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政治试题 >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讲话指出,要精心打造中华民族文化品牌,提高我国文化产业的...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讲话指出,要精心打造中华民族文化品牌,提高我国文化产业的竞争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这主要是因为

A.中华文化在与世界文化的交流中,将成为具有全球意义的文化资源

B.文化产业的竞争是各国参与国际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C.文化积淀了一个民族全部的精神文明成果

D.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D 【解析】 试题分析: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经济发展与文化进步相辅相成。文化成为国与国之间竞争的利器,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文化对经济发展起着先导作用。胡锦涛的讲话强调了文化的作用,尤其是对其他领域的作用不容小觑。A与题干不相符。BC的说法是错误的。 考点:本题考查文化的作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表所示的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目标,表中①②应填的内容是

达到小康水平

小康生活更加富裕

2000年

2010年

2020年

2050年

A.整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B.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共产主义

C.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        

D.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查看答案

“我每天都提醒自己,我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都依靠别人的劳动,我必须以同样的分量来报偿所领受了的和至今还在领受的东西。”这说明

A.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

B.个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我们要积极关心社会,自觉服务社会

C.人的生存和发展受自然规律的制约

D.人们的活动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查看答案

关注模范人物,做最美中国人

2012年2月3日晚,CCTV感动中国2011年度人物揭晓,分别是朱光亚 两弹元勋、吴菊萍 最美妈妈、张平宜 跨越海峡的希望之翼、杨善洲  一生奉献给人民的好、阿里木 烤羊肉串的慈善家、吴孟超 人民医学家、刘伟 身残志坚的精彩人生、孟佩杰 照顾养母12年的孝女、胡忠 谢晓君夫妇 坚守在雪域高原上的支教者、刘金国:两袖清风、一心为公。

另外,杭州“最美妈妈”吴菊萍,重庆“最帅交巡警”王静,山东烟台“最美女孩”刁娜,朱春财、刘伏尧等19名南昌抬车救人农民工,江苏南通的客车司机殷红彬,温州的餐厅服务员李小峰、成小燕被评为“2011最美中国人”。评委会给最美中国人的颁奖词是:他们的双手,托起了岌岌可危的生命。他们的温暖,驱散了袖手旁观的冷漠。2011最美中国人,以行动挽救良知,以诚信唤起爱心,以责任呼喊正义,成为构筑中国精神的耀眼基石。

[我会分析]

(1)开展感动中国模范人物等评选活动有什么意义?(2分 )

[我来读解]

(2)这些最美的中国人成为构筑中国精神的耀眼基石——这里的“中国精神”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2分)

[我要学习]

(3)我们应该怎样向他们学习,做一名最美中国人?(2分)

 

查看答案

在某中学校园网的论坛上,有一些帖子,内容如下:

闲聊吧  晒心情                              斑竹 校园中的一缕阳光

乐天派:   O(∩_∩)O 哈!同桌矮胖,我把他的照片PS,并命名武大郎,发到班上的QQ群,真好玩!

无拘无束: ( ˇ?ˇ ) 晕!自习课溜到操场玩,班长居然告诉老师,害我被批。学不学是我自己的私事,他们真是多管闲事!

网里的鱼: o(︶︿︶)o衰! 在网吧认识的大李要我明天“孝敬”他100元钱。面对他的敲诈,我该怎么办?                                                     

阅读上面帖子,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你认为“乐天派”的危险做法侵犯了同桌的什么权利?(2分)

(2)你赞同“学不学是我自己的私事”的观点吗?说说你的理由。(2分)

(3)请回复“网里的鱼”:面对敲诈,告诉他两条正确的途径来保护自己。(2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华社服务专线评出2011年国内十大民生新闻: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全面启动、公正补偿改写行政强拆历史、公立医院推进改革费用首降、整治食品安全、税法修改惠及工薪阶层、养老保险实现全国 “漫游”、 千万套保障房力保“住有所居”、 扶贫标准上调为2300元、PM2.5纳入空气质量标准、国务院出台校车安全条例。

材料二:2011年8月,重庆市政府提出 “共富12条”。计划用5年时间,投资1万亿元解决农民转户进城、发展微型企业、农民新村建设、消除贫困等12个方面的重大民生问题。重庆市还明确提出,要在“十二五”期间,将全市的基尼系数由0.43降至0.35,这一极具勇气的承诺,引起各方关注。

(1)从全国“十大民生新闻”到重庆“共富12条”,体现了教材哪些观点?(2分)

(2)结合教材知识,解释材料二中“共富”的含义及实现过程。(2分)

(3)要解决各种民生问题,实现“共富”,其根本途径是什么?(2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