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 潜心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大禹治水...

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 潜心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大禹治水的故事早已家喻户晓,而有关大禹精神的传承在当代社会显得更为迫切。

B. 邓稼先被张爱萍将军称为两弹元勋,是当之无愧的。

C. 做学问最关键的是要有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的精神,如果见异思迁,终将一事无成。

D. 我想多踢一会儿足球,可是爸爸原形毕露,威胁我说:你再不回去做作业,小心晚上不给你饭吃。

 

D 【解析】 D加点词语使用不当。原形毕露:本来面目完全暴露。指伪装被彻底揭开。贬义。用错了对象。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独裁  奠基  至死不懈  目不窥圆

B. 深宵  小楷  妇儒皆知  马革裹尸

C. 挚友  卓越  心不在焉  沥尽心血

D. 硕果  草率  不以为然  慷概淋漓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中括号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háo)呜   (páng)徨  仰()   (xīān)为人知

B. ()然    (shuāi)微  (dié)起   气冲(dòu)牛

C. (biāo(xiào)对   调(gāng)  深()痛绝

D. ()杀   机(zhù)   澎(pài)    (jiǒng)乎不同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三个年轻人即将踏上生活之途。临行前,一位智者分别送给他们一面镜子。一个人每天照一次镜子,看看脸上有没有灰尘和污物,然后端盆热水,洗去征尘,容光焕发地继续上路;一个人每天照十次镜子,越照越躲在屋里不敢出门,生怕再沾染上灰尘;一个人十天也不照一次镜子,只顾埋头赶路,弄得灰头灰脸,没人愿意与他为伍。看来,“照镜子”大有深意

要求:(1)选准角度,明确立意,题目自拟。 (2)文体自选,诗歌除外。(3) 不少于600字 。(4)文中不得出现个人信息,如地名、校名、人名等。

 

查看答案

在“学雷锋活动月”中,906 班深入学校周边大街小巷,开展“学雷锋志愿者”活动, 对周边路面、绿化带区域的烟头、果皮等进行了清理。志愿小组经过一家馄饨店门口时,发现他们家门口有好多烟头纸屑,门口连一个垃圾桶也没有。如果你是志愿者之一,针对这一现象,你可以怎样和馄饨店老板沟通,给他提一些建议?要求语言连贯、得体。100 字左右。

 

查看答案

阅读古诗文,完成下列小题

(一)《咏竹》

白居易

不用裁为呜凤管,不须截作钓鱼竿。

千花百草凋零后,留向纷纷雪里看。

(二)养竹记

(唐)白居易

竹似贤,何哉?竹本固,固以树德;竹性直,直以立身;竹心空,空以体道;竹节贞, 贞以立志。夫如是,故君子人多树为庭实焉。贞元十九年春,居易以拔萃选及第,授校书郎, 始于长安求假居处,得常乐里故关相国私第之东亭而处之。明日,履及于亭之东南隅,见丛竹于斯,枝叶殄瘁,无声无色。询于关氏之老,则曰:此相国之手植者。自相国捐馆,他人假居,由是筐篚者斩焉,彗帚者刈焉,刑余之材,长无寻焉,数无百焉。居易惜其尝经长者之手,而见贱俗人之目,剪弃若是,本性犹存。乃除粪壤,疏其间,不终日而毕。于是, 日出有清阴,风来有清声。依依然,欣欣然,若有情于感遇也。

嗟乎!竹植物也,于人何有哉?以其有似于贤,而人爱惜之,封植之,况其真贤者乎? 然则竹之于草木,犹贤之于众庶。呜呼!竹不能自异,唯人异之。贤不能自异,唯用贤者异之。 故作《养竹记》书于亭之壁以贻其后之居斯者亦欲以闻于今之用贤者云。

(选自《四部丛刊·白氏长庆集》,略有删改)

(注释)①殄瘁:此指摧残。②筐篚:竹器,方形的叫“筐”,圆形的叫“篚”。③彗帚:扫帚。④寻:古代八尺为一寻。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竹本                国不以山溪之险

B. 终日而              众妙

C. 其有似于贤          中有足乐者

D. 其后之居斯者      尝余核舟一

2.用“/”给文中划线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故作《养竹记》书于亭之壁以贻其后之居斯者亦欲以闻于今之用贤者云。

3.将文中划线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明日,履及于亭之东南隅,见丛竹于斯。

(2)贤不能自异,唯用贤者异之。

4.有人说“不用裁为鸣凤管,不须截作钓鱼竿”中的两个“不”字很有表现力,谈谈你的理解。

5.诗文中的“竹”分别有什么特点?分别表达了白居易怎样的情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