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学校开展“语言文字示范学校”创建活动,同学们正在进行热火朝天的查错纠错活动,小东...

学校开展“语言文字示范学校”创建活动,同学们正在进行热火朝天的查错纠错活动,小东在同学作文本上找到了下面一段话(见下图),其中有一处病句、一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

(1)错别字: ________

(2)病句:________

 

“察”改为“查” 在第一句“城市”的后面加上“的活动” 【解析】 (1)“检察”,指审查被检举的犯罪事实;“检查”,查看,查考。根据语境,这里应把“察”改为“查”。(2)第一句话缺少宾语,应在句末加上“的活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根据拼音书写词语,并给加下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语文学习,是美好的精神之旅。默读《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我们一起领略了英雄们骁勇善战、锐不可 ________A:dāng ; B:dǎng)的气势;朗读《藤野先生》,我们一同感受了作为弱国子民的鲁迅对日本“爱国青年” shēn  wù  tòng  jí________的心情;浏览《“飞天”凌空》,我们在跳水姑娘吕伟连贯娴熟的动作中重温那yǎn  huā  liáo  luàn________ 的画面。

 

查看答案

生活中总有一些画面,挥之不去:徜徉于流转的四季,与自然对话,心灵会纯净安宁;遨游于书籍的海洋,与经典神交,思想会丰满深邃;驻足于感人的场景,与美好相拥,性情会豁达阳光……亲友团聚,欢快温馨;书画相伴,闲适舒展;运动竞技,热烈奔放……一帧帧撩拨心弦的画面,让我们沉醉、流连……

请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切身体验,以“这样的画面,让我流连”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要有真情实感,不得抄袭;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 600字左右;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⑤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问题。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请你发挥想象,描述“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所展示的情景。

(2)“家书抵万金”传诵千古,请作简要赏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乙)当今天下之病,臣请譬诸病者:其安时调养适宜,固不病矣;病在皮肤,医者能早去之,病且安矣。此二者皆已不及,而病在支体,若得良医,可速愈也。天下之病,势已如是,于可医之时,陛下又选任良医,倘信任不疑,听其施设,非徒愈病,又致民于寿。若于此时,使良医不得尽其术,则天下之病愈深。愿陛下拔贤材,收众策,不惮改作,以成大功,天下幸甚幸甚!

(选自蔡襄《乞用韩琦、范仲淹》,有删改)

(注释)①支:通“肢”。②使:假使。③惮:怕,畏惧。④乞:求

1.下列语句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于畎亩之中(发:兴起指被任用) B.其筋骨(劳:劳累)

C.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明白,了解) D.愈病(徒:只,仅仅)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3.请用选文中的句子填空。

(1)甲文中孟子认为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所以说“________”,有了这样的磨炼,才能“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乙文作者认为“天下之病愈深”的原因是“________”。

4.甲、乙两文都论述了治理国家的问题,它们的观点分别是什么?在人才的问题上,它们的看法又有何相同之处?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一榫一卯总关情

黄秀芳

①我很喜欢古建筑,尤其是木构建筑,飞檐翘角,雕梁画栋,每一处,都品玩不尽。

②中国的传统建筑,从技术到文化,常常衍生得奇妙、自然。考察中国传统木作建筑时会发现,技术最初的目的越是简单、实用,其效果却越是神奇、伟大。

③最让人折服的例子之一,是榫卯。

④榫卯是两个独立的木构件,一凸一凹,凸的榫嵌入凹的卯里,两个木构件便咬合在一起。这是一种构件间的连接方式,不用钉子,也不用绳子,两个需要连接的物体,各自一点改变,就可以完成并形成一个结构整体、其功效是,一接二,二接三,三接万物。需要连接多少构件,就可连接多少,这个整体想要多大,就可以有多大。

⑤榫卯的功能不仅仅是连接,还有因连接而生发的另外两种功效。众所周知,木材有热胀干缩的“活性”,而榫卯的连接,又是木构件间的柔性的结合,因此有了一定移动或者说松动的余地。这看似缺点,但一旦组合为一个有各种榫卯连接在一起的整体构件时,缺点就成了优点;垂直方向结合的榫卯,与水平方向结合的榫卯,咬合在一起时,就不怕来自任何方向的挤压和拉伸。因挤压或拉伸造成的松脱与张紧,会互相抵消,从而形成复杂微妙的平衡。

⑥榫卯结合,可谓刚柔相济,而刚柔结合,便有着巨大的消耗作用,于是即使地震来袭,也自岿然不动。山西应县木塔就是最好的说明。这座建于公元1056年的木塔,历经十几次地震袭击,依然高高耸立,其功臣之一,就是榫卯。全塔有数以万计的木构件,全以榫卯咬合的方式连接、固定,以至于牢固不破。

⑦榫卯的功能极其简单,即两个部件的组合。但越简单,越接近事物的本质,也越伟大。最终它让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还有他,万中最终如同一体。

⑧榫卯何人发明,又发明于何时?无从可知,迄今为止可见的最早的实物,是距今6900年的浙江河姆渡遗址上的建筑。但它一旦出现,便被运用的淋漓尽致,便直指木构建筑的灵魂所在:单体不是核心,单体之间平衡有序的连接与融合的关系,才是要旨。当你看到颠三倒四,横七竖八的各个木构件,依照一种组合关系被连接的天衣无缝时,你就会有一种顿悟:任何一个世界、组织、机构、团体,都是有关系连接在一起的,而“关系”的精髓就是榫入卯眼。格格不入是行不通的。或者说方枘圆凿--方形的榫头也是入不了圆形的卯眼。榫卯结构就是这样令人开悟,并深深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

(注)①榫卯(sǔn mǎo),是古代中国建筑、家具及其他器械的主要结构方式。

1.文章除介绍榫卯的连接功用外,还介绍了榫卯的哪两种功效?

2.文章第④段和第⑤⑥段的顺序能够调换吗?为什么?

3.下面这则材料是否可以作为本文的内容?如果你认为可以,请指出放在哪一段合适,并简述理由;如果你认为不可以,也请简述理由。

(材料)在收藏老家具的人中流传这一句老话,叫“摔断胳膊摔断腿,不能摔断榫”。

4.请从说明文语言的角度,分析下面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①历经十几次地震袭击,依然高高耸立,其功臣之一,就是榫卯。

迄今为止可见的最早的实物,是距今6900年的浙江河姆渡遗址上的建筑。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