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议论文阅读:完成小题 从历史中学什么 (1)历史是一株古树,斑驳中隐含着清晰地年...

议论文阅读:完成小题    

从历史中学什么

(1)历史是一株古树,斑驳中隐含着清晰地年轮;历史是一部旧书,久远中弥漫着醉人的馨香;历史是一位长者,沧桑中印记着丰富的过往。我们应该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历史,把握其精要,从中获得实实在在的教益。 

(2)学会一种思维——历史思维。人类历史长河漫漫,气象万千,如果不懂历史思维,不掌握科学的方法论,极有可能迷失在资料与细节的汪洋之中。因此,学习历史,首先学会运用历史思维,掌握历史的辩证法。历史思维主要包括三点:一是长时段的视域。观察问题,不能局限于一时一事,不能基于个别时段的历史现象,轻率作出长时段的历史结论。要坚持将研究对象置于较长的历史时期冷静观察、深入分析。二是整体的视域。不能见孤木以为森林,不能用局部的考察代替整体的把握,更不能用个别案例的结论代替对全局的认识。三是发展的眼光。不能把研究对象静止化,要善于从纷繁变幻的社会现象中探索变化原因、发现变化规律、把握变化本质。掌握了历史思维,做事就会着眼长远,不斤斤计较于一时得失;就会善谋全局、总揽八方,不因枝节失大体;就会因时应变,善于引领潮流,“不畏浮云遮望眼”。

(3)掌握一种本领——鉴古知今。人们记录历史,研究历史,绝非仅为发思古之幽情。司马迁说写史是“述往事,思来者”。他的《史记》令古今迷惘者悬崖勒马,迷途知返。“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学习历史,可了解治乱盛衰之源,通晓兴衰成败之道。以史为鉴,服务当前,以史经世。德国总统勃朗特在二战之后向犹太死难者的惊世一跪,不仅没有辱没他以及德意志民族的形象,反而使他的形象更加高大;相反,日本国家首脑参拜“靖国神社”,祭拜二战要犯,即便他们翻扣了历史这面镜子,但勃朗特这面镜子却折射出一部分日本人对待历史的态度。事实上,无论个人还是国家,我们都要从演变的历史中,从前人处理、应对的成败得失中,学到有益的东西。我们必须回望历史,审慎判定所处的时代方位。

(4)养成一种品格——砥砺气节。人类历史之河波澜壮阔、奔腾浩瀚,个人在其中不过是沧海一粟。一个真正懂得历史的人,不会过分在意一己荣辱得失,而更关心这条长河的未来走向。如古人所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抚今追昔,会感受到一股贯通古今、回荡于天地之间的浩然正气。学习历史可以使我们开阔胸怀,善于从历史因革损益中、从前人成败利钝中砥砺气节。中国历史具有教化功能,主张通过真实的记载弘扬道德、培育正气、警醒后人。我们应从前人立身行事、所言所行、身世沉浮中,定是非、辨善恶、明得失

(5)历史是一把严苛的标尺,度量分毫误差;历史又是一眼灵动的清泉,滋养贫瘠的心田。

1.选文的中心论点是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2)段的论证思路。

3.选文(3)段中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4.选出下列不适合充当选文道理论据的一项(     

A. 学史使人明智。——培根

B. 史以明善恶,示训诫。——王阳明

C. 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英雄。——毛泽东

D. 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它忠实记录下每一个国家走过的足迹,也给每一个国家未来的发展提供启示。——习近平

5.根据对选文(4)段中画线句的理解,说说你熟悉的一个历史人物对自己的影响。

 

1. 我们应该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历史,把握其精要,从文中获得实实在在的教益。 2. 首先提出分论点:要学会历史思维,接着分析要有历史思维的原因,然后从三方面阐释了历史思维的含义,最后总结掌握历史思维的意义 3. 对比论证和举例论证。列举了德国总理勃朗特惊世一跪和日本首脑参拜“靖国神社”的事例,并将两事例对比,表现了二者对待历史的不同态度;具体突出地证明了本段要掌握鉴古知今本领的观点,进而证明了本文的中心论点。 4. C 5. 示例:战乱中的杜甫,虽身处房漏无干处的境地,却想着要“大庇天下寒士”,使我深刻理解了何为博大的济世情怀。 【解析】 1.本题考查的是分析概括议论文的主要观点。“中心论点”是一篇议论文的灵魂,分析中心论点,可以从文章的标题、开头、结尾,有时也可以根据文章的内容概括。这篇文章开头将历史比作古树、旧书、长者,引出了中心论点“我们应该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历史,把握其精要,从中获得实实在在的教益”。 2.本题主要考查语段的论证思路,要抓住点明结构思路的语言标志。没有词语作为标志就要仔细阅读文章内容,读懂内容后用“首先……然后……接着……最后……”等术语作答。通读语段,这段首先提出本段的观点“学会历史思维”,接着分析了原因,然后阐述了什么是历史思维,最后指出掌握了历史思维的意义。这样使整个论证过程逻辑严密,条理清晰。使论证更加深刻,观点更加鲜明。 3.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辨析论证方法及其作用。解答此类题需要正确辨别论证方法,然后根据各种论证方法的答题格式,具体分析,进行解答。举了德国总理和日本首相的事例,是举例论证,这两个事例形成了正反对比,是对比论证;然后按照论证方法的作用答题模式解答,即有力地证明了语段的分论点(首句)“掌握一种本领——鉴古知今”。在答作用时一定要找到文段中的观点句或中心论点。论证方法就是为证明观点和中心论点服务的。 4.此题考查学生对论据的把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论据能够论证的观点,并且判断这个论点是否和本文的论点一致。C不适合充当选文道理论据。“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英雄” 这句话主要是论述了人民的重要性,与本文的论点“我们应该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历史,把握其精要,从中获得实实在在的教益”关系不大,所以不适合作论据。 5.此题考查学生的主观表达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结合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意思,结合生活实际来谈。要求:列举的历史人物恰当;并能够围绕“我们应从前人立身行事、所言所行、身世沉浮中,定是非、辨善恶、明得失”一句的内容谈该人物对自己的影响,语句简洁通顺。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选择性默写:《鱼我所欲也》的一箪食到乞人不屑也或《湖心亭看雪》第一部分“是日更定到舟中人两三粒而已”(任选其一)。

 

查看答案

古诗文默写

(1)露从今夜白,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蜡炬成灰泪始干

(3)千嶂里,____________

(4)溪云初起日沉阁,_____________

(5)苏轼在《江城子 密州出猎》一词中渴望得到朝廷再次重用的典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长沙过贾谊宅》诗中渲染出贾谊故宅萧条冷落之景,抒写出寂寞、怅惘的痛苦、无奈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语言运用

请根据下面图表完成下列各题。

河北省某心理教研室对某校109名初中生进行了心理健康状况调查,请结合调查表回答问题。

材料一:“父母对你的心理健康状况和学习成绩关心吗?”调查结果

材料二:“你觉得自己存在哪些心理倾向?”调查结果

(1)材料二反映的主要问题是:

(2)小强的母亲经常过问小强的学习,却从不关心他的心理健康问题,假如你是小强的同学,该如何劝说他的母亲改进自己的做法?

 

查看答案

古诗词的鉴赏: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可怜”是什么意思?

(2)“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蕴含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查看答案

下列对于名著《艾青诗选》和《水浒传》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发表《我爱这土地》这首诗时第一次署名“艾青”,这是他的成名作。

B. 绘画出生的艾青,在他的诗歌创作中还明显地表现出“诗中有画”的特点,诗作具有鲜明的色调,清晰的线条,素描一般的简练、凝重。

C. 我国古典名著《水浒传》写的是以宋江为首的梁山一百零八位好汉杀富济贫,造反起义的故事。在这些好汉中,有两位打虎英雄,在景阳冈打虎的是武松,在沂岭杀四虎的是李逵。

D. 《水浒传》鲜明地表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