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下列问题。 满江红(小住京华) 清·秋瑾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

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下列问题。

满江红(小住京华)

清·秋瑾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中“终破楚”指的是作者想冲破家庭的牢笼。

B.“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写词人虽然过着贵妇的生活,但她并不留恋,反而加以蔑视。

C.“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词人想到离家之后知音难觅,心中顿生后悔之情,禁不住伤心落泪。

D.这首词格调高昂,语言刚健清新,通过层层表述曲折地反映了词人参加革命前的复杂矛盾心情。

2.这首词中加线的句中富含多种景物,请简要赏析。

 

1.C 2.作者用“篱”“黄花”“秋容”三个鲜明的意象渲染秋景,表现了秋景的明丽、明净,同时把陶渊明“采菊东篱下”的闲适和李清照“人比黄花瘦”的凄冷之感交织在一起,表达自己初离家庭时的矛盾心情,既有冲破羁绊的喜悦,又有佳节独寓客栈、青春蹉跎无可奈何的失落,凸显了词人内心的抱负、志向和思想情感的转变。 【解析】 1.“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是词人刚踏上革命征途的思想状况,想到知音难觅,不觉伤心落泪,展现出一种担心和忧虑,但并没有后悔之情。故C项理解不正确。 2.无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下列问题。

满江红(小住京华)

清·秋瑾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写中秋时节的京城之景:京城的秋天在菊花的映衬下更加爽朗洁净。“秋容如拭”表达出作者对秋色的喜爱之情。

B.“苦将侬强派作蛾眉”说明表面上过着贵妇人的生活,实则奴仆不如的“八年风味”;“殊未屑”表明作者对贵妇人的生活并不留恋,反而加以蔑视。

C.“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运用“身与心、列与烈”两句四字谐音和意义不同的显著变化来倾吐心声,表达作者的抱负志向,意气壮烈。

D.“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折磨。”表达作者对人际关系、自身处境的极度失望。把眼前的困境看作“苦其心志”的磨炼,显现出秋瑾的英雄气概。

2.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加线句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满江红

秋瑾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来屑!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1.请对“四面歌残终破楚”一句作简要赏析。

2.“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下列问题。

满江红(小住京华)

清·秋瑾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为篱下黄花开遍”字面上描绘秋色,其实是表达词人初离家庭时矛盾的心情。

B.“八年风味徒思浙”写词人当时过着贵妇人的生活,写出了词人对那段生活的留恋。

C.词人运用“列”与“烈”两字意义不同的显著变化,塑造了一位巾帼英雄的形象。

D.下片中“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一句词人意在表明自己素有的济世情怀。

2.(2019安顺)请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展现的画面。

 

查看答案

(2020原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为我擦鞋的人

①一天下午,我接到了妈妈打来的电话,我的哥哥、嫂子、嫂子的妹妹和她的孩子,四个人在一次车祸中失去了生命。“你快过来吧。”妈妈在电话里央求着我。我在悲痛中六神无主,踉跄着脚步在房子里转悠,想着要往行李箱中装些什么。

②我想立刻出门,赶快去父母居住的密苏里州老家。但是我和丈夫劳瑞计划好了要从俄亥俄州搬到新墨西哥州,正收拾东西,房子四周乱糟糟的。我和劳瑞以及两个小孩子需要带的衣服都已打包,另外一些衣服扔在洗衣间地板上,都还没来得及洗。餐厅桌子上还摆着吃晚饭时的盘子,屋子里到处扔着孩子们的玩具。

③劳瑞在网上预订第二天上午的飞机票,我在屋子里溜达着,漫无目的地拿起想收拾的东西,然后又放下。我心乱如麻,刚才在电话里听到的话一直在我耳边回响着:“比尔没了,玛里琳也没了,还有两个孩子……”这个不幸的消息仿佛是一团棉花,堵塞了我的脑子。

④劳瑞订好了机票,然后给几个朋友打电话,把家里发生的事情告诉了他们。有个人忽然要和我通话,那个人对我说:“如果有什么事需要帮助,告诉我。”

⑤“非常感谢。”我回答。但是我不知道要让别人帮我什么,我的心根本静不下来。

⑥我瞅着屋里空白的地方愣神,劳瑞这时给多娜·金打了个电话,我在教堂的育儿课上和她一起讲过课。多娜和我是偶然认识的朋友,不过见面的时候很少。她和她的丈夫爱默生·金有六个孩子,最小的两岁,最大的15岁,她每天忙于照顾孩子。劳瑞很细心,他想到了要告诉多娜,这个星期日只能让她一个人去讲育儿课了。

⑦我的女儿梅根突然冲了过来,手里抓着个皮球,儿子埃里克在后面追逐着她。孩子们应该上床睡觉了,我想着。

⑧这时,门铃响了,我慢慢站起身,拖着脚走向门口。外面站的是爱默生·金。

⑨“我来给你们擦擦鞋。”他轻声说。

⑩我听得一头雾水,让他再说一遍。

“多娜只能留在家里看孩子,”他说,“但是我们想帮你做些什么。我想起我父亲去世的时候,我花了几个小时才把孩子们的鞋擦干净上了油,然后才去参加葬礼。这就是我来的原因,把你们的鞋拿过来吧,不光是新鞋,还有旧鞋也拿来。”

在爱默生说这话之前,我都忘了收拾家里的鞋。现在我才想起来,埃里克上个星期还穿着一双新鞋蹚过泥水。梅根也不甘落后,用脚踢石头,鞋脏了不说,脚趾都磨破了。

爱默生在厨房的地板上铺好了旧报纸,我把全家人的鞋都收拾到了一起。爱默生找来了一个盆,倒上了肥皂水。他从一个抽屉里找到了一把旧小刀,又从水池下边找到了一块海绵。劳瑞翻箱倒柜半天,终于找到了一盒鞋油。

爱默生坐在地板上,开始干活。看着专心致志做着一件事情的爱默生,我的思路也恢复了条理。我告诉自己,首先得把衣服洗了。洗衣机转动起来之后,劳瑞和我给孩子们洗了澡,打发他们上了床。

我洗着盘子,爱默生在一旁给我们擦着鞋,一句话没说。他那满怀关爱的举动让我热泪盈眶,也洗去了我心中的迷雾。我有力气干活了,能思考事情了,能打理生活了。

我一件接一件做着手头的事,做得有条不紊。我走进洗衣间,把洗衣机里装得满满当当的衣服放进了烘干机,等我回到厨房时,发现爱默生已经回家了。墙角并排放着我们全家人的鞋子,干干净净。

现在,每当我听到哪位熟人失去了所爱的人,我就会想到为他们做一些需要的事情,比如给他们擦擦车、把他们的狗送到宠物寄养店,或者在他们参加葬礼时给他们看看家。

每次有人问我:“你怎么知道我需要做这件事?”我就会回答:“因为有个人曾经为我擦过鞋。”

(选自《风流一代·经典文摘》2019年1期,有删改)

1.请阅读选文,依据提示,按事件发展的先后顺序填入“我”的心理变化或对应情节。

事件

痛失亲人

漫无目的地收拾东西

B.______________________

爱默生坐在地板上擦鞋

“我”一件接一件做着手头的事

“我”的变化

悲痛中六神无主

A.___________

一头雾水

C.___________

有条不紊

 

 

2.选文第②段加线句子有什么作用?(句子作用,描写角度)

3.结合选文第⑭⑮段内容,请概括出爱默生令“我”感动的原因。(内容理解概括)

4.选文第段删去好不好,为什么?(段落作用)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小题。

怀李叔同先生

丰子恺

①距今二十九年前,我十七岁的时候,最初在杭州的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里见到李叔同先生,他是我们的音乐教师,即后来的弘一法师。李先生一生的最大特点是“认真”。他对于一件事,不做则已,要做就非做得彻底不可。

②他出身于富裕之家,他堕地后就遭父丧,又逢家庭之变,青年时就陪了他的生母南迁上海。当时上海文坛有著名的沪学会,李先生应沪学会征文,名字屡列第一。当时在上海的他:丝绒碗帽,正中缀一方白玉,曲襟背心,花缎袍子,后面挂着胖辫子,底下缎带扎脚管,双梁厚底鞋子,头抬得很高,英俊之气,流露于眉目间。真是当时上海一等的翩翩公子。这是最初表示他的特性:凡事认真。他立意要做翩翩公子,就彻底地做一个翩翩公子。

③后来他到日本。他赴日本留学的时候,作一首《金缕曲》,词曰:“披发佯狂走。莽中原,暮鸦啼彻,几株衰柳。破碎河山谁收拾?零落西风依旧。便惹得离人消瘦。……长夜西风眠不得,度群生那惜心肝剖。是祖国,忍辜负?”读这首词,可想见他当时豪气满胸,爱国热情炽盛。在日本时,看见明治维新的文化,就渴慕西洋文明。他立刻放弃了翩翩公子的态度,改做一个留学生。他对于西洋艺术全面进攻,绘画、音乐、文学、戏剧都研究。后来他在日本创办春柳剧社,并演当时西洋著名的悲剧《茶花女》。他自己把腰束小,扮作茶花女,粉墨登场。卷发,白的上衣,白的长裙拖着地面,腰身小到一把,两手举起托着后头,头向右歪侧,眉峰紧蹙,眼波斜睇,正是茶花女自伤命薄的神情。后来,我见过李先生在日本时的照片:高帽子、硬领、硬袖、燕尾服、史的克、尖头皮鞋,加之长身、高鼻,没有脚的眼镜夹在鼻梁上,竟活象一个西洋人。由此可以想见,当时他是彻头彻尾的一个留学生。这是第二次表示他的特性:凡事认真。学一样,像一样。

④他回国后,在上海太平洋报社当编辑。不久,就被南京高等师范请去教图画、音乐。后来又应杭州师范之聘,同时兼任两个学校的课,我就是杭州师范的学生。这时候,李先生已由留学生变为“教师”。这一变,变得真彻底:漂亮的洋装不穿了,却换上灰色粗布袍子、黑布马褂、布底鞋子。金丝边眼镜也换了黑的钢丝边眼镜。他是一个修养很深的美术家,所以对于仪表很讲究。他穿布衣,全无穷相,而另具一种朴素的美。“淡妆浓抹总相宜”,这诗句原是描写西子的,但拿来形容我们的李先生的仪表,也很适用。他一时代的服装,表现出一时代的思想与生活。各时代的思想与生活判然不同,各时代的服装也判然不同。这是第三次表示他的特性:认真。

⑤我读二年级时,图画归李先生教。他本来常读理性的书,后来忽然信了道教,案头常常放着道藏。但他学道的时候很短。不久他就学佛。李先生告诉我,他不久要出家为僧。我愕然不知所对。过了几天,他果然辞职,到了虎跑寺。我们再去望他时,他已光着头皮,穿着僧衣,俨然一位清癯的法师了。法师的僧腊(出家时间)二十四年。这二十四年中,他一贯到底,而且修行功夫愈进愈深。他的生活非常认真。举一例说:有一次我寄一卷宣纸去,请弘一法师写佛号。宣纸多了些,他就来信问我,多余的宣纸如何处置?有一次他到我家。我请他藤椅子里坐。他把藤椅子轻轻摇动,然后慢慢地坐下去。起先我不敢问。后来看他每次都如此,我就启问。法师回答我说:“这椅子里头,两根藤之间,也许有小虫伏着。突然坐下去,要把它们压死,所以先摇动一下,慢慢地坐下去,好让它们走避。”读者听到这话,也许要笑。但这正是做人极度认真的表示。

⑥现在弘一法师在福建泉州圆寂了。我和李先生在世间的师弟尘缘已经结束,然而他的遗训——认真——永远铭刻在我心头。

1.选文多次写李叔同先生的仪表,有什么作用?

2.选文第段看,李叔同先生留学日本的原因和目的是什么?

3.请简要品析句子“他把藤椅子轻轻摇动,然后慢慢地坐下去”中加着重号的词。

4.李叔同先生给你带来了哪些关于“成长”的启示,请结合原文写出亮点。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