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红星照耀中国》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两部红色经典,我们会提炼出许多共同的...

阅读《红星照耀中国》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两部红色经典,我们会提炼出许多共同的关键词:信念、引领、反抗、团结,请你任选一个关键词,结合两部名著中的具体情节和人物加以解释。(100字左右)

 

示例:共同关键词——反抗。《红星照耀中国》中的徐海东,在学校读书时,有一次在“富人打穷人”的吵架中,他扔石头打破了一个地主儿子的脑袋;还有一次,他带领窑工们罢工,反对厂主克扣工资来办酒席向阔佬赔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柯察金,因痛恨神父平时虐待他,往神父家的复活节蛋糕上撒烟灰而被学校开除。两部作品中的主人公,都因为敢于反抗,最终走上了革命道路。 【解析】 这道题考查对名著内容和人物的理解。《红星照耀中国》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都是红色经典,作答时抓住共同关键词“信念、引领、反抗、团结”中的一个,结合名著中的具体情节和人物加以分析即可。比如,共同关键词——信念。《红星照耀中国》中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救国救民的爱国主义信念和革命必胜的信念,支撑着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战士在逆境中英勇奋斗,胜利完成了长征。如果没有坚定的信念,长征就不可能取得胜利。《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柯察金,出身贫寒,自强不息、信念坚定、意志坚强、勇斗病残、百折不饶、奋斗到底、终获成功。保尔虽身在乱世,但他无论处于怎样的困境都勇于面对现实努力生活,他代表的是所有为了追求幸福投入战斗的千百万男女。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送东阳马生序》完成下面小题

余幼时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加冠,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余幼时嗜学           太守遣人随其往            稍纵

B.日以还             可日而待也               不其数

C.慕圣贤之道           香远清                精求精

D.加冠              克,公问其故              往不咎

2.翻译文中两处画线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翻译:因此,人家多愿意把书借给我,我因此能够看到各种各样的书。

理【解析】
前文层层铺叙,逐次陈说家境贫寒给自己读书带来的困难,道出了“遍观群书”的不易。

B.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翻译:前辈道德声望高,向他求教的学生挤满了屋子,他从不曾把言辞和脸色放得温和一些。

理【解析】
作者将“先达”的辞色之严与下文“俯身倾耳以请”“色愈恭,礼愈至”进行对比,目的是突出“先达”的严厉。

3.勤奋是学有所成的重要因素。请你根据上文和下面的两则(链接材料),概括说明勤奋在宋濂、匡衡、司马光身上是如何体现的。

(链接材料一)

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选自晋·葛洪《西京杂记》)

(链接材料二)

司马光,宋哲宗时宰相,尝主编《资治通鉴》,为一时之名臣。其幼时患记忆不若人,众兄弟既成诵而游息矣,独闭门不出,俟能讽诵乃已。自言:“用力多者收功远,乃终身不忘也。”

(选自宋·朱熹《三朝名臣言行录》)

 

查看答案

阅读《卖炭翁》,完成下面小题。

卖  炭  翁

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1.作者在叙述卖炭翁的故事时,自始至终贯穿一个“苦”字,请你结合故事情节,说说卖炭翁的“苦”中包含哪几方面的意思?

2.观察下面两幅画面,简要说明哪一幅可以表现画线诗句所描绘的景象?

 

3.这首诗以“雪”为背景展开故事情节,在我国的诗词中,也有许多描写 “雪”的诗句,比如:                       。(每句诗中允许有一字不会写用拼音代替)

 

查看答案

(1)子夏曰:“______________,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子张》)

(2)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3)___________,弗学,不知其善也。   (《礼记》二则)

(4)《爱莲说》中能够高度概括“莲”的整体形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班级要开展向“我的偶像袁隆平”学习活动,请你根据要求完成下面任务。

1.下面是写作小组对袁隆平爷爷相貌的介绍,阅读这段文字,完成各题。

袁隆平爷爷已年届八旬,他刚去田里看过稻子的长势,进门时,他一边着脸上的雨水,一边露出他那标志性的“刚果布式的笑容”——(甲)由于长年累月扑在稻田里,那脸颊黑且瘦,一笑露出满口雪白的牙齿,像刚果布黑人一样。一个人,一辈子,该要吸收多少阳光,才能变成这样“刚果布”的形象。一副如同黑釉般透亮的脸孔,那   的眼神,依然透彻着内心的明亮。阳光不仅塑造了一个农学家特有的形象,也赋予了他伟大的头脑和灵魂,因为我感觉他的血液和骨骼都已被阳光深深地渗透,那刚毅、健康的色泽,不只是来自阳光的直射,他本身就是一个发光体,浑身都在     出内在的光芒。

(1)依次给文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着(   瘦削(xiāo         B. 着(  瘦削(xiāo

C. 着(   瘦削(xuē          D. 着( 瘦削(xuē

(2)结合语境,在文中横线处依次填入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①犀力        ②换发              B.①犀利        ②换发

C.①犀利        ②焕发              D.①犀力        ②焕发

(3)破折号有三种用法:①行文中解释说明的语句。②话题突然转变。③列举分承的各项之间。请你结合语境,确定(甲)处破折号的用法是(   )

A.①               B.②            C.③

(4)《现代汉语词典》解释“阳光”的义项有:①太阳发出的光。②积极开朗、充满青春活力的。请你结合语境理解文中黑体字“阳光”一词的含义。

阳光:                                。

2.书法小组出示了一幅作品,请你根据要求完成第各题。

(1)上图是赵孟頫的书法作品,对书法欣赏正确的一项是(   )

A.这幅楷书作品,笔圆含方、笔路清晰、架构方正。

B.这幅草书作品,结构简单、勾画相连、笔势流畅。

C.这幅行书作品,结构规整,点画顾盼、轻灵随度。

D.这幅行书作品,笔力苍劲、结构严谨、字体方正。

(2)赵孟頫书写的是      (朝代)的文学家曹操的名篇《龟虽寿》,曹操还在《   》中发挥奇特的想象写出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景象。

3.写作小组写了一则材料,请你仿照画线的句子,也写几句话。

一支“鹤立鸡群”的野稻,点燃了袁隆平“禾下乘凉梦”,从此他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育种研究,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让十几亿人把自己的饭碗牢牢地端在自己的手中。不仅如此,他还把杂交稻种种出了国门,在全球五十多个国家推广,解决了世界人民的吃饭问题。一粒种子可改变人生,一粒种子可兴国安邦,一粒种子可拯救世界。

仿写: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文。

2019年9月29日上午10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为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颁授勋章奖章并发表重要讲话。

获得共和国殊荣的国家英雄们,无一不是在平凡的岗位上造就了不平凡的功绩。从杂交水稻研究开创者袁隆平到毕生致力于中医药研究的屠呦呦,从60余年深藏功与名的张富清到人民教育家于漪,从倡导男女同工同酬的基层村干部申纪兰到隐姓埋名30年为核潜艇奉献毕生精力的黄旭华,从战斗英雄李延年到核物理专家于敏——他们的事迹和贡献永远写入了共和国史册。

同学们,以上材料,给了你怎祥的触动和思考?请从下列任务中任选一个,完成写作。

(1)请选择其中一位获奖者,以给他(她)写信的方式交流你的触动和思考要求:完成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中不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

(2)虽然现在的我们没有丰功伟绩可以写进祖国的历史,但是我们却努力将平凡的日子过得精彩、让青春的岁月染上绚烂的色彩。你的班级开展“青春故事会”活动,请你以“我的青春里有      ”为题向全班同学讲述自己最值得骄傲的青春故事。

要求: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再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