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小题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乙)董仲舒,广川人也。以治春秋,孝景时为博士。下帷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受业,或莫见其面,盖三年董仲舒不观于舍园,其精如此。进退容止,非礼不行,学士皆师尊之。
(选自《汉书·董仲舒传》)
[注]①久次:入学的先后顺序。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
(1)录毕,走送之
(2)先达德隆望尊
(3)或莫见其面
(4)其精如此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2)进退容止,非礼不行,学士皆师尊之。
3.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解释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序,文体名,一般陈述创作主旨、创作经过等;赠序一般是亲友远行时所作,内容多是一些安慰、勉励的话。
B. 宋濂二十岁之后更加仰慕圣贤之道,向有学问的前辈请教,有时遇到前辈的训斥或提问,一句话都不敢答复。
C. 从(乙)文来看,董仲舒年轻时就潜心研究《春秋》,后人将《春秋》与《诗经》《尚书》《礼记》《大学》合称“五经”。
D. 董仲舒研究学问非常痴迷,三年都无心观赏花园里的风景,他在室内挂上帘子读文章,任何人都见不到他 。
4.文中宋濂和董仲舒的求学经历给了我们哪些启示?
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小题。
(甲)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令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乙)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然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
(选自《礼记·檀弓》)
1.解释下列句中的字。
(1)蹴尔而与之 蹴:
(2)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得:
(3)以待饿者食之 食:
(4)右执饮 执: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一箪食一豆羮,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2)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
3.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甲)文作者的观点。(不得超出20字)
4.用(甲)文中的句子慨括(乙)文,并把它摘录在下面。
5.从表达方式上看,(甲)文侧重_______,乙)文侧重_______。
为传承民族文化,学校决定开展“诵读经典,传承传统”的活动,请你按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1)(诵读经典)假如你是本次活动的支持人,请你设计一下这次比赛活动的开幕词。
(2)(活动经典)毕业在即,请你仿照示例,从下列名句中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句写在送给班长的贺卡上,并根据所选的名句写出你的祝福。
示例:会当凌绝顶,一览纵山小;愿你勇攀人生的高峰,去领略世界的魅力和壮阔。
A.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B.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C.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3)(传统节气)下列两幅对联分别写的是二十四节气中的那个节气?请你从备选答案中选出相应的节气填在横线上。
①闻得春雷动,只是一声,虫醒桃开莺恰恰
说来地气苏,正逢二月,牛耕日暖雨微微
②昼夜等长,旧巢又是栖玄鸟
寒暑渐易,新柳皆来扭绿腰
备选答案:立春 雨水 惊蛰 春分 白露 秋分
(4)(推荐经典)你校将向来访的美国交流生赠送国学经典,请你从《论语》《唐诗三百首》《西游记》三部作品中任选一部,拟写一句推荐语。
根据提示默写。
(1)羌管悠悠霜满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范中淹《渔家傲∙秋思》)
(2)醉里挑灯看剑,____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3)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怜白发生!(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4)为篱下黄花开遍,___________________。 (秋瑾《满江红》)
(5)英雄末路当磨折,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青衫湿!(秋瑾《满江红》)
(6)《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表现词人希望得到进行重用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运用典故表现战争激烈场面的句子是: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鱼我所欲也》选 自<孟子.告子上》。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人,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
B.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自《宋濂全集》,作者宋濂是元末明初文学家。《送东阳马生序》是一篇序言。
C. 《渔家傲.秋思》的作者是范仲淹,字希文,谥文正,亦称范履霜,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思想家。
D. 孟子告诉人们,在面临各种各样的抉择时,应把正义放在首位,发人深思。
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优厚的俸禄如果不辨别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它,那么,优厚的俸禄对我有什么益处呢?)
B. 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我特地将自己求学的艰难告诉他。)
C. 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 虽然这样,但是,接受的封地是从先王那里,愿意始终守护它,不敢轻易交换! )
D.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如果有才能、有胆识的人真的发怒,,就要让两个人的尸体倒下,血流五步远,全国人民都要穿丧服,今天就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