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2012合肥庐阳区模拟)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夜色降临,漫步在绿茵茵...

(2012合肥庐阳区模拟)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夜色降临,漫步在绿茵茵的芳草地,宽阔的草坪褪去了隆冬的枯黄,春风的剪刀犹如美容师的灵感校正了绿意,夜色倾诉柔情,草尖剑穿夜露,在星的眉眼传情中闪着明眸,道道荧光抢入眼帘。轻歌漫舞的春色,使宽大的草坪散发着独特的芳香气息,夏、秋、冬三季既使极尽魅惑也无法比拟

(1)这段文字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______应改为______    ②______应改为______

(2)给这段文字中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

①眼帘________     ②比拟________

 

(1)①既 即 ②漫 曼 (2)①yǎn lián ②bǐ nǐ 【解析】 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12合肥50中二模改编)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三千年,我寤寐求之;三千年,我碾转反侧。数数吧,多少个不眠之夜,我听着窗外草虫的低吟,看檐间的月牙儿袅娜如她瘦细的腰肢,我喃喃吟念“窈窕淑女”四个字,忍不住披衣而起,在中庭久久徘徊。

三千年,琴瑟未调;三千年,钟鼓未敲。她还想听一听那欢快的曲子吗?美好的旋律呵,我依旧熟悉,如同她往日朗朗的笑声,那金玉相振的音乐,我听了无数遍,有一种感动如潮起,如雪落,飞涌于天际,漫舞于山涯,有一种刻镂心肺的感动源自亘古的记忆。

(1)这段文字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______应改为______    ②______应改为______

(2)给这段文字中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

低吟_______    旋律______

 

查看答案

(2012合肥38中一模改编)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玲珑剔透的怪石、虬枝斜出的黄山松和浩瀚无边的云海堪称黄山美景之“三绝”,而黄山的松树更是以“奇”闻名于世。黄山松不像一般的松树那样生长在泥土里,而是靠着分泌一种酸性物质依山势和风向扎根在高山峭璧夹缝中,它们不怕严寒,顶风冒雪,四季常青,形态有立有卧,有俯有仰,千姿百态,让人眼花嘹乱。

(1)这段文字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______应改为______    ②______应改为______ 

(2)给这段文字中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

①堪称_______    ②分泌_______

 

查看答案

(2012合肥46中一模改编)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北风在空旷寂寥的大地上呼啸肆虐,冰雪冷酷无情地封冻了一切扎根于泥土的植物,无数生命用消极的冬眠躲辟严寒。这时候,腊梅,你却清醒着,毫无畏惧地伸展出光秃秃的枝干,并且把毕生的心血都凝聚在这些光秃秃的枝干上,凝结成无数个小小的蓓蕾,一任寒风把它们摇憾,勇气概面对沙尘暴,未必不能战胜它,没有一星半瓣绿叶为你遮挡风寒!你能忍受这种煎熬么?也许,任何欢乐和美都源自痛苦,都经历了殊死的拼搏,但是,世人未必都懂得这个道理。

(1)这段文字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______应改为______    ②______应改为_______   

(2)给这段文字中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

①凝结______        ②殊死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展示中国发展新貌,荟萃世界文明精华。4月30日晚,举世瞩目的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开幕式在上海世博文化中心隆重举行。会上,中外艺术家联袂登台,奉献了一台精采的大型文艺晚会。整台演出分《相约上海》《江河情缘》《世界共襄》《致世博》四个章节,营造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浓厚氛围,表现了新时代中国海纳百川的胸襟和朝气蓬勃的活力,传递出世界各地人民对上海世博会的真诚祝愿,表达了人类团结一心、携手面对未来、共建地球家园的美好心声。

(1)这段文字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______应改为______    ②______应改为_______

(2)给这段文字中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

①隆重________    ②胸襟 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列问题。

黄鹤楼

[唐]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

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

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从神话传说落笔,起笔高远。从“昔日”仙人乘鹤经过此处回到现实中来,写如今鹤去楼空,吊古伤今。

B.诗的前两联均为虚中有实,抚今追昔,意境空旷辽远,在千载的无限时光中,诗人发出了对世事变化难以预料的感慨。

C.颈联诗人从怀古之思回到现实中来,写登楼所见的明丽景象,对仗工整,使用叠字使声调铿锵,极富音乐美。

D.尾联以“愁”字收篇,准确表达诗人在日暮时分登临黄鹤楼的心情,此“愁”是诗人回到故乡后吊古伤今,感慨岁不待人的愁绪。

2.李白登临黄鹤楼曾言: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细读全诗,简析此诗在写景方面的精妙之处。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