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从百年苦难到百年辉煌(上) 金一南 上课之前我有个特别深的...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从百年苦难到百年辉煌(上)

金一南

上课之前我有个特别深的印象,就是大家刚刚呼喊口号中的最后一句“敢于胜利”.追求胜利,它的前提是敢于胜利。我觉得不仅是军人,而且是每一个中华民族一分子心中都需要腾起这样一团火焰和光明.

我经常想,我从哪里来?我从我们社会一个最基层来。那我们从哪里来?我们中华民族从哪里来?我们从我们近代深重的苦难中过来。

我们从1840年一个深重苦难的旧中国走过来。东亚病夫名号怎么戴上去的?就这么戴上去的:西洋西洋打不过,东洋东洋打不过;又有财富,又没有能力捍卫自己的财富,一定要挨打。 这是我们近代以来灾难的来源。

孙中山当时形容中国有一句话:“四万万中国人,一盘散沙而已。”孙先生1925年去世了,他没有看见1931年“九一八”事变,两个多月东三省全部沦陷;1937年“七七”事变,一个月华北沦陷。卢沟桥今天有我们抗日战争纪念馆,我们在那儿声讨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罪行。我经常想,如果参观的队伍里面,有一个不懂事的孩子问我们这些懂事的大人,国家之间战争为什么没有在边境爆发?为什么卢沟桥成为了中日全面战争爆发地?你说我们这些懂事的大人该怎么回答!我经常讲,我们抗日战争纪念馆放在卢沟桥,卢沟桥是中日全面战争爆发地,本身就是中华民族的奇耻大辱!中国老话讲“卧榻之上,岂容他人酣睡”。结果近代以来,卧榻之上他人长期酣睡。我们是怎么一步-步沦落到这种地步的?

今天有人讲,忘记过去吧,我们向前看。我们能够忘记吗?我们是怎么一忍再忍、一退再退才到这样地步的?忘记过去不但意味着背叛,意味着将来可能还要重蹈覆辙。我们中国共产党人,首先要完咸的任务就是民族救亡,就是民族复兴。一个国家面临危难,面临危亡,无人挺身而出,无人横刀立马,都在蝇营苟且时,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

我经常讲中国共产党应的这个运不是什么好运,是国家最黑暗、民族最无望的时候,一批人挺身而出。这批人一无资源、二无名望、三无影响、四无地位,就是一腔热血。他们没有抱怨,他们没有怪谁,他们凭自己的一腔热血浴血奋斗。

1927年八一南昌起义,中国共产党开始组建自己的队伍。南昌起义两万两千五百人,两个月之后就剩一千;1927年9月9号,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五千人,二十天之后就剩一千。中国革命不是从胜利走向胜利,是从惨败走向胜利。就剩一千人了,毛泽东写了篇文章《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他坚信一定能够存在。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最困难时候提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当时很多人都怀疑,红旗到底可以打多久?毛泽东的回答就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是共产党信仰的力量!

共产党人以信仰表现出来的极大的改天换地的摧枯拉朽的力量!

就像毛主席诗里讲的那样“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中国政府是历届政府当中最勇敢、最坚决、最具有奋斗精神、最不怕牺牲、最有效地捍卫国家民族利益的政府。

最初是一小部分人点燃几支火炬,最后燃成熊熊大火,点燃整个中华民族内心的爱国激情,最终实现毛泽东所讲的“zhong”。

(选自 《一堂好课》,有删改)

1.选文开头为什么特意强调“敢于胜利”?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2.阅读选文,在下列方框内依次填写“百年苦难”的相关内容。

A__________B__________1927年9月秋收起义失败C__________D____________

3.孙中山先生说:“四万万中国人,一盘散沙而已。”怎样理解这句话?

4.请从修辞的角度品析文中划线语句表达的效果。

5.“共产党人以信仰表现出来的极大的改天换地的摧枯拉朽的力量!”此处感叹号包含着作者怎样的情感?

 

1.统领全文,引起下文,开宗明义,为全文奠基,点明中心等。 2. A.1840年落后挨打 B.1927年8月南昌起义失败 C.1931年“九一八”事变 D.1937年“七七事变” 3.示例:形容当时中国人的不团结、不凝聚。军阀割据一方,为了自己集团的利益,各自为营。甚至互相攻击,不顾国家危难和百姓的死活。所以,造成外族入侵,帝国主义欺凌、瓜分中国。 4.示例:划线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把唤起人民大众革命的热情比喻成火炬和火种,把革命力量的凝聚比喻成“熊熊大火”,把对中华民族图存振兴的唤醒比喻为“点燃”,把人民大众对革命的纷纷响应比喻为“星火燎原”,既生动,又形象,让人心中升起希望和力量。 5.围绕“对‘共产党信仰’力量的肯定,赞叹,感慨,信心等”回答即可。 【解析】 1.考查首段的作用。(1)从结构上说,统领全文,全文内容围绕中华民族是如何做到“敢于胜利”来展开,引起下文作者的一系列的思考。(2)从内容上说,首先开门见山,摆明观点,引起听众的注意;其次写出了中华民族是一个“敢于胜利”的民族,点明中心,奠定了全文以激昂的基调,达到了震撼人心的效果。 2.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把握。由“1927年9月秋收起义失败”可定位到第七段;由第三段“我们从1840年一个深重苦难的旧中国走过来”“这是我们近代以来灾难的来源”可知,A空应填“1840年落后挨打”;由第七段“1927年八一南昌起义,中国共产党开始组建自己的队伍。南昌起义两万两千五百人,两个月之后就剩一千”可知,B空应填“1927年8月南昌起义失败”;由第四段“他没有看见1931年‘九一八’事变,两个多月东三省全部沦陷”可知,C空应填“1931年‘九一八’事变”;由第四段“1937年‘七七’事变,一个月华北沦陷”可知,D空应填“1937年‘七七事变’”。 3.考查对文章重点句子的理解。这句话运用了比喻修辞,把“四万万中国人”比喻为“一盘散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近代中国最大的问题是非常松散,因为没有能把中国人凝聚起来的力量,导致军阀混战,割据一方。而帝国主义又趁势而入,瓜分中国,表达了孙中山先生的痛惜之情。 4.考查赏析句子的表达效果。划线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把唤起人民大众革命的热情比喻成“火炬”,把革命力量的凝聚比喻成“熊熊大火”,把对中华民族图存振兴的唤醒比喻为“点燃”,把人民大众对革命的纷纷响应比喻为“星火燎原”。比喻的作用是用浅显易见的事物对深奥的道理加以描述,帮助人们深入的理解。并使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文采。这里运用比喻,生动形象的说明了新生的革命的力量势不可挡,发展迅速,具有广阔的前景,给人民以希望和力量。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文采。 5.考查标点符号的作用。这里使用的是感叹号,感叹号的作用是表示强烈的情感。由“极大”“改天换地”“摧枯拉朽”这三个修饰语可知,这里运用感叹号,不仅表达对共产党信仰力量的肯定,更是对共产党信仰力量充满了信心。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文,回答小题。

柳州罗池庙碑(节选)

韩愈

柳侯为州,不鄙夷其民,动以礼法,三年,民各自矜奋……

先时民贫,以男女相质,久不得赎,尽没为隶。我侯之至,按国之故,以佣除本”,夺归之,大修孔子庙,城郭巷道,皆治使端正。树以名木,柳民既皆悦喜。

[注释]①柳侯为州:815年,柳宗元从永州司马迁任柳州刺史。②矜奋:勤奋努力。③先时:指柳宗元初到时。④质:抵押、人质。⑤佣:出卖劳动力。此处指出卖劳动力所得的报酬。除:扣除,抵消。

1.解释加点词语的含义。悉:_______________

2.柳宗元任职柳州四年,逝于此。他在柳州为百姓做了哪些实事? (列出两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了《柳州罗池庙碑》(节选)后,你如何评价这个时期的柳宗元?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回答小题。

小石潭记(节选)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珊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絡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治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小石潭记》是《永州八记》第四篇,为唐代文学家________(作家名)所著。

2.下列有两项加点字解释有误,请找出并改正。

A.水尤清冽(清凉)                  B.潭中鱼可百头(多)

C.俶尔远逝(忽然)                  D.悄怆幽邃(忧伤的样子)

修改:

 

3.下列对本文的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运用未见其形,先闻其声的手法展现小石潭环境的清幽。

B.文中采用了特写镜头描绘游鱼和日光,间接表现了小石潭水的清澈。

C.“伯然不动”写鱼的静态,“俶尔远逝”写鱼的动态,动静结合,显示出游鱼的情态。

D.本文所写景物,流露出作者与同游人的高兴愉悦的心情。

4.全文两次写到“乐”,这与文章忧伤凄苦的感情基调矛盾吗?为什么?

5.如果要把小石潭开发为旅游景点,聘你为导游,你如何向游客介绍小石潭?请结合译文写一段导游词,要求生动形象、简洁明快。(只介绍一个景点)

 

查看答案

下列有两个病句原因判断正确,正确选项是(   )

病句                                    原因

①这是一件珍 贵的妈妈从北京买来的礼物。             语序不合理

②看到同志们的认真负责,使我很受教育。              句子结构不完整

③今年麦子的收成是几年来麦子收成最好的一年。        句子糅杂

④欢迎各位领导莅临我校指导工作和参观学习。          句子成分搭配不恰当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查看答案

关于“议论文”,下面各句子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观点要明确,态度要鲜明,不能含含糊糊,模棱两可。

B.议论要言之有据,要确保材料准确,经得起推敲。

C.不管是立论还是驳论,都要摆事实、讲道理,使人信服你的观点。

D.驳论必须是先反驳错误的观点,然后树立自己的观点。

 

查看答案

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各题。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表示,精准扶贫方略是帮助贫困人口①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设定的宏伟目标的惟一途径,中国整中心的经验可以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有益借鉴。②在共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中,多发展中国家希望分享中国减贫经验。

(1)加点字“借鉴”的“鉴”注音应该是_________

(2)第①句应该加的标点符号是什么_____

A.“、”    B.“,”    C.“:”    D.“。”

(3)划线句中有一处错别字,_______应改为________ 

(4)到2019年年底全国贫困人口从2012年年底的9899万人减到551万人。请根据中国精准扶贫成果,自拟一副五字或五字以上对联。

上联:__________________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