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学习。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人生在世,离不开朋友。然而大千世界,鱼龙混杂,友分益损。古人这样告诫我们:“匹夫不可慎其友”,可见,如何正确认识和选择朋友,是十分重要的人生课题。为引导同学们正确交友,你所在班级正在举行以“朋友自远方来”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1)开学时,教师把你安排与林芳同桌,你很想与她交朋友。于是你主动地走到她的面前说:_________
(2)与名人为友。请从名著《西游记》里“猪八戒、孙悟空”中挑选一个交朋友,仿照示例,写出理由,不超过50字。
示例:曹操,我心中的英雄。《三国演义》中,尽管他多疑妒杀了杨修,但我却敬佩他官渡之战中以少胜多的才略。
(3)交友启示。材料一和材料二都是古人结交朋友的事迹,说说你从中受到了哪些启发?
材料一:东汉时,管宁与华歆为同窗好友。有一天,两人同在园中锄草 ,发现地里有块金子,管宁对金子视如瓦片,挥锄不止,而华歆则拾起 金子放在一旁。又一次,两人同席读书,有达官显贵乘车路过,管宁不受干扰,读书如故,而华歆却出门观看,羡慕不已。管宁见华歆与自己并非真正志同道合,便割席分坐。自此以后,再也不以华歆为友。
材料二:北宋的范仲淹因主张改革,惹怒了朝廷,被贬去颍州。当范仲淹卷起铺盖离京时,一些平日与他往来甚密的官员,生怕被说成是朋党,纷纷避而远之。有个叫王质的官员则不然,他正生病在家,闻讯后, 立即抱病前去,大摇大摆地将范仲淹一直送到城门外。对范仲淹来说,谁是真朋友,谁是假朋友,此时此刻,也就一清二楚了。
名著阅读
行者认得他是妖精,更不理论,举棒照头便打。那怪见棍子起时,依然抖擞,又出化了元神,脱真儿去了,把个假尸首又打死在山路之下。唐僧一见,惊下马来,睡在路旁,更无二话,只是把《紧箍儿咒》颠倒足足念了二十遍。可怜把个行者头,勒得似个亚腰儿葫芦,十分疼痛难忍,滚将来哀告道:“师父莫念了!有甚话说了罢!”唐僧道:“有甚话说!出家人耳听善言,不堕地狱。我这般劝化你,你怎么只是行凶?把平人打死一个,又打死一个,此是何说?”行者道:“他是妖精。”唐僧道:“这个猴子胡说!就有这许多妖怪!你是个无心向善之辈,有意作恶之人,你去罢!”
(1)选文出自古典名著《___________》,作者是明朝小说家____________。
(2)选文是这部作品中我们非常熟悉的一个故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3)唐僧为什么要念紧箍咒?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自古逢秋悲寂寥,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孔子关于学习与思考辩证关系的论述语句:“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随君直到夜郎西。
(4)《次北固山下》中点明昼夜春冬交替规律的哲理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何当共剪西窗烛,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语境,仿照前两句,将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一朵鲜花点缀不出绚丽的春天,一个音符谱写不了动人的乐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有万众一心,群策群力,才能建设好我们的家园。
下面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大家认为他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表示赞成。
B. 在外漂泊十多年的他见到亲人时终于忍俊不禁,留下了辛酸的眼泪。
C. 老师语重心长地给我讲了沉迷网络的害处,列举了许多同学因上网而荒废学业的例子。
D. 晚会结束前,她献上了一曲《烛光里的妈妈》,唱得栩栩如生。
下面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散文——鲁迅--《朝花夕拾》
B. 《天上的街市》——诗歌——郭沫若——《郭沫若全集》
C. 《金色花》———诗歌——泰戈尔——印度
D. 《杞人忧天》———寓言——列子——《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