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列问题。 泊秦淮 唐·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列问题。

泊秦淮

唐·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1.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最后一句中的“犹”字。

2.“商女”具体指代的是什么?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犹”字一是形象地表现了晚唐统治者重蹈覆辙,正沿着亡国之路走下去的情形;二是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忧虑。 2.“商女”具体指那些沉溺于歌舞升平而不知国之将亡的统治者。思想感情:①对不汲取教训而醉生梦死的晚唐统治者的讽刺;②对国家命运的无比关怀和深切忧虑。 【解析】 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列问题。

泊秦淮

唐·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的首句为我们描绘了一幅迷蒙冷寂的画面,一个“寒”字,不但让人想到时值深秋或冬季,而且会在心头掠过一丝寒意。

B.第二句为第一句的写景交代时间、地点,同时点明环境,在结构上起到枢纽作用,照应了诗题。

C.三、四两句中诗人表面上指责商女,其实是运用了曲笔,真正应该汗颜的是只顾个人享乐而不顾国家安危的晚唐统治者。

D.整首诗基调沉郁顿挫,在对历史的咏叹中表达自己忧国忧民的情怀。杜牧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期,这首诗正是反映了“安史之乱”这段历史。

2.请用自己的话描述加线句子所展现的场景。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列问题。

泊秦淮

唐·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1.有人说,“夜泊秦淮近酒家”一句看似平平,却很值得玩味。谈谈你对这种看法的理解。

2.谈谈你对加线句子的理解。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列问题。

泊秦淮

唐·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句用“烟”“月”“水”“沙”描绘了一幅朦胧的水色夜景,渲染出一种幽静、惬意的气氛。

B.“夜泊秦淮”揭示时间、地点,以“近酒家”引发思古之幽情,引出下文“商女”的出场。

C.最后一句运用典故,借古讽今。表达了诗人对那些不以国事为重的达官贵人的忧虑与愤慨。

D.全诗寓情于景,意境悲凉,感情深沉含蓄,语言精当锤炼,沈德潜称之为“绝唱”。

2.首句中的“笼”字好在哪里?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列问题。

己亥杂诗(其五)

清·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

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前两句叙事抒情,既有离别的忧伤,又含离别的轻松,在无限感慨中表现出豪放洒脱。

B.后两句以“落红”自喻,委婉地表达了诗人落魄官场的失意与惆怅。

C.本诗将诗人的政治抱负和个人志向融为一体,将议论和抒情有机结合,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感情。

D.本诗构思新颖,一反历代文人对花落泪,对月伤怀的情调,歌颂了落花的积极意义。

2.这首诗的加线句子广为传诵,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列问题。

己亥杂诗(其五)

清·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

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1.请描述诗歌前两句所展现的情景。

2.第三、四句是这首诗的精华,请你作简要赏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