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下面是《西游记》第23回“三藏不忘木,四圣试禅心”故事结尾处的颂子。请根据它的提...

下面是《西游记》第23回“三藏不忘木,四圣试禅心”故事结尾处的颂子。请根据它的提示,简述这一故事,并概括这个故事中八戒的性格特点。

黎山老母不思凡,南海菩萨请下山。

普贤文殊皆是客,化成美女在林间。

圣僧有德还无俗,八戒无禅更有凡。

从此静心须改过,若生怠慢路途难!

(1)简述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性格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黎山老母和三位菩萨,为试探唐僧师徒取经的决心,变为母女,假意招亲。唐僧、悟空和沙僧都不为财货、女色所动,只有八戒愿意入赘,最终受到惩罚。(人物、情节要交代清楚) (2)取经意志不坚定,贪图女色和富贵。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课外阅读的掌握情况,对名著的了解。培养学生的大语文观。以考促读。做这种题,熟读原作品,记住重点情节及人物的特征。阅读名著除了识记文学常识,还要对涉及主要人物的精彩片段反复阅读,从而形成自己的阅读体验。死记硬背作者名字、书名及书中的重要人物的名字。此题考查的是与《西游记》有关的文学常识。(1)答此题,要把人物、情节交代清楚。如试探师徒的禅心是否坚定,四位菩萨化身母女,假意要招他们为夫婿。唐僧不为所动,悟空识破真相,沙僧一心跟随师傅,八戒却动了凡心。四圣用“撞天婚”戏弄八戒,最后八戒被四圣设计用珍珠篏汗衫捆住,吊在树上。(2)要求概括这个故事中八戒的性格特点。诗中有“八戒无禅更有凡”的评价,原著有“话便也是这等说,却只是我脱俗又还俗,停妻再娶妻了”等描写,说明猪八戒贪图女色和富贵,取经意志不坚定。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名著阅读

你看那些道童害怕,丢了皮鞭,报道:师父啊,为头打的是大唐和尚,这一会打的都是柳树之根!大仙闻言,呵呵冷笑,夸不尽道:孙行者,真是一个好猴王!曾闻他大闹天宫,布地网天罗,拿他不住,果有此理。你走了便也罢,却怎么绑些柳树在此,冒名顶替?决莫饶他,赶去来!那大仙说声赶,纵起云头,往西一望,只见那和尚挑包策马,正然走路。

1)《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善变。选文中他成功将四棵柳树变成了师徒四人冒名顶替,而在小说第六回将自己变成土地庙时,却遇上了尾巴不好收拾的麻烦,他是怎样处理的?

2)大仙道:“……曾闻他大闹天宫,……”请概括孙悟空大闹天宫故事中的典型情节(至少写出两个),并指出大闹天宫的故事反映了他的什么性格。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

(1)根据《西游记》中的相关情节,完成下面对联。(任选一联)

上联:__________孙行者         下联:鹰愁洞遇小白龙

上联:黑风山里黑熊怪           下联:白虎岭________ 

(2)《西游记》第27回是“尸魔三戏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在这一回中,圣僧为什么“恨逐美猴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请你结合下面选自《二十四孝图》的文段,说说作者借“阿长”这个人物表达了怎样的主题。

“例如阿长,也只要一看图画便能够滔滔地讲出这一段的事迹。”

 

查看答案

从《朝花夕拾》的阅读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童年鲁迅?结合内容简要作答。

 

查看答案

请概括鲁迅先生在南京的矿务铁路学堂毕业后和在日本仙台学习时分别做出了怎样的人生选择,并简述其原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