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文学作品阅读。 打眼 玩古玩,一辈子没打过眼的人很少,但李真的师父老何算一个。 ...

文学作品阅读。

打眼

玩古玩,一辈子没打过眼的人很少,但李真的师父老何算一个。

老郭和老何多年前本是朋友,但后来因为是同行,成了冤家。

不久前,老郭突然就倒了。究其原因,都是因为一幅字画。

年前,老郭举债以三百万的价格买了一幅明朝钱塘大画家戴文进的《风雨归舟图》。图到手,联系了买家之后,买家请来权威的专家一鉴定,确认是赝品,拱手而去。老郭,深受刺激,就倒了。

墻倒众人推,老郭被骗的消息一传出来,要债的人都找到医院里了。

这一切,老何当然都看在眼里。老何叫来李真,让他去一趟医院。

李真奇怪,问为什么?

老何沉吟:“老郭还是有些眼力的,你去和他商量一下,《风雨归舟图》还卖不卖?如果卖,拿来给我看一下。”

李真来到病房,说明来意。老郭权衡之后,答应了。

老何看过了画,大喜。说,权威专家也打眼了。说完,让李真去找老郭谈价。

老郭说,我认栽,二百万。

老何得到消息,一笑,以他现在的情况,还有资格讲价?最多八十万。

这八十万,可算救了老郭。

老何拿到画后,小心地盖上自己的收藏印章。将画小心地保存了起来。

李真看着不露声色的老何,心想,高明啊,师父这才是真的捡漏啊。

过了没多久,李真在参加一次交流画展的时候,看见了那幅《风雨归舟图》,上面有师父的收藏印,一边却标着大大的“赝品”二字。

李真问老何:“师父,您这次真的打眼了,因为你也起了贪念。”

老何摇头否认:“我没有打眼。”李真再问,老何笑而不答。

1.阅读小说要注意把握情节和人物。通读全文,完成下面的对话。

小古:小小说讲究简洁,这是老何和老郭的事,没有李真这个形象,故事也合理。

小玩:我不同意,李真这个人在小说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从情节上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塑造老何这个形象看,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这句话中的两个“小心”有什么表达效果?

老何拿到画后,小心地盖上自己的收藏印章。将画小心地保存了起来。

3.读完全文,你觉得老何和老郭到底是朋友还是冤家,请结合相关情节简述。

4.“打眼”和“捡漏”是在古玩行里的一组反义词。“打眼”是指买东西没看出毛病,上了当。“捡漏”就是用很便宜的价钱买到很值钱的古玩,而且卖家往往是不知情的。有人说本文的标题用 “捡漏”更好,你觉得呢?

 

1. (1)李真是线索人物,帮老何要画,传递消息,又是他最后发现盖有师傅私印的画是赝品,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突出了主题。 (2)老何为了既帮助老郭又保护了老郭的自尊心,李真是老何的徒弟,他都不懂师傅的用意,突出了老何的高明和善良。 2. 连用两个“小心”,写出了老何对这幅画的态度极为认真,让李真误认为此画是真迹。体现老何的善良和高明,同时也与后文李真误以为师傅打眼相照应。 3. 是朋友。多年前两人是朋友,因为同行成冤家,说明本来就有情谊。老何在老郭陷入低谷的时候,用购买的方式暗中帮了老郭,实是大情谊。 4. “打眼”为题新颖别致,吸引读者兴趣。小说围绕“打眼”展开故事情节,老郭打眼买了赝品,李真以为师傅打眼买下了赝品。小说开头说老何从未打眼,但为了老郭他却甘愿背上此名,用这样的方式既帮助了老郭又保护了他的自尊。用打眼为题,突出了老何的善解人意和高明。 【解析】 1.通篇阅读,分出层次,梳理情节,全盘把握,根据题干要求找出事件的中心内容,找到关键情节分析,然后用自己的语言简洁概括。一空,要求从情节上看人物的作用。从帮老何要画、传递消息、发现盖有师傅私印的画是赝品等几件事来看,李真是线索人物,故事情节的发展是靠他来推动,所以不能说“没有李真这个形象,故事也合理”。二空,要求从塑造老何这个形象的角度看李真的作用。李真是老何的徒弟,他都不懂师傅帮助老郭又要保护老郭的自尊心的用意,所以这是从侧面突出了老何的高明和善良。这是用次要人物来烘托主要人物的写作技巧。 2.考查词语的表现力。“小心地盖上自己的收藏印章”“将画小心地保存了起来”连用了两个“小心”,从内容上说:写出了老何对这幅画的态度极为认真,让李真误认为此画是真迹。这样很好地刻画了老何的善良和高明的形象。从结构上讲:与后文李真误以为师傅打眼相照应。 一定要结合上下文来理解。 3.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答此题首先要读懂上下文的情节内容,进而把握文章的中心,这样才能确保答案的准确无误。老何和老郭是朋友而非冤家。因为同行成冤家,就说明本来就有情谊。最重要的是老何在老郭陷入低谷的时候,用购买的方式暗中帮了老郭,这更说明老何是老郭的好朋友,只有朋友才能在危难之时挺身相助。 4.考查标题的作用。把握好文章的内容和中心后作答。“打眼”是指买东西没看出毛病,上了当。小说中老郭打眼买了赝品,李真以为师傅打眼买下了赝品。老何是用打眼的方式帮助了老郭,同时保护了老郭的自尊。所以说小说是围绕“打眼”展开故事情节的。用打眼为题,突出了老何的善解人意和高明的形象特点。另外,此标题新颖别致,能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鲍鹏山评说《水浒》时的一段话,参考鲁达的示例,请你选择林冲或武松,结合人物经历加以具体阐述。

“鲁达登场,作者描写的是他的品性,鲁达是圣人。

林冲登场,作者描写的是他的性格,林冲是凡人。

武松登场,作者描写的是他的武艺,武松是神人。”    

——鲍鹏山

(示例)鲁达,金圣叹曾用四个“遇”字评价鲁达:“遇酒便吃,遇事便做,遇弱便扶,遇硬便打。”“遇弱便扶,遇强便打”,这是一般人难以企及的境界。为素不相识的金翠莲,他挺身而出,仗义施援,三拳打死镇关西,被官府追捕,在五台山削发为僧;在野猪林救了林冲得罪了高俅,被迫在二龙山落草。鲁达身处混乱复杂的社会,却能以“简单”的心地和方式立身行事,而且坚持到了最后。这是一种人生的大智慧,是他品性高贵的体现,真乃圣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选项中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以散文著称的八位文学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八人。

B. 谦称表示谦逊的态度,用于自称;敬称表示尊敬客气的态度,也叫“尊称”。如:“足下、先生、大人”是敬称:“愚、鄙、子”是谦称。

C. 古人把一夜分成五更,每更约两个小时。旧时每晚八时左右,打鼓报告初更开始。《湖心亭看雪》中“是日更定矣”,其中“更定”就是指这个时候。

D. 古代年龄称谓从小到大排序是:豆蔻、及笄、加冠、而立、不惑、知命、花甲、古稀、耄耋、期颐。

 

查看答案

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

(1)酒临风______

(2)颓然乎期间______

(3)太守______

(4)焉得有此人______

 

查看答案

古诗文名句默写。

(1)_______________,分外妖娆。

(2)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肯将衰朽惜残年。

(4)汉文有道恩犹薄,__________? 

(5)树绕村庄,水满陂塘。________,豪兴徜徉。

(6)_______________,到乡翻似烂柯人。

(7)古诗词中的月,仪态万千,摇曳多姿。它是苏轼对弟弟的美好祝愿“__________”;是杜甫战乱年代对家乡的思念“__________”;是温庭筠诗中晨起远行的清苦“_____________”;是李商隐笔下对着镜子孤影自怜的相思之苦“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并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说理总是让人看到思考的力量,陶行知强调教育是创造,平凡单调不能创造,只是懒惰者之____A.dùn   B.xún)词;毕淑敏自省,为自己的精神修建小屋,____A.shèng     B.chéng)放爱恨、事业和自身;顾颉刚告诫我们要保有怀疑的态度,不能____守前人的旧说;鲁迅先生说中国人没有失掉自信力,因为有一大批社会“脊梁”在前____后继地战斗。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