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政治试题 >

“理智的人使自己适应这个世界,不理智的人却要世界适应自己。”走进中学,我们的生活...

“理智的人使自己适应这个世界,不理智的人却要世界适应自己。”走进中学,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一切的改变都是一种新的开始,我们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 (    )

A.积极适应新生活

B.能适应则适应,不能适应就不适应

C.积极让新生活适应自己

D.任其发展,得过且过

 

A 【解析】 试题分析:进入中学后,生活环境、学习任务变了,面对新的环境,新的挑战,我们不应该畏缩,不能退缩。把积极适应新生活作为目标。尽快适应新的环境,不仅需要迎接挑战的勇气,还要求每个人在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上做出相应的调整。我们要根据新的学习任务和要求,制定可行的学习计划,探索好的学习方法,适应新的作息时间,学会安排自己的业余生活。 考点:本题考查积极适应新生活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民族精神,你我传承】(14分)

党的十六大以来的10年,是中国一路高歌的10年,也是中国迎难而上的10年。非典爆发,人民生命安全遭遇重大危机。一次次特大自然灾害,撕裂山河,撕扯人心。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突然袭来,经济下滑,企业困难,失业增加。……愈挫愈勇,愈难愈进。万众一心顽强拼搏,我们战胜了一次次自然灾害,办成了一系列难事大事喜事。我们不仅收获了丰厚的物质财富,也收获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国家处在困难时刻,我们应怎样做?(2分)

(2)我们战胜了一次次自然灾害,办成了一系列难事大事喜事的精神力量之源是什么?

(2分)如何认识其内涵?(2分)它始终具有怎样的作用?(3分)

(3)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培育伟大的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什么?(2分)

(4)作为一名中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如何弘扬和传承民族精神?(3分)    

 

查看答案

【倡导节能减排,践行低碳生活】(12分)

材料一:低碳生活代表着更健康,更自然,更安全,同时也是一种低成本,低代价的生活方式。低碳不仅是企业的行为,也是一项符合时代潮流的生活方式。

材料二:2011年11月26日,中国宣布控制气体排放行动目标,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50﹪,并提出相应的政策措施和行动。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低碳生活方式主要基于我国哪些方面的国情,并简要归纳这些国情的现状。(6分)

(2)提倡发展低碳经济,过低碳生活合乎我国正实施的什么国策和发展战略?(2分)

(3)你有过哪些过“低碳生活”的窍门,请你亮出来供大家交流。(4分,至少两种)

 

查看答案

【关注改革,关注民生】(14分)

材料一:“十一五”期间,我国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综合国力大幅提升,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实际增长11.2%,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速,并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材料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在发展中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如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收人分配等于群众密切相关的问题仍然比较多。

(1)列举身边事例,说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巨大成就。(至少三例,6分)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

(3)现实生活中存在的诸多民生问题集中体现了现阶段我国社会存在怎样的主要矛盾以及根本任务是什么?(4分)

(4)请你为我国政府保障和改善民生问题提两条合理化建议。(2分)

 

查看答案

【无偿献血,热心公益】(12分)

2011年7月23日20时27分,杭深线永嘉至温州南间,北京南至福州D301次列车与杭州至福州南D3115次列车发生追尾事故。尽管事故发生在铁路上但在突如其来的灾祸面前,温州人用仁爱之心默默承受了苦难,并迅速行动起来,全程动员,紧急救援,千余人自发排队献血,上万志愿者热心服务……

 

6ec8aac122bd4f6e     

 

(1)为什么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志愿者服务活动?(6分)

(2)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志愿者们会付出怎样的代价?又会获得怎样的回报呢?(4分)

(3)作为一名在校中学生,你参加过哪些社会公益活动,(请列举一例)并为开展此次公益活动设计一条宣传标语。(2分)

 

查看答案

青少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他们身上有没有优秀的民族精神,是关系到社会主义千秋大业的大事。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我们青少年要

①努力学习和吸收中华民族的一切传统文化,并发扬光大  

②继承中华民族的的传统美德和革命优良作风  

③“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不断汲取古今中外的精华和不断创新中前行  

④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