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字, 回答下列小题。 何 尊 ①这是一件青铜尊。它造型凝重雄奇,纹饰严...

阅读下面文字, 回答下列小题。

何 尊

①这是一件青铜尊。它造型凝重雄奇,纹饰严谨又富有变化。此刻,它被安置在国宝最高展台。

②三千年前的日落,在大地上映射出两个年轻人的身影。他们一个建立了一座至今依旧繁荣的都城,一个铸造了一件记载荣光跨越十几个朝代不朽的青铜器。他们的父辈曾经浴血并肩奋战,建立了新的王朝——周朝。

③这两个青年一个是周武王之子,刚刚继位五年的周成王姬诵,另一个是同宗的贵族何。虽然王朝新的领袖姬诵才十几岁,但已经在他四叔姬旦(一位令后世孔子都尊崇的儒学先驱)辅佐下开始励精图治,并依照父王姬发临终的遗愿,为保江山永固,在距离当时王城西安三百多公里以外的洛阳建立了新的都城,这些事迹使得同是年轻人的何热血沸腾,父亲的业绩得到一国之君的认可,自己又被新王看重,为此,他也要做一件热血的事情。在得到批准后,何铸造了一件青铜尊,在尊底有限的范围里最大限度地记载了父辈们和新王的功绩,以及新王对自己的告诫。

④考古学家在一百二十二字铭文里发现“宅兹中国”四个字的时候,无异于在方寸之间看到了埋藏了千年的谜底。这是关于中国一词最早的文字记载。“宅兹”是居住在这里的意思。在城邦的中心会树立旌旗,金文的“中”字由此而来;家园需要有护城河阻挡外来入侵,并在军队的护卫下才能得以安宁,因此金文的“国”字有兵戈守护。尊里的中国所指的是当时天下的中心,王朝的中央,新建的都城成周,是现在的洛阳一带。

⑤这些写给祖先的字迹,更像是写给数千年后十三亿中国人的信。

⑥三千年历史演进、朝代更替,“中国”一词从地理中心、政治中心派生出文化中心的含义,继而又被赋予了王朝统治正统性的意义。直到清末,中国一词被用作国名出现在官方正式文书当中。

⑦三千年过去,那对年轻的身影早已不在,太多故事也被黄土掩盖,但洛阳城繁华依旧。同样被黄土掩埋的青铜尊于1963年在陕西的一处土崖中被发现,后被命名为何尊。虽没有了最初夺目的光泽,但尊底的一百二十二字铭文却没有辜负它主人的期望,跨越三个千年,将祖先的丰功伟绩展现在后人眼前。

⑧中国,三千年前被镌刻于方寸之间,深埋于地下。三千年后,埋藏它的泥土和这泥土连接的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都被它命名,叫作:中国。

1.贵族何铸造这件青铜尊的目的是什么?

2.何事铭文中的“中国”一词的含义是什么?

3.请结合全文说说何尊为什么被称为国宝?

 

1.记载父辈们建国的功绩,新王迁都的成就,以及新王对自己的告诫。 2.中指的是城邦中心,国指的是家园需要保护。“中国”一词在何鼎铭文中指的是当时天下的中心,王朝的中央。 3.①造型凝重雄奇,纹饰严谨又富于变化,是艺术瑰宝;②记载了周朝祖先的丰功伟绩,历史悠久,是历史瑰宝;③何尊中关于“中国”的记载,传承更迭,文化底蕴丰厚,是文化瑰宝。 【解析】 1.考查对文章主要内容的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需要学生通读文章,在了解文章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总结出题干相应的答案。题干中提出的“贵族何铸造这件青铜尊”这件事情出现在文章的第③段,该段主要讲述的是周武王之子周成王姬诵和同宗的贵族何的丰功伟业,并由“在得到批准后,何铸造了一件青铜尊,在尊底有限的范围里最大限度地记载了父辈们和新王的功绩,以及新王对自己的告诫。”句可知何铸造青铜尊的目的。据此作答即可。 2.考查文中重点词语的含义。细读文章“中国”一词出现在文章的第四段,由“这是关于中国一词最早的文字记载。“宅兹”是居住在这里的意思。在城邦的中心会树立旌旗,金文的“中”字由此而来;家园需要有护城河阻挡外来入侵,并在军队的护卫下才能得以安宁,因此金文的“国”字有兵戈守护。尊里的中国所指的是当时天下的中心,王朝的中央,新建的都城成周,是现在的洛阳一带。”句可知,“中”是指城邦中心;“国”指的是家园需要护城河守护;两个字合在一起指的是当时天下的中心,王朝的中央,新建的都城成周,是现在的洛阳一带。据此作简要回答即可。 3.考查对文章主要内容的理解。通读全文,了解文章的大意,可以将文章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1段)介绍了青铜尊的造型,凝重雄奇,纹饰严谨又富有变化,因此,被安置在国宝最高展台;第二部分(2-3段)介绍了青铜尊的来历,记载了周朝祖先的丰功伟绩,体现了它悠久的历史;第三部分(4-8)介绍了“中国”二字的由来,体现了其丰厚的文化底蕴。由此总结出青铜尊被称为“国宝”的原因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20原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做有信仰的奋斗者

张婷婷

①时下,一些青年人感叹,自己整日起早贪黑,奔波不休,拼尽全力进步仍不够快。于是,忙碌反而成为精神的慰藉:朋友圈“晒忙”,论坛帖下“拼苦”。

②没有奋斗,无以谈人生。社会高速发展,工作节奏加快,竞争压力加大,忙碌本是常态,但有一点应该明白,不是所有的忙碌都叫奋斗,其中差别应是心中是否拥有信仰。只有拥有了真正的信仰,奋斗者才不会迷茫焦虑、徘徊不前,而是乘风破浪、扬帆远航。

③___________________。信仰是人类对美好理想的持久信念,是人类对真善美的本能追求。然而,在人生追求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太多的诱惑、坎坷等。此时,信仰犹如舵盘,拥有坚定信仰的奋斗者,便明确了努力的方向,知道“该往哪儿走”,也标定了自身的差距,知道“该如何弥补”。即使雾霭重重,也不会停下脚步;即使暂无收获,也不会气馁放弃。纵使千里万里,终会抵达。没有信仰,人生很容易陷入漫无目的的窘境,既感知不到目标,也无法找准自己的定位,往往或固步自封不思进取,或南辕北辙误入歧途,甚至会葬身于迷雾重重的大海。

④信仰是奋斗者的长帆,于中流之处激发续航动力。出发时大都是豪情满怀的,但到中途很多人便无以为继了。东晋举家北伐的祖逖或可为榜样,船至中流,进退无据,借力无处。众人迷茫间,唯有他毅然击楫中流,最终成就一番伟业。行百里者半九十,信仰的力量,便是给予奋斗者不竭的动力,低潮逆境中,自能奋勇而前。

⑤信仰是奋斗者的铁锚,于风口浪尖牢牢把定底线。船要安全靠岸,需要铁锚下定。李大钊信仰“不怕死,不要钱,丈夫决不受人怜”;殷夫视反动派的爵禄为“薄纸糊成的高帽”,为革命信仰不惜兄弟割袍、舍生取义。虽然“抵御诱惑有时比打仗还难”,但“南京路上好八连”却至今葆守“为人民”“拒腐蚀”的英雄本色……他们绽放出璀璨的光芒,正是信仰给了他们以无穷的定力。人生路上如果丢了信仰,便很难平安落地,检视落马的官员,最初大多也是清清爽爽的奋斗者,但最后无一不是丢失了信仰,扭曲了自己内心,人生自此开始下坠,坠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⑥“春秋有序人民不亏时彦,宇宙无极伟业尚待后贤。”古往今来多少事,都在不断证明一个论断:越伟大的信仰,越能激发恢弘的奋斗。愿当下青年做笃定信仰的奋斗者,不迷不惑,步履坚定,迈向实现自我价值和民族复兴的星辰大海。

(选自《人民日报》,2019年7月28日 )

1.文章第④段论述的观点是什么?

2.分析第⑤段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3.对选文的结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

4.请参考第④⑤段的首句,为第③段补写一个中心句。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让那一份宽容成为人生的境界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宽容是人生的一种境界。

古时“六尺巷”的故事被传为佳话,那“让他三尺又何妨”的宽容成功地化解了两家的矛盾,而今日却不知又有多少人为那“三尺墙头”争个头破血流,又有谁能做到以情恕人、以理律己呢?

心胸宽广能使矛盾涣然冰释,心胸狭隘能使矛盾添油炽薪。我们身边的许多矛盾,其实只是因为一些小事引起,却因为双方锋芒毕露、互不谦让而导致两败俱伤。

宽容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自古以来便 为人所传颂。在战国时,赵国大将廉颇起初对蔺相如被封为上卿颇为不满,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而蔺相如则“引车避匿”,最终使廉颇明白了国家大义而到相如门前负荆请罪。将相和使赵国能抵御秦国进攻。诸葛亮七擒孟获而使孟获心服口服得以平定南蛮;鲍叔牙不计前嫌举荐管仲而使管仲辅佐齐王让齐国成为一个大国。这些无不说明着宽容对个人、对社会、对国家都必不可少。

雨果曾说:“最高贵的复仇是宽容。”此话不假,梁楚之欢的故事正是如此:梁楚边境,楚人嫉妒梁国的瓜好,便夜里偷偷去破坏他们的瓜,而梁人以德报怨,夜里去浇灌他们的瓜园,楚王听后感到惭愧,向梁王表示歉意并与梁王交好。在我们的认识中,宽容可能意味着示弱,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宽容常常是强者的表现,正如《论语》所言:“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当今的世界是多元化的,在各地生活的人有着数不胜数的差异,而现在世界的主题是和平发展,这就离不开宽容。我们需要的不是排队异己,而是求同存异。是宽容,让战火平息;是宽容,让歧视消失;是宽容,让这个世界和谐共荣。

如何能做到宽容呢?宽容需要我们能换位思考,理解对方,为对方着想,为对方在心中留下一定空间,以责人之心责已,以恕已之心恕人。

然而宽容并不等同于无限度的容忍,凡事都讲求中庸之道,一味地放纵,造成的可能是更多的伤害。对于那些罪不容诛的罪犯,我们又何须给予他们宽容怜悯之心呢?

纪伯伦曾说:“一个伟大人有两颗心:一颗心流血,一颗心宽容。”莎士比亚说:“宽容就像天上的细雨滋润着大地。它赐福于宽容的人,也赐福于被宽容的人。”宽容就是如此伟大而神圣。人们常说“和气生财”,而“和气”不仅仅能“生财”,更能使家庭和睦,社会安定,世界和平。生活中难免会有摩擦、矛盾、冲突产生,别忘了为这个世界添一份宽容,少一份间隙,让世界更加和谐。我们要常怀一颗宽容之心,让那一份宽容成为人生的境界。

1.作者在文中阐述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2.简要分析文章第4段的论证过程。

3.作者认为宽容具有怎样的作用?如何才能做到真正的宽容?

4.结合自己所学知识,为本文补写一个事实论据。不少于50字。

 

查看答案

(2020原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谈谈读书时的思考

①为什么要读书?一般来说有四种情况:一是为休闲而读书。随便翻翻,看看小说、散文或非专业的书。二是为兴趣而读书。对某个领域有兴趣、为了解某个方面的情况而读书。比如出国或国内旅游,要了解目的地、景点的情况。三是为学习而读书。要完成学习任务、为了考试或者要求写体会文章而读书。四是为研究而读书。也就是为研究问题、做学问而读书。我所说的读书思考,主要是讲为学习、为研究而读书时的思考。

②为学习、为研究,肯定要读书。尤其是为了研究还必须读很多书。张培刚先生在哈佛大学写博士论文,9个月时间翻阅了200多部专著,涉及180位学者,最终论文得了威尔士奖。

③为学习或研究需要很认真地读书,为了说明或检验读书认真,有的还要求整段整篇地背下来,有的还写读书笔记或体会。我认为,为学习或为研究而读书,判断其认真程度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记忆,读过之后,记得书的主要内容,甚至能背出其中的段落和句子;第二个层次是理解,能够理解书中所传达的思想;第三个层次是思考。

④为学习研究而读书,往往有通读和精读两种方式,有时也会有选择地读或有重点地细读。无论哪种方式,都可以引发思考,都可以因为思考而读懂。

⑤读书需要平面思考。要把书、作者以及所处的时代结合起来思考。如何理解书的旨趣,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那样?为什么有时直截了当、有时却环顾左右而言他,甚至似是而非?需要结合时代背景观察,必须历史地看,必须在特定的时空条件中看;需要结合作者的人生、风格、追求看。只有这样,才能把书的中心思想理解准、理解深、理解透、理解到位。

⑥读书需要总结思考。一本书总是有一定篇幅的,无论是通读还是精读,必须抓住重点,总结概括出书的主题、中心思想、所运用的主要方法、最能引人注意的创新点或亮点。虽然作者、出版单位在推介时会讲该书的看点,包括写作意图,也会有专门的书评,甚至包括其他人的读书笔记和体会文章,但这些只能帮助我们理解,不能代替我们思考。

⑦读书需要关联思考。要把所读之书与同类书籍、文章联系起来读,与相关领域的学术体系、学科前沿联系起来思考,搞清楚该书的学术地位、学术价值、原创水平和实际贡献,建立起“由点到面,以面看点”的分析框架。

⑧读书需要启发思考。无论是为学习还是为研究而读书,目的总是要提高自己的。读书的最高境界是启发性思考,要一边读一边想。通过读书我们想到了什么、悟到了什么。通过读书我们是否受到激励、触动与启发,这是对我们为什么要读书,书读得怎么样的最好回答。

(选自《学习时报》,作者:尹汉宁。有删改)

1.作者从哪些方面论述读书时的思考?

2.选文第①段中加着重号的“一般来说”能否删去?请说出理由。

3.文章第②段写张培刚先生的事例有什么作用?

4.结合选文分析第④段有什么作用?

 

查看答案

(2019河北黑马卷改编)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读书人是一个高贵的身份

①在社会中,不论我们有多少种身份,读书人始终是一个高贵的身份。因为阅读使人拥有文化,能够培养一个人的品格,能够锤炼一个人的崇高情怀。而一个人只有具有了崇高品格的时候,才会赢得他人和社会的尊敬,才能够获得真正的快乐和幸福。

②一个读书人,一定是一个对文化如饥似渴的人,其实一定程度上就是一个人整体素养的标志。一个拒绝阅读的人,是不可能有很高文化素养的。

③现在,大多数人都在一门心思追逐财富,每天不肯拿出哪怕一个小时来阅读。其实,这些人犯了一个最大的错误,他们不懂得财富只是人的躯壳而已,文化和信仰才是一个人的精髓。一个只是拥有财富而没有文化的人,不过是财富的管家罢了。

④尤其是在现在的大学里,很多大学生每天仅仅限于专业学习,而没有在社会文化方面加强深造。其实,如果仅仅限于专业,自己不过就是一个接受了专业训练的工具,还算不上一个真正的读书人。比如两个弹奏钢琴的人,一个是有着丰富文化知识的人,他在用钢琴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追求;一个却仅仅是个熟练的演奏者,他看重的仅仅是演奏的指法。他们最后的区别是:前者成了伟大的钢琴家,后者仅仅是个钢琴演奏员。

⑤很多海外的华人最苦闷的是他们的孩子接受了良好的西方教育,过着优裕的生活,说着流利的外语,但内心却找不到根。为什么?因为,他们没有了文化的归属感,没有作为一个读书人的那份深厚和优雅。说自己是华人,对于中华文化却一无所知;说自己是外国人,自己又没有外国人的血统。我们所熟知的华人科学家李政道、杨振宁、丁肇中就没有这样的困惑,因为他们都有着深厚的中华文化修养,他们始终认为自己是中华文明的一分子,他们一刻也没有停止过对祖国文明的渴望和追求。认识到了这一点,他们开始从国内买大量的国学书籍,让孩子补上国学的课,让孩子首先成为一个读书人。

⑥也许我们该担心,“二代”们正面临着一场文化的缺失和危机。放眼整个社会,有哪些人心怀着巨大而崇高的社会责任心在认真地阅读?我们现在不缺少财富,缺少的是文化的滋养,是巨大的社会责任心,是善良的人性情怀。而这些,恰恰是一个人美德形成的土壤,是一个社会价值核心形成的根基,是一个民族道德良心培育的襁褓。

⑦读书人往往不是为了一种目的而读书,因为那样的初心就失去了读书的真味。黄山谷曾经说“不读书便语言无味,面目可憎”,说出了读书的精髓。读书人因读书而优雅,因读书而快乐,因读书而生出万千趣味。这样的读书人,抛却了世俗和功利,仅仅剩下一种美好而高贵的身份了。

1.选文是针对哪些现象提出中心论点的?

2.选文第③段中,“财富的管家”指什么?

3.选文②③④段能否任意调换顺序?为什么?

4.阅读下面材料,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受到怎样的启发。

(链接材料)

金立手机创始人刘立荣赌博输掉百亿,致使公司破产重整。当前他已经从董事会出局,个人命运可能也不再掌握在自己手上。刘立荣懊悔说:“不读书不光是在于丧失多少金钱,它会对你的品行定性,让一个人人格破产。”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训练语感(节选)

叶圣陶

①不了解一个字一个辞的意义和情味,单靠翻查字典辞典是不够的。必须在日常生活中随时留意,得到真实的经验,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正确丰富的了解力,换句话说,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灵敏的感觉。这种感觉通常叫做“语感”。

②夏丏尊先生在一篇文章里讲到语感,有下面的一节说:

在语感锐敏的人的心理,“赤”不但解作红色,“夜”不但解作昼的反对吧。“田园”不但解作种菜的地方,“春雨”不但解作春天的雨吧。见了“新绿”二字,就会感到希望、自然的化工、少年的气概等等说不尽的旨趣,见了“落叶”二字,就会感到无常、寂寥等等说不尽的意味吧,真的生活在此,真的文学也在此。

③夏先生这篇文章提及的那些例子,如果单靠翻查字典,就得不到什么深切的语感。唯有从生活方面去体验,把生活所得的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积累得越多,了解就越深切。直到自己的语感和作者不相上下,那时候去鉴赏作品,就真能接近作者的旨趣了。

④譬如作者在作品中描写一个从事劳动,末了说那个人“感到了健康的疲倦”,这是很生动很实感的说法。但是语感欠敏锐的人就不觉得这个说法的有味,他想:“疲倦就疲倦了,为什么加上‘健康的’这个形容词呢?难道疲倦还有健康和不健康的分别吗?”另外一个读者却不然了,他自己有过劳动的经验,觉得劳动后的疲倦确然和一味懒散所感到的疲倦不同:一是发皇的、兴奋的,一是萎缩的、委靡的,前者虽然疲倦但有快感,后者却使四肢百骸都像销融了那样地不舒服。现在看见作者写着“健康的疲倦”不由得拍手称赏,以为“健康的”这个形容词真有分寸,真不可少,这当儿的疲倦必须称为“健康的疲倦”,才传达出那个人的实感,才引得起读者经历过的同样的实感。

⑤这另外一个读者自然是语感敏锐的人了。他的语感为什么会敏锐?就在乎他有深切的生活体验,他知道同样叫做疲倦的有性质上的差别,他知道劳动后的疲倦怎样适合于“健康的”这个形容词。

⑥看了上面的例子,可见要求语感的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揣摩,而要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一个人即使不预备鉴赏文艺,也得训练语感,因为这于治事接物都有用处。为了鉴赏文艺,训练语感更是基本的准备。有了这种准备,才可以通过文字的桥梁,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

(选自《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有改动)

1.在如何训练语感方面,作者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2.第④段主要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论证了什么观点?

3.作者对如何训练语感提出了很好的建议,请结合加点的字回答问题。

(1)这榆树在园子的西北角上,来了风,这榆树先,来了雨,大榆树先就冒烟了。

——萧红《呼兰河传》

(榆树怎么会“啸”呢?“冒烟”是怎么回事?)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院子里怎么会有“积水”?又怎么会有“藻荇”?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心境?)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