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拓展训练 片片蝶衣生 镯耳 ①那日闲暇,独自一人到鼓浪屿游走。挨挨挤挤的游客们,...

拓展训练

片片蝶衣生

镯耳

①那日闲暇,独自一人到鼓浪屿游走。挨挨挤挤的游客们,成群结队涌向琴岛。耳畔不是那些错乱的碎步之音,便是天南海北的吆喝声。我在嘈杂之中,内心焦躁而又不安。

②走着走着,前方万绿丛中现出几抹蓝色。那是一片花木丛,繁茂的花枝上缀满蓝色的小花儿,花瓣娇小并不起眼,如果不是花开得很多,我或许真的会忽略它们。可我到底还是厌倦了嘈杂的人群,被那一抹微蓝所吸引。

③移步花丛中,仔细瞧去,蓝色的花容宛如蝴蝶仙子一般,让人一眼惊艳。时值冬季,它们的四片花瓣成对绽开,恰如一群翩翩起舞的蓝蝴蝶,生动,活泼。微风拂来,它们的翅膀随风颤动,飘来幽幽的香气,沁人心脾。微风吹动蓝色的花朵,花朵起伏,与那身披蓝衫的蝴蝶别无两样。

④借助手机搜索,原来此花实名正是蓝蝴蝶。我惊叹于造物主的神奇,将这样一朵小花装扮得如此美丽。它那对生的叶子,平展两侧对称盛开的花瓣,还有那如蝴蝶触角一般细长的雄蕊,无不娇美可人。在这个微寒的南国之冬,这蝴蝶花,静守一处,花非花,蝶非蝶,宛若一群蝴蝶仙子,着一身微蓝的薄衫,是那样的惹人怜惜!

⑤我在这片篮色的花海中徘徊,想起杜甫那首《江畔独步寻花》,想起眷恋芬芳的花间彰蝶,想起自由自在的欢啼黄莺。杜甫在饱经离乱之后,择一西郊草堂为安身之所,他在春暖花开时节,独自在江畔散步赏花,不正是源于他对生活的知足与热爱吗?

⑥眼前的这片蝴蝶花,生在鼓浪屿这片少人踏足的草地上,将点点微蓝开放在绿丛中。它们没有娇艳灿烂的三角梅那般耀眼夺目,也没有悬挂在枝头的曼陀罗那般高高在上,不似红粉的合欢那般寓意高雅,更不像月季那般千娇百媚。它们生来便如蝴蝶一般,长在花丛里,飞在绿叶间,在湿润的草地上,片片蝶衣生。

⑦我常常想,这世间的花不也和寻常的人一样吗?人有人性,花有花性。有的人生来不甘,总不愿栖息于荒芜之地,纵有迁徒,也难逃“枯萎”的命运;有的人知足惜福,不攀不比,即便生长在乡野间,也是一身正气。好比这蓝蝴蝶,它形貌小巧,生长于潮湿的山坡草地之中。它不俗不媚,凭一身高洁之色来示人,在一片淡然的幽香之中静默绽放。

⑧夕阳西下,通往码头的行人越来越多,我流连在这片花丛中,为邂逅此花而欣然。它们清婉的姿容,密密丛丛的风韵,将永远盛开在我的梦里。

(选自《厦门日报》副刊,有删改)

1.依据文章第②③段的内容,概括作者笔下蓝蝴蝶花的特点。

2.文中画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方法?结合文章内锌,具体分析其表达作用。

这蝴蝶花,静守一处,花非花,蝶非蝶,宛若一群蝴蝶仙子,着一身微蓝的薄衫,是那样的惹人怜惜!

3.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 在鼓浪屿游走时,作者因邂逅美丽的蓝蝴蝶花,内心由焦躁不安变得欣然。

B. 在蓝色的花海中徘徊,想起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作者感受到诗人对生活的知足与热爱。

C. 第⑥段中,作者用三角梅、曼陀罗、合欢、月季与蓝蝴蝶花做对比,突山了蓝蝴蝶花的雍容华贵。

D. 第⑦段描写蓝蝴蝶花不俗不媚,在淡然的幽香中静默绽放,是为了表达对即使生长在乡野间,依然知足惜福、一身正气之人的赞赏。

E. 文章综合运用记叙、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表达了对蓝蝴蝶花美丽却安于平凡的惋惜之情。

4.简要分析文章最后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1.花瓣娇小不起眼;蓝色的花容让人惊艳;花瓣成对绽开,如起舞的蝴蝶;散发幽幽的香气,沁人心脾。 2.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描绘出蓝蝴蝶花清婉美丽的花容,表达了作者对蓝蝴蝶花浓浓的怜爱之情。 3.CE 4.结构上,照应开头并总结全文:内容上,升华主旨,表达了对美丽的蓝蝴蝶花不俗不媚、一身正气的美好品质的赞赏和追求。 【解析】 1.试题分析:考查对文中重要信息的提取。通读文章第②③段,整体把握,然后根据提干要求提取关键句作答即可。如可提取“花瓣娇小并不起眼”“蓝色的花容宛如蝴蝶仙子一般,让人一眼惊艳”“它们的四片花瓣成对绽开”“恰如一群翩翩起舞的蓝蝴蝶”“微风拂来,它们的翅膀随风颤动,飘来幽幽的香气,沁人心脾”等句作为答案。 2.试题分析:赏析文句。此题比较容易,因为题干已经给出了分析方向,即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分析作答。“宛若一群蝴蝶仙子,着一身微蓝的薄衫”运用了典型的比喻和女人修辞手法。答作用时除了答出生动形象地描写出蓝蝴蝶花的状态外,还要答出作者对花的情感。 3.试题分析:考查对文章的内容的理解。C项“突出了蓝蝴蝶花的雍容华贵”错。应该是突出了蓝蝴蝶花的朴实、平凡、默默无闻、不张扬的品格。E项“惋惜之情”错。本文表达的是对美丽的蓝蝴蝶花不俗不媚、一身正气的美好品质的赞赏和追求。 4.试题分析:考查语段的作用,要考虑到语段在文章位置上的意义。语段正好是文章的结尾,所以在结构上就有收束全文,照应开头的作用;在内容上有点明主旨的作用。要把表现的文章中心答出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小题。

谓侍臣曰:“吾闻西域贾胡得美珠,剖身以藏之,有诸?”侍臣曰:“有之。”上曰:“人皆知彼之爱珠而不爱其身也。吏受赇法,与帝王徇奢欲而亡国者,何以异于彼胡之可笑邪!”魏征曰:“昔鲁哀公谓孔子曰:‘人有好忘者,徙宅而忘其妻。’孔子曰:‘又有甚者,桀、纣乃忘其身。’亦犹是也。”上曰:“然。朕与公辈戮力相辅,庶免为人所笑也。”

(节选自《资治通鉴》)

(注释)①上:指唐太宗。②贾(gǔ)胡:胡商。③赇(qiú):贿赂。④抵:触犯。⑤徇:顺从。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1)上侍臣曰 

(2)戮力相辅

2.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人皆知彼之爱珠而不爱其身也。

3.在君臣的对话中,唐太宗提出的警示有哪些?用自己的话简述。

 

查看答案

阅读纳兰容若的这首词,完成下列各题。

木叶纷纷归路,残月晓风何处。

消息半浮沈,今夜相思几许。

秋雨,秋雨,一半西风吹去。

【注释】浮沈:即“浮沉”。意谓消息隔绝。

1.这首词的词牌名是(        )

A. 忆江南    B. 如梦令    C. 天净沙    D. 沁园春

2.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填空。

那儿只剩下我一个人,战场上的胜利者。这是我经历过的最艰苦的一次战斗,也是我获得的第一次胜利。我在布洛克尔赫斯特先生站过的地毯上站了一会儿,享受着我那种胜利者的孤独感。起初,我暗自微笑,觉得高兴;可是就像我的加速的脉搏跳动一样,这阵猛烈的欢乐急剧地减退了。

(节选自《简·爱》)

文中“最艰苦的一次战斗”是指______________。表现了“我”______________的性格特点。

 

查看答案

名句默写。

(1)《出师表》中表明诸葛亮临危受命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释了自己对同舍生的豪华生活毫不艳羡的原因。

(3)“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表达了诗人李白对朋友的依依不舍之情与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查看答案

下列对有关文化和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古人用“阴”“阳”表示方位。山的南面和江河的北面叫作“阴”,山的北面和江河的南面叫作“阳”。

B. “四书”“五经”是儒家经典。“四书”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

C. 《儒林外史》是我国清代一部长篇讽刺小说,主要描写封建社会后期知识分子及官的活动和精神面貌。

D. 《格列佛游记》的作者是英国18世纪前期最优秀的讽刺作家和政论家乔纳森,斯威夫特。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