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林冲叫扶上车子,便差三阮,杜迁、宋万先回山寨。其余十五个头领在寨中商议:“今番晁天王哥哥下山,不想遭这一场,正应了风折认旗之兆。我等只可收兵回去,这曾头市急切不能取得。”。
(1)文中说“遭这一场”指的是什么事情?
(2)下面哪一个情节导致林冲最终走上了反抗道路,请选择并说明理由。
A.豹子头误入白虎堂 B.陆虞候火烧草料场 C.林冲棒打洪教头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豁然堂记
徐渭
越中山之大者,若禹穴、香炉、蛾眉、秦望之属,以十数,而小者至不可计。至于湖,则总之称鉴湖,而支流之别出者,益不可胜计矣。郡城隍祠,在卧龙山之臂,其西有堂,当湖山环会处。语其似,大约缭青萦白,髻峙带澄。而近俯雉堞①,远闻村落。烟云雪月之变,倏忽于昏旦。数十百里间,巨丽纤华,无不毕集人衿带上。于是登斯堂,不问其人,即有外感中攻,抑郁无聊之事,每一流瞩,烦虑顿消。独规制无法,四蒙以辟,西面凿牖②,仅容两躯。客主座必东,而既背湖山,起座一观,还则随失。是为坐斥③旷明,而自取晦塞。予病④其然,悉取西南牖之,直辟其东一面,令客座东而西向,倚案以临即湖山,终席不去。而后向之所云诸景,若舍塞而就旷,却晦而即明。工既讫,拟其名,以为莫"豁然"宜。
既名矣,复思其义曰:"嗟乎,人之心一耳。当其为私所障时,仅仅知我有七尺躯,即同室之亲,痛痒当前,而盲然若一无所见者,此不犹向之湖山,虽近在目前而蒙耶?及其所障既撤,即四海之疏,痛痒未必当吾前也,而燦然若无一而不婴⑤于吾之见者,此不犹今之湖山,虽远在百里,而通以牖者耶?由此观之,其豁与不豁,一间耳。”
注释:①雉堞:泛指城墙。②牖:窗户。③斥:放弃。④病:不满。⑤婴:萦绕,羁绊。
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益不可胜计矣(益,更加)
B. 予病其然(然,这样)
C. 若舍塞而就旷(塞,要塞)
D. 及其所障既彻(及,等到)
2.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工既讫,拟其名,以为莫“豁然”宜。
(2)此不犹向之湖山,虽近在目前而蒙耶?。
3.作者由改建“豁然堂”引发了怎样的感慨,概括作答。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送魏二
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1.诗歌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结合全诗分别概括实写和虚写的内容。
2.结合诗句,简要分析第二句“凉”字好在哪里?
请以“圈”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要有真情实感;(2)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3)不少于600字;(4)不得抄袭、套作;(5)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学问之趣味
梁启超
①学问的趣味,是怎么一回事呢?这句话我不能回答。凡趣味总要自己领略,自己未曾领略得到时,旁人没有法子告诉你。我这题目“学问之趣味”,并不是要说学问如何的有趣味,只是要说如何尝得学问的趣味。
②趣味主义最重要的条件是“无所为而为”,凡有所为而为的事,都是以别一件事为目的的,而以这一件事为手段的。为达到目的,勉强用手段;目的达到时,手段便抛却。例如学生为毕业证书而做学问,著作家为版权而做学问,这种做法,便是有所为;有所为虽然有时也可以是引起趣味的一种方法,但到了趣味真发生时,必定要和“所为者”脱离关系。小孩子为什么游戏?为游戏而游戏,游戏便有趣。为体操分数而游戏,游戏便无趣了。
③凡人类的本能,只要那部分搁久了不用,他便会麻木,会生锈。十年不跑路,两条腿一定会废了;每天跑一小时,跑上几个月后,一天不跑,腿便发痒。人类是理性的动物,“学问欲”原是固有本能的一种,只怕你出了学校便和学问告辞,把所有掌管学问的器官一起打入冷宫,把学问的胃口弄坏了,便是山珍海味摆在面前也不愿意动筷子,所以我劝你每日除本业正当劳作之外,最少总要腾出一小时研究你所嗜好的学问。
④趣味总是慢慢的来,越引越多,像那吃甘蔗,越往下才越得好处。趣味总是藏在深处,你想到它,便要深入下去。只要肯一层一层地往里面追,我保证你一定被它引到“欲罢不能”的地步。
⑤趣味就像电,越摩擦越多。所以常要依赖别人的帮助。一个人总要有几位共事的朋友,同时还要有几位共学的朋友。只要彼此都有研究精神,我便和他共同研究。我和他常常在一块,便不知不觉地把彼此趣味都摩擦出来了。有了一两位这样的朋友,便算人生一大幸福,我想只要你肯找,定会找得出来。
⑥唉,世上人多么可怜啊!这种不假外求,不会蚀本,不会出毛病的趣味世界,竟没有几个人肯来享受!我不忍一人独享,特地恭恭敬敬的来告诉诸君,诸君或者会欣然采纳吧!
(有删改)
1.本文标题是“学问之趣味”,论述的论题是什么?
2.本文的论证结构是“总分式”,在分论部分,作者围绕论题,提出了哪几点意见?请概括作答。
3.下面这句话可以放在选文第几段的结尾?请结合文意说明理由。
如同孔子在《论语·述而》中所说:“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篇名句。
(1)补写出下列名篇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的两句)
①一上高楼万里愁,__________。(许浑《咸阳楼东城》)
②__________,万古惟留楚客悲。(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③__________,拔剑四顾心茫然。(李白《行路难》)
(2)请在李商隐的《无题》和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任选一首,在答题卡上写出题目再默写全诗。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