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列问题。 赤壁 唐·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列问题。

赤壁

唐·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1.(2019淄博)选出鉴赏有误的一项(   )

A.这是一首咏史诗。诗中的“前朝”,指东汉末年的战乱时代;“铜雀”即铜雀台,是曹操的休闲行乐之处。

B.诗歌由“折戟”这一小物引发思古之幽情,用“二乔”的命运来折射东吴命运,体现了“大中取小,小中见大”的写法。

C.三、四句假设东风不助周瑜,二乔定会被曹操锁进铜雀台,由此表达了作者的历史兴亡之感。

D.整首诗尺幅之中有历史的大气象,形象中又寓哲理,同时还蕴含着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

2.加线句子中“东风”指什么?简要谈谈你对这两句诗的理解。

 

1.D 2.“东风”一指自然界的东风,二指赤壁之战。这两句诗,诗人未从正面去评价这次战争,而是提出了一个与事实相反的假设,从而抒发了对历史的感慨,暗含感慨自己生不逢时的抑郁之情。 【解析】 1.诗人即物感兴,托物咏史,点明赤壁之战关系到国家存亡,社稷安危;同时暗指自己胸怀大志却不被重用,以小见大。D项中“忧国忧民”的说法错误。 2.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列问题。

雁门太守行

唐·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这两句诗,从________和视觉两方面写出了两军激战的惨烈,渲染了黯然凝重的悲壮气氛。“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愿望。

2.“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是怎么渲染战争场面的?请对其进行赏析。

3.本诗豪迈奔放,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赏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列问题。

雁门太守行

唐·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2019衡阳)下面选项中,对本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雁门太守行”是古乐府曲名,“行”是古诗体裁,本诗借用它作诗题写当时战事。

B.首联“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写景也是写事,渲染战前敌军压境,我军英勇应战的危急、紧张气氛;暗示战斗的残酷,为下文描写战斗的惨烈做铺垫。

C.颈联“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此句中“鼓寒”指的是战鼓的声音低沉重浊,“不起”指的是战士们在这样沉重的鼓声中无力击鼓,斗志难振。

D.尾联“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引用典故,表达了守城将士们誓死报效君王的决心。

2.诗人写“半卷红旗”的目的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作文

你记录过自己一天的生活吗?你的每天似乎都很平常,但是每一天都有它的闪亮点。

请以“平平常常的一天”为题写一篇500字以上的记叙文。

要求:书写整洁,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不得抄袭和套作。

 

查看答案

综合性学习

某校七(1)班开展“我的语文生活”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学习任务。

①请你说说下列店名的含义:

好又多(超市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乐书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从《西游记》中选取一个人物及其事迹,将对联补充完整。

上联:鲁智深倒拔垂杨柳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小豪同学的学习成绩在疫情期间有很大的长进,你见到他不禁感慨到:“士别三日,刮目相待。”

B.他最不擅长的就是在大庭广众之下讲话。

C.我国科学家都在锲而不舍地进行研究,决心攻克新冠病毒这一难题。

D.爸爸挑着沉重的秧苗来到田间,放下担子,如释重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