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通过济南市各学校假期课程的开发,使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得到满足。
B. 这次校园篮球比赛的获胜,将决定我们队能否进入决赛阶段。
C. 汲取作品的魅力并探求其文学养分,是纪念金庸先生最有意义的方式。
D. 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党引领人民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的奋斗赞歌。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演讲比赛中,他引经据典,夸夸其谈,最终夺得第一名。
B. 每年趵突泉灯会都会引来络绎不绝的游人。
C. 郭老师的课惟妙惟肖,赢得了全班同学的热烈的掌声。
D. 春节联欢晚会上,演员们的表演逗得观众忍俊不禁地大笑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秀颀 中轴线 重峦叠章 春寒料峭
B. 提跋 记传体 自出心裁 巧妙绝伦
C. 擅长 明信片 再接再厉 不折不挠
D. 宣嚣 顶梁柱 笔耕不辍 旁逸斜出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洗涤(tiáo) 顾忌(jì) 踌躇(chú) 摩肩接踵(zhǒng)
B. 吆喝(yāo) 濒临(bīn) 遏制(yè) 生机盎然(àng)
C. 冗长(rǒng) 诏书(zhào) 蔓延(màn) 恹恹欲睡(yàn)
D. 斟酌(zhēn) 考订(dìng) 纤弱(xiān) 殚精竭虑(dān)
作文
站点,既是匆匆而过的栖息处,也是暂时的落脚点;既是旧行程的终点,又是新行程的起点……人生就是这样,一个又一个的站点组成了一个人生命的完整链条。
以上文字给你什么联想或感悟,请以“每个站点都有风景”为题,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要求:确定立意;符合文体;不要套作、抄袭;不少于600字。
父亲数钱
李书霞
①每个月父亲发饷的那天,家里就像过节一样,洋溢着欢乐的气氛。
②父亲踏进家门时,晚饭都已经准备好了。父亲坐下来,先不动筷子,而是伸手去怀里,掏出今天的工资,他将几张薄薄的钞票捏在手里,抖上两抖,把食指和拇指伸到嘴边,哈一哈气,开始一张张地数。当时的钱,最大面额是十块,主要是五块、两块和一块的,还有角币和分币。工资虽少,但细细地数起来,仍然要花费两三分钟。父亲数毕,报出数目,递给母亲。母亲笑眯眯地接了,走进卧房,把钱锁进一个隐秘的柜子里。她坐回饭桌旁,对着我们两个小人儿说:“存着,给你们交学费。”
③我早就按捺不住激动的尽情,抢过酒壶,给父亲的杯子里,倒上满满一杯酒。父亲笑眯眯地摸摸我的脑袋,左手端起酒杯,右手拿起筷子,对着桌上的回锅肉,点上几点,得到开饭的信号,我们欢喜雀跃,急不可耐地夹菜刨饭、大快朵颐。
④几年后,全家人围着爸爸数钱的乐趣,被工资打卡剥夺了。不过,父亲最近又开始数钱。
⑤去年,父亲得了脑梗,治疗了半年,虽然康复了,但左手左脚仍不灵便。原本爱说爱笑的父亲也变成了一个木讷的老头子,不开口说话,问话也不回。精神的沉沦加速了健康的恶化,他整日蜷在沙发上,基本活动都取消了,右腿的肌肉也开始萎缩。我们对此焦虑万分,却束手无策。
⑥还是母亲有办法,她将买菜的零钱整理起来,央求父亲:“你帮我数数,有多少钱。”
⑦父亲坐在沙发上,抬起浑浊的眼睛,茫然地望了一会儿母亲,不吭声,伸出右手去拿钱,准备开数。
⑧“左手数。”母亲叮嘱道。
⑨父亲转头望向窗外,迟疑了一下,顺从地换了左手。他笨拙地将钞票一张张拿过来,把毛票归一类,块票归一类,姿势又吃力又别扭。数完以后,母亲问他:“多少钱?”
⑩“没记住。”父亲难为情地扯了下嘴角,算是回应。
⑾“再数数。”
⑿父亲又数一次,数过三四次,方才报出钱的数目。
⒀整理菜钱这件小事,令他的眼神重新活泛起来。一段时间后,父亲精神明显好了很多。他又主动揽下一项任务:拣谷粒。每天上午,父亲就戴上老花镜,坐在沙发上,慢慢把米粒中的谷粒选出来。隔三差五,又把母亲“不小心”弄混的黑豆和绿豆分开。
⒁父亲和母亲心照不宣地玩着“数钱、选豆”的游戏,三个月后,父亲能独自站立了。一段时间后,他开始练习走路。刚开始,只能扶着沙发走;慢慢地,可以拄着拐杖走几步了;现在,活动空间更大了。两个老人家,又能一起到小区里散步了。
⒁父亲数钱,两种姿态,每一种姿态里,都饱含着父母相伴相携的情分。
1.选文第②段画线部分,主要运用了哪种描写方法?有何效果?
2.选文第④段画线部分在结构上有何作用?请具体分析。
3.选文第⒀段中画线部分“不小心”三个字有何深意?请结合语境具体分析。
4.选文结尾说:“父亲数钱,两种姿态,每一种姿态里,都饱含着父母相伴相携的情分。”请你分别说说两种姿态里饱含着怎样的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