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独裁 奠基 至死不懈 目不窥圆
B. 深宵 小楷 妇儒皆知 马革裹尸
C. 挚友 卓越 心不在焉 沥尽心血
D. 硕果 草率 不以为然 慷概淋漓
下列词语中括号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嗥(háo)呜 彷(páng)徨 仰慕(mù) 鲜(xīān)为人知
B. 赫(hè)然 衰(shuāi)微 迭(dié)起 气冲斗(dòu)牛
C. 高标(biāo) 校(xiào)对 调羹(gāng) 深恶(wù)痛绝
D. 抹(mǒ)杀 机杼(zhù) 澎湃(pài) 迥(jiǒng)乎不同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三个年轻人即将踏上生活之途。临行前,一位智者分别送给他们一面镜子。一个人每天照一次镜子,看看脸上有没有灰尘和污物,然后端盆热水,洗去征尘,容光焕发地继续上路;一个人每天照十次镜子,越照越躲在屋里不敢出门,生怕再沾染上灰尘;一个人十天也不照一次镜子,只顾埋头赶路,弄得灰头灰脸,没人愿意与他为伍。看来,“照镜子”大有深意
要求:(1)选准角度,明确立意,题目自拟。 (2)文体自选,诗歌除外。(3) 不少于600字 。(4)文中不得出现个人信息,如地名、校名、人名等。
在“学雷锋活动月”中,906 班深入学校周边大街小巷,开展“学雷锋志愿者”活动, 对周边路面、绿化带区域的烟头、果皮等进行了清理。志愿小组经过一家馄饨店门口时,发现他们家门口有好多烟头纸屑,门口连一个垃圾桶也没有。如果你是志愿者之一,针对这一现象,你可以怎样和馄饨店老板沟通,给他提一些建议?要求语言连贯、得体。100 字左右。
阅读古诗文,完成下列小题
(一)《咏竹》
白居易
不用裁为呜凤管,不须截作钓鱼竿。
千花百草凋零后,留向纷纷雪里看。
(二)养竹记
(唐)白居易
竹似贤,何哉?竹本固,固以树德;竹性直,直以立身;竹心空,空以体道;竹节贞, 贞以立志。夫如是,故君子人多树为庭实焉。贞元十九年春,居易以拔萃选及第,授校书郎, 始于长安求假居处,得常乐里故关相国私第之东亭而处之。明日,履及于亭之东南隅,见丛竹于斯,枝叶殄瘁①,无声无色。询于关氏之老,则曰:“此相国之手植者。自相国捐馆,他人假居,由是筐篚②者斩焉,彗帚③者刈焉,刑余之材,长无寻④焉,数无百焉。”居易惜其尝经长者之手,而见贱俗人之目,剪弃若是,本性犹存。乃除粪壤,疏其间,不终日而毕。于是, 日出有清阴,风来有清声。依依然,欣欣然,若有情于感遇也。
嗟乎!竹植物也,于人何有哉?以其有似于贤,而人爱惜之,封植之,况其真贤者乎? 然则竹之于草木,犹贤之于众庶。呜呼!竹不能自异,唯人异之。贤不能自异,唯用贤者异之。 故作《养竹记》书于亭之壁以贻其后之居斯者亦欲以闻于今之用贤者云。
(选自《四部丛刊·白氏长庆集》,略有删改)
(注释)①殄瘁:此指摧残。②筐篚:竹器,方形的叫“筐”,圆形的叫“篚”。③彗帚:扫帚。④寻:古代八尺为一寻。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竹本固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B. 终日而毕 众妙毕备
C. 以其有似于贤 以中有足乐者
D. 以贻其后之居斯者 尝贻余核舟一
2.用“/”给文中划线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故作《养竹记》书于亭之壁以贻其后之居斯者亦欲以闻于今之用贤者云。
3.将文中划线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明日,履及于亭之东南隅,见丛竹于斯。
(2)贤不能自异,唯用贤者异之。
4.有人说“不用裁为鸣凤管,不须截作钓鱼竿”中的两个“不”字很有表现力,谈谈你的理解。
5.诗文中的“竹”分别有什么特点?分别表达了白居易怎样的情感?
阅读下面的文章后,写成下列小题
熠熠发光的虚拟现实技术
刘露
2010 年上海世博会已在全球瞩目之中落下了帷幕,但是,“永不落幕”的网上世博会却依然吸引无数游客的眼球。世博史上首个“在线世博”成为中国举办世博会的一大创举,“在线世博”充分利用和借助 3D、虚拟现实和互联网技术将上海世博会的精彩内容以虚拟和现实相结合的方式呈现出来,打造出一个能够进行三维体验和互动交流的综合性网络平台,为世博会插上数字化的翅膀,使世博会得到更广泛的传播。上海世博会惟妙惟肖的网上展馆以及2.8 亿次的点击访问量,已经让虚拟现实技术展现出了巨大的吸引力。
虚拟现实是一种可以创建和体验虚拟世界的计算机系统。它充分利用计算机硬件与软件资源的集成技术,提供了一种实时的、三维的虚拟环境,使用者完全可以进入虚拟环境中, 观看计算机产生的虚拟世界,听到逼真的声音,在虚拟环境中交互操作,有真实感,可以讲话,甚至能够嗅到气味。
虚拟与现实两词具有相互矛盾的含义,把这两个词放在一起,似乎没有意义,但是科学技术的发展却赋予了它新的含义。
虚拟现实的关键技术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动态环境建模技术;2、实时三维图形生成技术;3、应用系统开发工具;4、系统集成技术。使用者不仅能够通过虚拟现实系统感受到在客观物理世界中所经历的“身临其境”的逼真性,而且能够突破空间、时间以及其他客观限制,感受到真实世界中无法亲身经历的体验。
现在虚拟现实技术已经和理论分析、科学实验一起,成为人类探索客观世界规律的三大手段。当人们需要构造当前不存在的环境(合理虚拟现实)、人类不可能达到的环境(夸张虚拟现实)或构造纯粹虚构的环境(虚幻虚拟现实)以取代需要耗资巨大的真实环境时,就可以利用虚拟现实技术。
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它始于军事和航空航天领域的需求——早在 20 世纪
70 年代,美国便开始将虚拟现实技术用于培训宇航员。随后,这种省钱、安全、有效的虚拟方法被推广到各行各业中。例如,克莱斯勒公司 1998 年初便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在设计某两种新型车上取得突破,首次使设计的新车直接从计算机屏幕投入生产线,也就是说完全省略了中间的试生产过程。
近年来,虚拟现实技术更是大步走进工业、建筑设计、教育培训、文化娱乐等各个方面, 逐渐改变着我们的生活。而在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领域,基于互联网的应用开始显现出前所未有的爆发力。
国内为数不少的数字科技馆、数字规划馆、数字博物馆都已经开始采用虚拟现实技术。馆内展品都经过虚拟现实技术得到了 1:1 的数码还原,供人们在网上“端详”、“赏玩”。
此外,根据国外媒体的报道,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采矿工程学系,还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开发出面向煤炭开采行业的培训系统,并为国外一些先进的采矿公司所使用。该系统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模拟出矿坑内常见问题,让矿工们针对自主逃生、倒班前矿车检查、危险预警、隔离程序、瓦斯管理、煤层自燃等各种环节进行训练,以此降低矿难造成的伤亡。该大学采矿工程学系教授罗伯特·路易斯说:“这个项目可以让人更深刻理解虚拟现实技术对人类的影响,它的作用远不只展示和娱乐。”
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领域日趋网络化、多元化,虚拟现实技术将与人类更加贴近,未来互联网的主角很有可能就是虚拟现实技术。
(选自《百科知识》,有删改)
1.文章开头为什么从 2010 年上海世博会写起?
2.用文中的话来回答,虚拟现实系统给人“身临其境”的逼真性是怎样的一种情形?
3.从文中看,什么时候可以利用虚拟现实技术?
4.文末举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应用虚拟现实技术一例,为了说明什么问题?
5.发挥想象,简要描述一下虚拟现实技术在旅游景区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