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箪食壶浆 混水摸鱼 无动于衷 茅舍顿开...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箪食壶浆 混水摸鱼 无动于衷 茅舍顿开

B. 狗血喷头 尖嘴猴腮 面如冠玉 谨具贺仪

C. 不义之才 奸臣窃命 鬼谜心窍 万贯家私

D. 思贤如喝 如雷贯耳 人杰地灵 不由分说

 

B 【解析】 关于字形,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辨析字形既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也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B项正确。ACD三项修改为:A.浑水摸鱼 茅塞顿开;C.不义之财 鬼迷心窍 ;D.思贤如渴。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辩(chén)  计(jiào)  地(rèn)  不人事(shěng)

B. 公(zhāi门(yuán气(ōu喏连声(nuò)

C. 公(xiàng) 刀()   病(zhuō) 面面厮()

D. 噪(guō幸(xiáo怒(chēn) 凶神恶(shà)

 

查看答案

(题文)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完成作文。

(1)以“唱给    的赞歌”为题目作文。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和师生姓名;④字迹清晰,卷面整洁。

(2)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

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陶渊明

苟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胡居仁

要求:①依据材料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②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和师生姓名;③字迹清晰,卷面整洁。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悦。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 《唐雎不辱使命》节选

[]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士以故归之,而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嗟乎!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岂足以言得士?不然,擅齐之强,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尚何取鸡鸣狗盗之力哉?夫鸡鸣狗盗之出其门,此士之所以不至也。

——读《孟尝君传》

[注] ①赖:依仗,依靠。②虎豹:像虎豹一样的。③特:只、仅仅。④雄:首领。⑤南面而制秦:南面称王制服秦国。⑥所以:……的原因。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请广于君                              (2)臣未闻也 

(3)祲降于天                            (4)长跪而之曰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今吾十倍之地,请广于君/ 士故归之

B. 受地于先王守之/学不思则罔

C. 聂政刺韩傀也/夫鸡鸣狗盗出其门

D. 安陵君许寡人/鸣之而不能通

3.翻译下列句子。

(1)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

(2)夫鸡鸣狗盗之出其门,此士之所以不至也。

4.结合甲、乙两文,谈谈你对“士”的理解。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小题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乙)董仲舒,广川人也。以治春秋,孝景时为博士。下帷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受业,或莫见其面,盖三年董仲舒不观于舍园,其精如此。进退容止,非礼不行,学士皆师尊之。  

(选自《汉书·董仲舒传》)

[注]①久次:入学的先后顺序。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

(1)录毕,送之

(2)先达德隆

(3)莫见其面

(4)其如此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2)进退容止,非礼不行,学士皆师尊之。

3.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解释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序,文体名,一般陈述创作主旨、创作经过等;赠序一般是亲友远行时所作,内容多是一些安慰、勉励的话。

B. 宋濂二十岁之后更加仰慕圣贤之道,向有学问的前辈请教,有时遇到前辈的训斥或提问,一句话都不敢答复。

C. 从(乙)文来看,董仲舒年轻时就潜心研究《春秋》,后人将《春秋》与《诗经》《尚书》《礼记》《大学》合称“五经”。

D. 董仲舒研究学问非常痴迷,三年都无心观赏花园里的风景,他在室内挂上帘子读文章,任何人都见不到他 。

4.文中宋濂和董仲舒的求学经历给了我们哪些启示?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小题。

(甲)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令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乙)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然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 

(选自《礼记·檀弓》)

1.解释下列句中的字。

(1)蹴尔而与之    蹴:  

(2)所识穷乏者我与   得:

(3)以待饿者之    食:

(4)右饮    执: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一箪食一豆羮,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2)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

3.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甲)文作者的观点。(不得超出20字)

4.用(甲)文中的句子慨括(乙)文,并把它摘录在下面。

5.从表达方式上看,(甲)文侧重_______,乙)文侧重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