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2019陕西改编)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张骞,汉中人也,建元中为郎①。...

(2019陕西改编)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张骞,汉中人也,建元中为郎。时,匈奴降者言匈奴破月氏王,以其头为饮器,月氏遁而怨匈奴,无与共击之。汉方欲事灭胡,闻此言,欲通使,道必更匈奴中,乃募能使者。骞以郎应募,与甘父俱出陇西,使月氏。径匈奴,匈奴得之,传诣单于。单于留骞十余岁,予妻,有子,然骞持汉节不失。骞为人强力,宽大信人,蛮夷爱之。单于死,国内乱,骞与胡妻及甘父俱亡归汉。骞行时百余人,去十三岁,唯二人得还。骞以校尉从大将军击匈奴,知水草处,军得以不乏……西北国始通于汉矣。

(选文有删改)

(注释)①郎:郎官,一种官职。②遁:逃。③甘父:张骞的随从,匈奴人。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1)乃募能使者 使:    (2)径匈奴,匈奴之 得:

(3)传单于 诣:      (4)去十三岁,唯二人得还:

2.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着重号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A.其头为饮器  故临崩寄臣大事也

B.月氏遁怨匈奴  鸣之不能通其意

C.无与共击之  何陋

D.西北国始通汉矣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

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汉方欲事灭胡,闻此言,欲通使。

(2)骞为人强力,宽大信人,蛮夷爱之。

4.请写出选文中能突出表现张骞对国忠诚的两个语句。

5.读完选文,我们应该如何评价张骞,请给出理由。

 

1.(1)出使 (2)俘获(得到,获得) (3)到,往(拜访) (4)生还(返回) 2.A 3.(1)汉朝正准备消灭匈奴,听说节、爱国此事后,想要派出使者到月氏。(2)张骞坚强有毅力,待人宽厚、诚实,匈奴人(或:当地人)喜欢他。 4.骞持汉节不失 (骞)俱亡归汉 5.示例一:张骞是个有气的人:被匈奴扣留十余年,结婚生子,始终保留着汉朝的符节,不肯投降;并且想方设法逃回国。 示例二:张骞是个聪明智慧的人:利用对匈奴地界的熟悉帮助军队及时得到补给。 示例三:张骞是个杰出的外交家:奉命出使西域,促使汉朝与西北方向的国家互通往来。 【解析】 1. 2.A项中两个“以”都是介词,可译为“把”。B项两个“而”,前者是连词,表顺承,可不译;后者是连词,表转折,可译为“却,但是”。C项中两个“之”,前者是代词,代指匈奴;后者是宾语前置标志,不译。D项中两个“于”,前者是介词,引出对象;后者是介词,表示比较,可译为“比”。故选A项。 3.①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 ②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③代词,它 ④这件事 ⑤结构助词,的 ⑥动词,到……去 (4)①介词,表比较,比 ②介词,引出对象,向 ③介词,在 4. 5.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列问题。

游山西村

南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本诗立意新巧,寓含哲理,尤其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两句流传最广。试从内容和表现手法上对这两句诗加以赏析。

2.判断下列赏析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中一个“足”字,表达了农家待客尽其所有的盛情;“莫笑”二字,道出了诗人对农村淳朴民风的赞赏。_____

(2)尾联“无时”写出诗人随时都想去山西村,一个忧国忧民,关心人民疾苦的诗人形象跃然纸上。_____

(3)这首诗记叙村行沿途风光,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流露出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热爱。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列问题。

游山西村

南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以叙事开篇,写农民生活虽然贫苦,但遇丰年也邀客共庆,表现了农家淳厚的乡风。

B.颔联描绘了乡村明媚绚丽、变化万千的自然风光,表达了诗人的喜悦心情。

C.颈联“箫鼓追随”“衣冠简朴”写出村民们吹箫打鼓、欢快热闹的劳动场面。

D.尾联中诗人渴望乘着月色随时到古风犹存的农家串门,突出了宾客深厚的情谊和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

2.本诗颔联和颈联是从哪两个方面描写山西村的?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列问题。

登飞来峰

北宋·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1.“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两句蕴含着怎样的道理?

2.这首诗是如何将写景与抒怀结合在一起的?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列问题。

登飞来峰

北宋·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飞来山上千寻塔”概括了峰和塔的高度。“千寻塔”极言塔的高峻。

B.“闻说鸡鸣见日升”写听说站在飞来峰顶的高塔上,在晨鸡报晓时分,便可以看到旭日东升。

C.“不畏浮云遮望眼”中的“不畏”表现了诗人不畏奸邪的勇气和决心。

D.诗作最后两句委婉含蓄地表现了诗人变法革新的政治理想和远大抱负。

2.请任选一个角度赏析“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列问题。

望岳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诗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达了诗人怎样的胸怀?

2.有诗评说,读《望岳》可见“杜子心胸气魄”。请你结合对《望岳》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理解,解读杜甫的“心胸气魄”。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