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走一步再走一步
①时间在慢慢地过去。影子在慢慢拉长,太阳已经没在西边低矮的树梢下,夜幕开始隆临。周围一片寂静,我趴在岩石上,神情恍惚,害怕和疲劳已经让我麻木。我一动也不动,甚至无法思考怎样下去,安全地回家。
②暮色中,第一颗星星出现在天空中,悬崖下面的地面开始变得模糊。不过,树林中闪烁着一道手电筒发出的光,然后我听到杰里和爸爸的喊声。爸爸!但是他能做什么?他是个粗壮的中年人,他爬不上来。即使他爬上来了,又能怎样?
③爸爸远远地站在悬崖脚下,这样才能看见我。他用手电筒照着我,然后喊道:“现在,下来。”他用非常正常、安慰的口吻说道:“要吃晚饭了。”
④“我不行!我会掉下去的!我会摔死的!”我大哭着说。
⑤“你能爬上去,你就能下来,我会给你照亮。”
⑥“不,我不行!太远了,太困难了!我做不到!”我怒吼着。
⑦“听我说,”爸爸继续说,“不要想有多远,有多因难,你需要想的是迈一小步,这个你能做到。看着手电光指的地方,看到那块石头没有?”光柱游走,指着岩脊下面的一块突出的石头。“看到了吗?”他大声问道。
⑧我慢慢地挪动了一下。“看到了。”我回答。
⑨“好的,现在转过身去,然后用左脚踩住那块石头。这就是你要做的。它就在你下面一点。你能做到。不要担心接下来的事情,也不要往下看,先走好第一步。相信我。”
⑩这看起来我能做到。我往后移动了一下,用左脚小心翼翼地感觉着岩石,然后找到了。“很好。”爸爸喊道,“现在,往右边下面一点,那儿有另外一个落脚点,就几英寸远。移动你的右脚,慢慢地往下。这就是你要做的。只要想着接下来的这步,不要想别的。”我照做了。“好了,现在松开左手,然后抓住后面的小树干,就在边上,看我手电照的地方,这就是你要做的。”再一次,我做到了。
就这样,一次一步,一次换一个地方落脚,按照他说的往下爬,爸爸强调每次我只需要做一个简单的动作,从来不让我有机会停下来思考下面的路还很长,他一直在告诉我,接下来要做的事情我能做。
突然,我向下迈出了最后一步,然后踩到了底部凌乱的岩石,扑进了爸爸强壮的臂弯里,物噎了一下,然后令人惊讶的是,我有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和类似骄傲的感觉。
此后,在我生命中有很多时刻,面对一个遥不可及的目标,或者一个令人畏惧的情境,当我感到惊慌失措时,我都能够轻松应付--因为我回想起了很久以前悬崖上的那,我提醒自己不要看下面遥远的岩石,而是注意相对轻松、客易的第一小步,迈出一小步、再一小步,就这样体会每一步带来的成就感,直到达成自己的目标。这个时候,再回头看,就会对自己走过的这段漫漫长路感到惊讶和骄傲。
1.请结合选段内容,概括文中“我”的心理变化过程。
2.从描写的内容看,第①段画线句属于哪种描写?有何作用?
3.请结合选文内容,谈谈你对第①3段画线句的理解。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完成相关题目。
《国内中学生网络交友调查报告》 显示: 在有网友的中学生中, 超过四成的人认为正常的生活已经受到了网友的影响。 还有41%的人直言不讳地说, 所交的网友对他们现学习和生活有负面影响。
(1)以上材料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
(2)下面是一段关于交友的话, 请将空缺处内容补写完整, 注意语意连贯。
交友之道的关键是择友。 从古至今, 为人称颂的择友之道是“慢热型” 居多“慢热型”,往往是先淡后浓, _______ ,先疏后亲。初次见面就亲热得不得了,真朋友, 很可能是遇上了 “见面熟”。 这种 “见面熟” 式的朋友, 当你遇到挫折, 甚深渊时, 他的双手未必来拉你一把, 当你一帆风顺, 甚至得意忘形时,______ 。要慎重择友。
(3)参照示例,仿写两句话。
示例:良友是一本书,通过他可以打开整个世界。
①良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良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两句,如三句皆答,按前两句判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不舍昼夜。《论语·子罕》
②水何澹澹,______________。曹操《观沧海》
③不知何处吹芦管,__________________。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2)请在刘禹锡的 《秋词》 和陆游的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中任选一首, 在上写出题目再默写全诗。
下面关于《朝花夕拾》和《西游记》的说法有误的一项
A. 《朝花夕拾》文字简洁舒缓, 充满温情童趣, 又兼有有趣的议论、犀利的批判和对人情世故的洞察。
B. 在《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五猖会》《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鲁迅都对自己的童年生活有所叙述。
C. 《西游记》 中石猴觅得水帘洞, 众猴讲信义拥戴他为王, 这一情节印证了 “神魔皆有人情, 精魅亦通世故”。
D. 《西游记》中牛魔王据守火云洞,欲食唐僧肉。悟空抵不过三昧真火,请来菩萨降妖, 牛魔王被降伏, 做了善财童子。
对下面这首诗歌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
峨眉山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A. 诗歌描写舟行途中的景色,写出诗人月夜行船的独特体验,抒发依依惜别的无限情思。
B. 诗歌构思精巧, 连用五个地名巧妙点出行程, 时间与空间的跨度达到了驰骋自由的境地。
C. 诗歌用词准确,“入”和“流”从仰视角度写出月映清江的美景,还暗点秋夜行船之事。
D. 诗歌中山,月、江水等景致的融合变幻,衬托出诗人即将离开故乡外出闯荡时的复杂情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 完成小题 。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
夫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 , 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 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
A. 非宁静无以致远 远: 远大目标
B. 淫慢则不能励精 励: 振奋
C. 险躁则不能治性 治: 治理
D.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去:消失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之”相同的一项( )
例句:夫君子之行
A. 有闻而传之者
B. 择其善者而从之
C.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D. 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3.对文章划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非学无以广才 , 非志无以成学 。
A. 不学习就无法广揽人才 , 没有志向就无法成就学生 。
B. 除非学习才能增长才干 , 除非有志向才能使学习有所成就 。
C. 除非学习才能广揽人才 , 除非有志向才能成就学生 。
D. 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 , 没有志向就无法使学习有所成就 。
4.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
A. 本文是诸葛亮写给儿子的一封信, 他告诫儿子,成才需要立志,修身,学习,惜时。
B. 诺葛亮未从正面劝导儿子, 他 总是从正面对儿才世行对城, 强调了修身养德的重要性。
C. 本文在语言表达上多用双重杏定句, 強烈地表达丁诸葛亮对儿子的无限期望。
D. “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 是本文论述的观点, 也是诸葛亮一生不懈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