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古文阅读 (甲)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

古文阅读

(甲)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滁州之西南,泉水之涯,欧阳公作州之二年,构亭曰“丰乐”,自为记,以见其名义。既又直丰乐之东几百步,得山之高,构亭曰“醒心”,使巩记之。

凡公与州之宾客者游焉,则必即丰乐以饮。或醉且劳矣,则必即醒心而望,以见夫群山之相环,云烟之相滋,旷野之无穷,草树众而泉石嘉,使目新乎其所睹,耳新乎其所闻,则其心洒然而醒,更欲久而忘归也。故即其所以然而为名,取韩子退之《北湖》之诗云。噫!其可谓善取乐于山泉之间,而名之以见其实,又善者矣。

(节选自曾巩《醒心亭记》)

注:①作州:指欧阳修担任滁州知州。②直:径直。③即:到。④即:根据。⑤韩子退之:指韩愈,字退之。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游人而禽鸟乐也

②而不知太守之其乐也 

③泉水之

即其事之所以然而为名

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②或醉且劳矣,则必即醒心而望。

3.结合全文及欧阳修的个人经历,你能从中领会出哪些“乐”,请概括说明。

 

1.① 离开 ② 以……为乐 ③水边 ④所以 2.①醉了能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用文章来记述这件乐事的人,是太守。 ②(他)有时喝醉了或劳累了,就一定要登上醒心亭眺望。 3.与民同乐的政治胸襟;醉情山水的快乐;不以贬谪为意,泰然处之的乐观精神。 【解析】 乙文参考译文:在滁州的西南方,泉水的旁边,欧阳修出任知州的第二年,建筑凉亭叫"丰乐亭",自己写了一篇《丰乐亭记》,来说明丰乐亭名称的由来。之后又径直在丰乐亭往东几百步,找到山势高的地方,建筑凉亭叫“醒心亭”,并且请我为它写一篇记事。只要欧阳修和宾客来游玩,一定会到丰乐亭饮酒。有人喝醉并且劳累了,就一定会到醒心亭观望风景,看到群山环绕,白云山岚水气滋生蔓延,一望无际的旷野,花草树木茂盛,山泉岩石秀丽,让他们眼睛所看到的、耳朵所听到的都有清新的感觉,他们的心也因惊奇而醒来,甚至久留而忘了回去。……而一座山的角落、一池泉水的旁边,难道是欧阳公的快乐吗?这其实是欧阳修用来在这里寄寓他的理想呀。 1.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能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即可。涉及的词语都是常见的文言实词。解答时要联系上下文,根据语境做出判断。“去”,离开;“涯”,水边。 2.要求学生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如判断句、倒装句(宾语前置、状语后置)、被动句、反问句等。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义为辅。重点字词:“述”记述;“或”,有时;“则”,就。 3.要求学生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分析概括即可。结合“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可得出:与民同乐的政治胸襟;结合“见夫群山之相环,云烟之相滋,旷野之无穷,草树众而泉石嘉,使目新乎其所睹,耳新乎其所闻,则其心洒然而醒,更欲久而忘归也”得出:醉情山水的快乐;结合“其可谓善取乐于山泉之间,而名之以见其实,又善者矣。”得出:不以贬谪为意,泰然处之的乐观精神。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春思

贾至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

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

(注)①贾至:唐代洛阳人。这首诗是他在被贬为岳州司马时所写。②历乱:烂漫。

1.本诗前两句景物的描写,体现出春天什么特点?

2.赏析“春日偏能惹恨长”中“惹”字的妙处。

 

查看答案

综合性学习。

材料一 央视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成为观众津津乐道的话题,没有大牌明星,只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中学生;没有歌声呼喊声,只有安安静静的书写。节目自开播以来,全国刮起了一股汉字听写风潮,催生了一批“听写族”。

材料二 2018年,央视推出了大型文化节目《经典咏流传》,节目一开播就得到了观众好评。此节目将古典诗词与流行音乐完美结合,带领观众在众多歌手的演绎中领略诗词之美、音乐之美和文化之美。

材料三 中国首档中文诗词记忆闯关节目《中华好诗词》在河北卫视华丽亮相,接力《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为观众继续烹调这场越炒越热的中华文化盛宴。

(1)从以上材料中你探究出怎样的信息?

(2)某班将于本周举行“走进传统文化”的主题班会,假如你是该班学生,请为这个活动拟写一个宣传标语,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方法。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

A,为了生活,

在她流尽了她的乳汁之后,

她就开始用抱过我的两臂劳动了;

她含着笑,洗着我们的衣服,

她含着笑,提着菜篮到村边的结冰的池塘去,

她含着笑,切着冰屑悉索的萝卜,

她含着笑,用手掏着猪吃的麦糟,

她含着笑,扇着炖肉的炉子的火,

她含着笑,背了团箕到广场上去,

晒好那些大豆和小麦,

A,为了生活,

在她流尽了她的乳液之后,

她就用抱过我的两臂,劳动了。

上文选自现代诗《____________》,文中A是作者的保姆,称呼她为_________。选文中内容展现了她___________________高尚品质,“我”即指作者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填空。

①《沁园春  雪》中想象雪后晴空娇艳之美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此事古难全”中“此事”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借用典故表达了诗人因世事变迁而产生惆怅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李白的《行路难》(其一)中表达了诗人积极乐观情怀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衔远山,吞长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查看答案

填在横线上的句子排列顺序最恰当的—项是(   )

—个真正的读者应具备基本的判断力和鉴赏力,能够辨识一本书的优劣,本能地拒斥劣书,倾心好书。   一旦你的灵魂足够丰富和深刻,你就会发现,你已经上升到了一种高度,不能容忍那些贫乏和浅薄的书了。

(1)当然,灵魂的品质是可以不断提高的,读好书也是提高的途径,二者之间有一种良性循环的关系。

(2)只要坚持这个标准,灵魂的品质对书的判断力就自然会同步得到提高。

(3)这种能力部分地来自阅读经验,但更多地源自一个人灵魂的品质。

(4)重要的是一开始就给自己确立一个标准,每读一本书,一定要在精神上有收获,能够开启你的心智。

A. (1)(3)(4)(2)    B. (2)(1)(4)(3)

C. (2)(4)(3)(1)    D. (3)(1)(4)(2)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