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列问题。 使至塞上 [唐]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列问题。

使至塞上

[唐]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点题,交代地点及事由,诗人轻车简从,要前往边境慰问将士,经过辽远的边疆地区。

B.颔联两句一虚一实,使画面富有变化,意境深远,即景生情,暗写诗人被排挤出朝廷的孤寂、飘零之感。

C.颈联笔力苍劲,意境雄浑,壮阔深邃,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以传神的笔墨描绘了奇美壮丽的塞外风光。

D.尾联与首联呼应,继续写出使一事。诗人行至萧关,探马来报,都护逐杀敌军,已到了最前线,流露出诗人对都护的赞扬。

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1.B 2.黄沙莽莽,无边无际。极目远眺,但见天尽头有一缕孤烟在升腾。傍晚,又大又圆的落日低垂河面,河水闪着粼粼的波光。 【解析】 1.B项理解错误,颔联两句所写的内容,都是诗人的真实经历,并非“一虚一实”。 2.无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结合《红星照耀中国》的阅读,完成下列两项任务。

任务一:赏析选文,体会特点。

内容呈现

问题探究

①连续三夜,红军把部队分成西、南两个纵队。第四天晚上他们出其不意地进发了,几乎同时攻打湖南和广东的碉堡线。他们攻克了这些碉堡,敌军惊惶奔逃。红军猛攻不停,一直到占领了南线的全部碉堡工事封锁网,这就给他们打开了通向西方和南方的道路,红军的先锋部队就开始了他们轰动一时的长征。

据红军告诉我,成千上万支步枪和机枪,大量机器和弹药,甚至还有大量银洋都埋在他们从南方出发的长征途上。他们说,现在遭到成千上万警备部队包围的红区农民有朝一日会把它们从地下挖出来,恢复他们的苏区。他们只等着信号——抗日战争也许就是那个信号。

(选自《红星照耀中国》,人民文学出版社,董乐山译)

(1)任选一项作答。

A.结合“内容呈现”中加点的部分,简析纪实作品的特点。

 

B.结合“内容呈现”的第①段,写出作者隐含的立场或态度。

任务二:表达观点,感受精神。

(2)《红星照耀中国》中写到:“四川军队大概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战士——这些人当兵不只是为了有个饭碗,这些青年为了胜利而甘于送命。他们是人,是疯子,还是神?迷信的四川军队这样嘀咕。”你认为红军是人,是疯子,还是神?请结合整本书阅读,阐述你的观点与理由。

 

查看答案

阅读《红星照耀中国》,讲好中国故事。

目录

第一篇 探寻红色中国

一些未获解答的问题

通过红色大门

第二篇 去红都的道路

遭白匪追逐

造反者

第四篇 一个共产党的由来

在长沙的日子

苏维埃运动

第七篇 去前线的路上

同红色农民谈话

第八篇 同红军在一起

“真正的”红军

彭德怀印象

为什么当红军

游击战术

红军战士的生活

(有删节)

(1)班级准备举行“走近领袖”故事会。你认为应该选择哪些方面的内容来突显人物特点?请选择下面一个人物,参考目录,简要说明。

A.毛泽东    B.周恩来    C.彭德怀

(2)向斯诺学习写故事,就纪实作品如何做到“用事实说话”这一点,你从斯诺的写作过程中得到怎样的启示?参考目录,结合你的阅读体会,加以阐述。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

[片段一]

我和驻扎在这里的交通部的一部分人员吃饭,遇见了十几个屯宿在百家坪的青年。我们吃的有煮熟的小鸡,不发酵的荞麦馒头、白菜、小米和我最爱吃的土豆。可是除了白开水以外,没有其它冷饮。而白开水热得不能进口。因此我口渴得要命。

吃饭时是由两个态度坦然的孩子侍候的,他们穿着大而无当的制服,戴着鸭舌尖式的红帽子。他们最初不愉快的注视着我,可是在几分钟后,我就想法惹起了其中一个孩子友谊的微笑。我胆大起来,其中一个从我身边走过时,我招呼他:“喂,拿点冷水来。”可是他毫不理睬。几分钟后,我又招呼另一个孩子,结果也是一样。

[片段二]

苏区少年先锋队的职责之一是在后方检查路上的旅客,看他们有没有通行证。………彭德怀告诉我,有一次几个少年先锋队队员叫他停步,要他通行证,声言没有通行证就要逮捕他。

“我是彭德怀,”他说,“通行证就是我写的。”

“即使你是朱德司令,我们也不管,”年轻的怀疑者说,“你总得有一张通行证。”

(节选自《红星照耀中国》)

(1)[片段一]中,两个孩子为什么对“我”的招呼毫不理睬?

(2)[片段二]中,少年先锋队队员后来是在什么情况下才放行彭德怀的?这体现了他们什么形象特点?

 

查看答案

凡尔纳在《海底两万里》结尾处写道:“有一天学术进步,这海底是要变为可以自由通行的。”如果有可能实现海底旅行,你最想亲历书中哪一个章节里的情景?请选择一项,结合小说内容和你的阅读感受简要说明。

A.《漫步海底平原》  B.《一颗价值千万的珍珠》    C.《消失了的大陆》        D.《章鱼》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

这时是上午十点。太阳光在相当倾斜的角度下,投射在水波面上,光线由于曲折作用、像通过三棱镜一样被分解,海底的花、石、植物、介壳、珊瑚类动物一接触被分解的光线,在边缘上显现出太阳分光的七种不同颜色。这种所有浓淡颜色的错综交结,真正是一架红、橙、黄、绿、青、蓝、紫的彩色缤纷的万花筒,总之,它就是十分讲究的水彩画家的一整套颜色!看来实在是神奇,实在是眼福!我怎样才能把我心中所有的新奇感觉告诉康塞尔呢!怎样才能跟他一齐发出赞叹呢!我怎样才能跟尼摩船长和他的同伴一样,利用一种约定的记号来传达我的思想呢!因为没有更好的办法,所以我只好自己对自己说话,在套着自己脑袋的铜盒子里面大声叫喊;虽然我知道,说这些空话消耗的空气恐怕比预定的要多些。

康塞尔也为眼前的壮丽景致所震撼,停下了脚步。

(节选自《海底两万里》)

选段下边方框内是小海同学阅读时做的两处批注,请结合选段用简洁的语言写出①中感叹的具体内容,再根据你对康塞尔的了解对②作出回答。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