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李白的《行路难·其一》,完成下列小题。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

阅读李白的《行路难·其一》,完成下列小题。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歌采用乐府古题“行路难”,以叙事开篇,渐而过渡到抒情。

B.诗人面对美酒佳肴却“停杯投著”“拔剑四顾”,透露出内心的迷惘痛苦。

C.“闲来”两句连用两个历史典故。表现诗人对乘舟垂钓悠闲生活的渴望。

D.诗人反复感叹“行路难”,唱出了无穷忧虑、焦灼不安的心声。

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两句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生活实例来谈谈你的理解

 

1.C 2.示例1: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相信理想抱负总有实现的一天,自信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如人们常选择李白《行路难》中“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作为座右铭,是因为它表达了一种从沉郁中奋起、重新鼓起勇气前行的坚定乐观之情。示例2: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在沉郁中奋起,不畏艰险,相信理想总有实现的一天。我几次考试都没有考到理想的名次,但我从不气馁,每次都会分析原因,更加努力勤奋的学习,我相信我中考时一定会“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用生活实例表达出:相信理想抱负总有实现的一天,自信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等意思即可) 【解析】 1.C.“垂钓碧溪上”“乘舟梦日边”连用两个典故,一位是吕尚,九十岁在磻溪钓鱼,得遇文王;一位是伊尹,在受商汤任用前曾梦见自己乘舟绕日月而过。诗人在心境茫然之中,忽然想到两位开始在政治上并不顺利,而最后终于大有作为的人物,想到这两位历史人物的经历,诗人增加了信心,表明作者虽遭权贵的排挤,但对从政仍有所期待,仍希望有一天会被朝廷起用,为国家做出一番事业。理解为“诗人对乘舟垂钓悠闲生活的渴望”不恰当。 2.本题考查诗歌情感及语言表达。结合典故来理解情感。“长风破浪”引用宗悫的典故,宗悫的叔父问他志向是什么,宗悫说:“愿乘长风破万里浪。”后人用“乘风破浪”比喻施展政治抱负。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坚信理想抱负终会实现的信心。紧扣诗句表达的情感,结合生活实例谈自己的理解。示例:我从诗人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和坚定信念中获得启示,学习中总会遇到各种挫折和困境,学习的枯燥和艰辛,考试一次次失败的打击,但是我不会灰心,要像诗人那样在逆境中奋起,相信只要刻苦努力,一定会有实现目标的一天。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名著片段,根据要求答题。

片段一:

他的腿长步大,腰里非常的稳,跑起来没有多少的响声,步步都有些伸缩,车把不动,使座儿觉到安全,说站住,不论在跑的多么快的时候,大脚在地上轻蹭两下,就站住了;他的力气似乎能达到车的各个部分。

(1)在阅读名著过程中,圈点批注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圈点虽然是随手勾画,但勾画的内容应是____,或者是自己深有体会之处。所以,在读完上面这两个名著选段后,我们也可以做些批注;选文写的是《骆驼祥子》中的祥子初到____(地名)拉车时的情景。

片段二:

俺只指望痛打这厮一顿,不想三拳真个打死了他,洒家须吃官司,又没人送饭,不如及早撒开。拔步便走,回头指着郑屠户道:“你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一头骂,一头大踏步去了。

(2)《水浒传》的回目有形式整齐的特点,请根据以上精彩情节补全“回目”。

史大郎夜走华阴县,______

(3)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人物的性格特点是________

 

查看答案

学校准备开展“厉害了,我的国”综合性学习活动,请完成下列任务。

(标语设计)为烘托活动气氛,请根据对联知识,结合活动主题和下面划线句子拟写标语下半部分。

几千年来,中华民族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在近代反抗外族侵略中,众多烈士抛头颅洒热血,其丰功浩气长存,其伟绩万古流传,我们将铭记于心。展望未来,我们要弘扬英雄的精神气概,将先辈为之奋斗的伟大梦想永铸心灵,立志成长为国家栋梁之材

上句:铭记烈士丰功伟绩,浩气长存

下句:________

(主题设计)请仿照示例自选一个节日,补充活动主题。

清明节:祭奠英灵,缅怀先烈

劳动节:体验劳动,歌唱明天

端午节:________

国庆节:________

中秋节:________

(例句仿写)中华民族是一个风里来雨里去的铁骨铮铮的男子汉:蜿蜒的长城,是他有力的臂膀;肥沃的土地,是他黄色的皮肤;________________

(材料探究)

材料一:

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英法美等列强逼迫清政府签订了《北京条约》;1895年,甲午战争结束,日本帝国主义逼迫清政府签订了《马关条约》;1901年,英法美等八国联军攻下北京,逼迫清政府签订了《辛丑条约》。三个不平等条约让中华民族背负了沉重的包袱,承受了无尽的屈辱。

材料二:

当今,泱泱大中华已是世界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二大经济体,强大起来的中华民族再不会逆来顺受。2018年3月23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对中国航空航天、信息通信技术、机械产品等加征25%的关税,并限制中国企业对美投资并购和制裁相关中国公司,对中国贸易正式宣战。2018年4月4日,中国发布对美国的关税反制措施,对原产于美国的106项商品加征同等比例的报复性关税。我国外交部宣布,中国将不惜一切代价与美国奉陪到底!

材料三:

2020年,新冠肺炎在全球多地快速蔓延。面对全球日益严峻的疫情态势,中国在做好本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通过视频会议、派遣专家组、提供医疗物资等,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向世界100多个国家伸出援手,为全球抗疫斗争做出贡献。

你的探究结果是:________

 

查看答案

诗文默写。

(1)我们要时刻心如明镜,对哪些是值得做好的事要了然于胸。正如毛泽东在《纪念白求恩》中庄重地指出:“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________,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2)《大道之行也》一文中体现人才得到重用,社会成员间和睦相处的一句话是:“选贤与能,________。”

(3)中国文人一旦远离故土,总会涌起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这份思念,是李商隐在绵绵雨夜中“__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夜雨寄北》)的喟然轻吟,是马致远古道西风里“夕阳西下,________”(《天净沙•秋思》)的孤单落寞,是杜甫困居长安“________,家书抵万金”(《春望》)的殷殷期盼,是范仲淹驰骋于塞外边关“________________”(《渔家傲·秋思》)的悲慨吟唱……漂泊异乡的游子们,不约而同地都有着一种思乡情结。

 

查看答案

下列五句话,正确的排列顺序是(   )

①细菌和病毒的区别就在于细菌有细胞壁,而病毒并没有。

②平时用的抗生素主要是针对细菌起作用,使用抗生素之后,细菌由于不能产生细胞壁导致其死亡,而病毒和人体细胞类似。

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即新型冠状病毒对肺脏组织的损害引起的炎症,将其定义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④此前需要区分细菌和病毒,细菌是在人类生活当中感染性最强的物种。

⑤因此平时用的抗生素对病毒没有杀灭作用。

A.③②①④⑤ B.①⑤③④② C.③④①②⑤ D.①⑤④②③

 

查看答案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君与家君期日中。(句中的“家君”是敬词。)

B.“关注自我、特立独行”,00后一度被贴上各种标签,但在今年的疫情期间,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证明了自己。(这句话是转折复句)

C.《诗经》中的诗当初都是配乐的歌词,按所配乐曲的性质分成风、雅、颂三类。其中,“风”是各地方的民歌民谣。

D.她给我描绘了除夕农民包饺子,守岁守到深夜,初一清晨全家在一起,吃饺子,放鞭炮。(这句话结构不完整,缺宾语中心语,应在句末加“的情景”)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