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下列问题。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

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下列问题。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词的上片写景,下片抒情,全词凄丽清婉,缠绵悱恻。

B.“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只是写出了梧桐深院的清冷秋景。

C.“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以麻丝喻离愁,将抽象的情感具体化,形容愁思之纷繁和难解。

D.“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表现了对“离愁”的滋味讲不出、说不清的极其复杂的内心感受。

2.请从炼字角度赏析加线的句子。

 

1.B 2.“锁”字将秋色秋意比作可锁之物,生动形象地突出了梧桐深院的萧瑟凄凉,表达了词人无可解脱的孤寂。 【解析】 1.B项“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一句写景写人,人景合一。寂寞的不仅是梧桐、深院,还有词人在梧桐深院中的感受。 2.无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列问题。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2017泉州质检)请简析作者反复描写雪景的原因。

2.请品析加线句子中“空”字的表达效果。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列问题。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用“胡琴”“琵琶”“羌笛”三种具有西域特色的乐器渲染了送别的场景和氛围。

B.“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这句诗中白雪和红旗构成色彩鲜明的画面,描写出边地酷寒之景。

C.“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写送友人离去时的情景,雪大风狂,归途遥远,既有深深的惜别之情,又有隐隐的担忧。

D.这是一首不可多得的边塞佳作。全诗化景为情,慷慨悲壮,浑然雄劲,表现了诗人对友人返京的惜别之情和思乡之情,充满伤感的情绪。

2.这首诗的加线句子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请结合诗歌内容进行赏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列问题。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2017泉州质检)下列对本诗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岑参是唐代著名边塞诗人,诗题中的“歌”是古诗的常见体裁。

B.一二句用浪漫夸张的手法,极力描绘雪中天地的整体形象,浩大苍茫。

C.从“中军”到“辕门”再到“轮台东门”,清楚表明地点转移,脉络分明。

D.最后两句直接抒情,作者独自看着身后雪地上的马蹄印,感慨万千。

2.请对这首诗的加线句子进行赏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列问题。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全诗以雪起,以情结,分别写了送别前、饯别中、送别时、送别后的雪景,诗人寄情于雪,通过咏雪,传达出绵绵情思。

B.三四句以春景写冬景,以梨花喻冬雪,比喻新奇贴切,既表现了边塞特有的奇异壮丽风光,又写出诗人的惊喜之情。

C.风紧、雪急的“动”,与红旗结冰不能翻飞的“静”相映衬,写出了边塞的奇寒,侧面表现将士们作战的勇猛。

D.“雪上空留马行处”一句既写出了诗人对行者的难舍与留恋,也表现了自己因归期未卜而惆怅的心情。

2.加线句子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请结合诗歌内容进行赏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列问题。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两句诗用梨花满树的神奇想象,描绘奇异的雪景,为寒冷的边塞增添了无限春意。

B.诗中用“狐裘”“锦衾”“角弓”“铁衣”这些边塞将士身边的用品来衬托气候的寒冷,同时也写出了边塞将士生活的艰苦。

C.“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借景抒情,寓情于景,表达了诗人送友人归去时的依依不舍之情。

D.全诗以“送别”为线索写景抒情,描绘的是边塞雪景,表现了边塞苦寒的恶劣环境,抒发了诗人壮志难酬的愤懑之情。

2.请赏析这首诗的加线句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