灿烂瑰丽的中华文明历经沧桑而不衰的重要原因是什么?(2分)

 

查看答案

关于宪法,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A.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B.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

C.宪法是其他各种法律总和

D.宪法与普通法律是母法与子法的关系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