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下列对有关文化和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古人用“阴”“阳”表示方...

下列对有关文化和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古人用“阴”“阳”表示方位。山的南面和江河的北面叫作“阴”,山的北面和江河的南面叫作“阳”。

B. “四书”“五经”是儒家经典。“四书”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

C. 《儒林外史》是我国清代一部长篇讽刺小说,主要描写封建社会后期知识分子及官的活动和精神面貌。

D. 《格列佛游记》的作者是英国18世纪前期最优秀的讽刺作家和政论家乔纳森,斯威夫特。

 

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学常识的把握,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回顾所读文章的相关情节,根据问题作答即可。A项表述不正确,山的北面或水的南面叫阴,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叫阳。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项判断与分析中,错误的一项是(  )

A. “长妈妈,已经说,是一个一向带领着我的女工,说得阔气一点,就是我的保姆。”这句话中加点的词依次为助词、副词、形容词、名词。

B. “一带一路”“人物描写”“精力充沛”“吃了三碗”依次是并列短语、偏正短语、主谓短语、动宾短语。

C. “以古代丝绸之路兴盛时期的中国汉唐建筑特色为设计灵感的雁栖湖国际会议中心,如同一只展开双翅的鸿雁”这个句子的主干是“雁栖湖国际会议中心如同鸿雁”。

D. “敬字为古圣贤教人做人最简易、直捷的法门,可惜被后来有些人说得太精微,倒变得不适实用了。”这个二重复句的第一重是因果关系。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 凭借深厚的诗词功底和稳定的竞技状态,快递小哥雷海音夺得2017年《中国诗词大会》年度总决赛的冠军,令人叹为观止

B. 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华文明,中国书法承载着新时代的文化使命与担当,任重道远

C. 任何新生事物的诞生都将带来正反两方面的影响,我们在大力发展人工智能的同时,也应未雨绸缪,最大限度地减少其可能带来的安全隐患。

D. 博山焦裕禄纪念馆的墙上悬挂着习近平总书记写的《念奴娇·追思焦裕禄》,其中“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一句具有振聋发聩的力量。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答题。

①2018年,海南一跃成为全球最大的自贸区(港),万众zhǔ(      )目。②作为最新设立也是前景最为广阔的自贸区(港),海南有着巨大的优势。③首先,海南的地理位置      (A.独树一帜 B.得天独厚)。④从亚洲范围来看,海南位于东亚和东南亚的中心位置,是泛南海合作的中心,海上丝绸之路的关键节点。⑤其次,海南的土地面积最大,即使与新加坡和迪拜等老牌国际知名自贸港相比,未来海南也毫不逊色。⑥再者,海南是      (A.驰名中外   B.超凡脱俗)的国际旅游岛,环境优美,是(       )嵌在中国浩(       ) 南海上的一颗明珠。⑦海南空气清新,散发着醉人 的芬芳;阳光明媚,绽放着火一般的热情               。⑧非常适合居住、 度假和开展商贸活动。⑨建立自贸区(港),必将使海南飞速发展 mǐ(        )全球。

(1)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zhǔ____目  ____  浩____ 风 mǐ____

(2)结合语境选择恰当的成语,将字母序号填在相应的位置上___________

(3)语段中的第______句运用了______的说明方法,作用是______

(4)仿照画线句,再补写一个句子,使之与前两句构成一组排比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写作: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其一。

(1)材料:

童年会消逝,但纯真让童心永驻;亲人会远离,但思念让亲情长存;朋友会久别,但真诚让友情不老……

请将下面的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文章。不少于600字。

题目:__  __   长久。

要求:可以表现家庭生活,抒写亲情;可以表现校园生活,表达对学校的热爱的情感,对老师和同学的留恋之情;可以表现个人生活,表达对知识、读书、理想、追求的思考和感悟等。

(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繁华大街上,随处可见“××美容院”。人们往往只关心外在的美丽,而忽略内心的美容。不要只注重外表美容,多给自己的心灵美容。你会发现,外在美只能取悦人的眼睛,而内在美却能感染到人的内心!!请记住那句熠熠生辉的名言,“人不因为美丽而可爱,而因可爱而美丽”。

请以“给心灵美容”为题目,写一篇600字至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

 

查看答案

文言文对比阅读:完成小题    

[甲]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乙]昨游江上,见修竹数千株,其中有茅屋,有棋声,有茶烟飘扬而出,心窃乐之。次日过访其家,静坐久之。从竹缝中向外而窥,见青山江帆,苇洲耕犁,有二小儿戏于沙上,犬立岸傍,如相守者,直是山水大师画意,悬挂于竹枝竹叶间也。由外望内,是一种境地;由中望外,又是一种境地。予以为,学者诚能八面玲珑,千古文章之道,不出于是,岂独画乎?

[注]八面玲珑,原指屋子四面八方敞亮通明,此指多角度思考或欣赏。

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

①有亭翼然于泉上   ___________    ②醉翁之不在酒   ___________

③心窃之           ___________    ④学者能八面玲珑___________

2.下列语句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A. 林壑尤/美

B. 作亭/者谁

C. 饮少辄/醉

D. 昨/游江上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次日过访其家,静坐久之。

4.读懂山水:山水风光,移步换景。乙段作者“由中望外”欣赏到怎样的美景?(用原文作答)

5.山水风光,寄情寓理。甲、乙两段借山水各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联系文段谈谈。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