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矩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1.下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首联融情入景,两个“难”概括万千内容,渲染了凄婉忧伤的离别氛围。

B. 颔联两个比喻新颖贴切,意义双关,形象鲜明,感人至深,表明相思之切,爱情之深。

C. “云鬓改”摹容貌,“月光寒”写心境,全从对方虚拟设想。笔法曲折,设想奇丽。

D. 尾联连用典故寄托宽慰和希望:两人一别,近在咫尺,沟通信息的机会多得很。

2.谈谈你对“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矩成灰泪始干”这一名句古今传诵原因的理解。

 

1. D 2. 这里的“丝”与思念的“思”谐音,以巧妙自然的双关、浅显通俗的比喻描写至死不渝的爱情,语言巧妙多姿,今天常用来赞颂无私奉献的品质,因而古今传诵。 【解析】 1.试题分析:诗歌的尾联的意思是:对方的住处就在不远的蓬莱山,却无路可通,可望而不可及,希望有青鸟一样的使者殷勤地为我去探看情人。所以,D项中的“两人一别,近在咫尺,沟通信息的机会多得很”的理解是错误的。故答案为D。 2.试题分析:考查对名句的赏析。“春蚕到死丝方尽”的意思是:自己对于对方的思念,如同春蚕吐丝,到死方休。又用“蜡炬成灰泪始干”比喻自己为不能相聚而痛苦,无尽无休,仿佛蜡泪直到蜡烛烧成了灰方始流尽一样,思念不止。诗人将人的眷恋感情同春蚕吐丝绵绵不尽进行相关联想,推移到人的感情之生死不渝,使这一形象具有了多种比喻的意义。据此,诗句以巧妙自然的双关、浅显通俗的比喻讴歌至死不渝的爱情的同时,又用来赞颂无私奉献的品质。因而古今传诵。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句运用的描写方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只见那汉子头戴一顶范阳毡笠,上撒着一把红缨;穿一领白缎子征衫,系一条纵线练,青白间道行缠,抓着裤子口,獐皮袜,带毛牛膀靴。(外貌描写)

B. 杨志也把朴刀插在地上,自去一边树下坐了歇凉。(动作描写)

C. 范进道:“岳父见教的是。”(语言描写)

D. 两个虞候口里不道,肚中寻思:“这厮不值得便骂人。”(语言描写)

 

查看答案

下面语句排序正确的是(    )

泛读是一种很有用的快速阅读方法。在一定时间内要阅读大量的书却无眼细读时,可用泛读法;         

①泛读可以使我们增长知识,扩大知识面。

②要想拥有广博的知识,请学会泛读吧。

③阅读与自己的学业联系不太紧密但又有一定帮助的书时,可用泛读法。

A. ③②①    B. ①③②    C. ②①③    D. ③①②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预计到2022年,我国的博物馆数量将超过八千座以上。

B. 导致青少年营养不良的原因主要是偏食挑食、吃零食过多、过多节食造成的。

C. 市卫生监督部门加大了对市场上牛肉的抽样检测,防止不合格牛肉重现百姓餐桌。

D. 最近,《百家讲坛》播出的《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引起热议,节目不仅激发了观众兴趣,还将总书记所用典故深入浅出的表现出来。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彬彬有礼    大发雷庭    随心所欲    一意孤行

B. 自吹自擂    娇揉造作    附庯风雅    扭扭捏捏

C. 絮絮叨叨    随机应变    怀古伤今    自欺欺人

D. 漠不关心    唯唯连声    婉蜓起伏    半响工夫

 

查看答案

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是(    )

A. huǐ)     巾(guān)    惊hái)    前后继(

B. 桥(zhàn)    环chú)     席(yàn)   占鹊巢(jiū

C. 下()     褛(jiān)     守()    自惭形huì

D. 杂(chān)    养(huàn)    深dài)    山肴野yáo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