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折腰 红装素裹 竟争 衣衫褴褛
B. 威仪 瞬息万变 雾蔼 巧言另色
C. 攀援 稍逊风骚 悖谬 前扑后继
D. 糟蹋 拭目以待 诓骗 毋庸赘言
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
A. 狡黠(xiá) 篡改(cuàn) 脂粉(zhī) 袒护(tǎn)
B. 慨叹(kǎi) 濒临(bīn) 抖擞(sǒu) 拮据(jū)
C. 倦怠(dài) 赎罪(shú) 愤懑(mǎn) 哄笑(hōng)
D. 污蔑(miè) 烦琐(suǒ) 抹杀(mǒ) 覆辙(zhé)
请任选一题作文。
⑴题目:那年夏天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⑵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画家林风眠曾把艺术家比作蝴蝶。他说:“起初,它是一条蠕动的毛虫。为了能飞起来,它先结一个茧,把自己禁闭在内,化作蛹而彻底变形。最终,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它得从茧中挣脱出来,才能自由地翱翔于空中。茧子即是艺术家在早期必须刻苦学习的技法和接受的教育。”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什么联想或感悟?请任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小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请描述“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所展现的画面。
2.请简析“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所表达的情感。
阅读下列两则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乙)修放逐流离,至于再三,志气自若也。方贬夷陵时,无以自遣,因取旧案反复观之,见其枉直乖错不可胜数,于是仰天叹曰:“以荒远小邑,且如此,天下固可知。”自尔,遇事不敢忽也。
学者求见,所与言,未尝及文章,惟谈史事,谓文章止于润身,政事可以及物。凡历数郡,不见治迹,不求声誉,宽简而不扰,故所至民便之。
(节选自《宋史·欧阳修传》)
(注释)物:自己以外的人。此处指群众的利益。 宽简:宽松简易。 便:安逸、安适。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往来而不绝者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B. 临溪而渔 执策而临之
C. 射者中,弈者胜 予观夫巴陵胜状
D. 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似与游者相乐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2)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3.甲文作者描绘了“滁人”跟随太守出游的欢乐场景,请分析他们“从太守游而乐”的原因。
4.结合语段甲乙,说说欧阳修具有怎样的从政思想。
阅读下列文段,完成小题
换位思考
①我有一位在医院当院长的朋友,最近去趟银行办事,饱受排队之苦还不算,因银行等候大厅座位不够,干站了近半小时,心情非常压抑。回来后,他马上增加医院的收费窗口,在病人候诊的地方增加座位,大家纷纷为此举点赞叫好。
②我的这位院长朋友之所以会这样做,我认为是换位思考后的结果。他受银行办事的遭遇启发,想到患者就诊排队等候之苦,于是马上改善服务条件, 为广大患者做了一件大实事。看来,生活中学会换位思考,是十分必要的。
③其实,换位思考是一种美德。大凡经常换位思考、时时处处替人着想的人,都是心胸开阔、与人为善的人,这种人往往人缘很好,德高望重。在一次饭局上,一位老友谈起了他的父亲,谈到二十多年前的旧事。那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取重点大学,这在当时当地是一件非常轰动的事情,按风俗要大摆酒席庆祝一番,然而他父亲却不同意摆酒,他母亲及众多亲朋多次相劝,他父亲却坚决不松口。他父亲的理由是,同屋的两位考生这次高考都考得不好,全家人都处在伤痛之中,如再大摆酒席的话,势必会刺激邻家使他们更加不好受。他当时很不理解父亲的决定,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渐渐感受到父亲设身处地为人着想的品德,终于明白了父亲为何在村里有那么高的威望。
④换位思考也是一种智慧。生活在这个社会上,我们经常遇到要说服他人的时候,怎样才能使对方接受我们的观点呢?这不仅需要艺术,更需要智慧,而用换位思考的方式往往能收到奇妙的效果。大家颇为熟悉的《触龙说赵太后》便是经典之作。战国时期,秦国趁赵国政权交替之机,大举攻赵,并占领赵国三座城市。赵国不得不向齐国求援,而齐国一定要赵太后的小儿子长安君为人质,才肯出兵。赵太后溺爱长安君却执意不肯,并扬言对进谏者格杀勿论。面对国家危急的形势,左师臣触龙冒着生命危险,在与赵太后谈家常事缓和她的情绪后,以派长安君做人质是“让他为国家立功,增加长安君的威望”为理由,终于让赵太后下决心送长安君当人质,从而解救了国家,留下了美谈。触龙之所以能说服赵太后,就是运用换位思考,站在赵太后和长安君的立场上陈利弊,使赵太后明白了“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的道理,让她的爱子出质于齐而换取救兵。触龙的这种智慧,千百年来令人赞叹不已,世人均为触龙善于做思想工作的才能大表敬仰。
⑤换位思考更是一味良药。前些年,我托平时关系不错的校长帮我亲戚的小孩调整班级,我这位校长朋友说为不影响教学秩序,开学时他已宣布任何人不准调班,所以他不能帮这个忙。我说这不是你一句话的事吗?他说这事虽小但影响大局。尽管我说尽好话,他就是不松口。当时我对他意见很大,认为关系这么好连这点小忙也不肯帮,于是再也不跟他交往。后来他似乎察觉到了我的不满,于是请我吃饭再次向我解释,并问我假如你在我这个位置你会怎么做?我听后马上转念一想,自己当校长也不可能这么做,这样做一是会失信于民而影响威信,二是开了这个口,往往人家有样学样,最终影响教学秩序。经这么一换位思考,我很快理解了他的苦衷,反而觉得自己太自私了!站在别人的立场上思考问题,不仅可以改善和拉近人与人之间关系,更主要的是能理解对方的行为,对人就不会苛求,容易产生宽容的心理,从而打开自己心中的死结,使自己释怀。
⑥在工作和生活中,我们不妨多作换位思考。这样,你的心胸就会更加开阔,你的人际关系会变得好。
1.请写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2.请分析第①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3.第④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其作用是什么?
4.请写出文章第③段的论证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