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前一部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吊足了观众的胃口;今年4月18日,《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又与观众见面。请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舌尖2》总导演陈晓卿在摄制前提出了54条要求与建议,如“美食不是目的地,是邮发点”。因此,《舌尖2》收录了这样的故事,一对养蜂夫妇一年中300天带着帐篷奔走在路上赶花酿蜜,他们做着最甜也最苦的澄汁。摄制组跟拍了这对夫妇40天的旅途,从四川出发,越过秦岭,落脚甘肃。
(《新华每日电讯》2014年4月18日)
(材料二)《舌尖2》这部最初曾建议围绕“八大菜系”来做的纪录片,最终选择了以美食为由头评选故事的路径,以美食见人生,瘵美食寄托在人物的情感和故事当中,加上原本就有的精妙的纪录,磁性的解说和精彩的画面,因此《舌尖2》一搬上电视荧屏的餐桌就此起轰动。
(材料三)网民“@黛焉”:大概《舌尖1》的火热让制作团队压力太大,导致《舌尖2》过分追求所谓“背后的东西”,讲故事占据了80%,美食倒成了一闪而过的东西了!觉得“舌尖”还是带给“吃货”简单的满足和幸福更好。
1.依据材料说说《舌尖1》火热的主要原因。
2.依据材料说说《舌尖1》和《舌尖2》的相同之处。
3.很多网友评论《舌尖2》:“少了口水,没控制住潮水。”请依据材料,说说网友这样评论的原因。
古人云:“书,心画也。”这句话是说书法是人的心理描绘,是以线条来表现个人的精神境界。请在田字格中准确、规范、美观地抄写句子,借以展示你的精神风貌。
博 观 而 约 取 ,厚 积 而 薄 发 。
根据提示填空
(1)沉舟侧畔千帆过 ,_______________。
(2)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__________。
(3)停杯投箸不能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5)云横秦岭家何在?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人迹板桥霜。
(7)《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现在用来比喻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的客观规律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人们常用李商隐《无题》中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赞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崇高品质。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A.我国著名翻译家傅雷先生在《傅雷家书》中现身说法教导儿子,他希望儿子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B.《沁园春·雪》是一首写景抒怀之作,全词融写景、议论和抒情为一炉,气势恢宏,胸襟豪迈,颇能代表毛泽东诗词的豪放风格。
C.法国作家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选自他的短篇小说集《羊脂球》,作品通过叙述“我”一家人对于勒叔叔态度的不断变化,揭示了人们“嫌贫爱富”的变态心理。
D.鲁迅小说《故乡》选自《朝花夕拾》。作品里,回忆中的“故乡”充满童趣,现实中的“故乡”在生活的重压下,失去生计,而理想的“故乡”在探寻的朦胧中。
(2016年中考湖北十堰卷)将下列句子重新排序,顺序恰当的一项是( )
①舆论几乎一边倒地把今年冬天的极端天气归咎于全球变暖。
②因为早在人类出现之前,地球就出现过导致冰川大规模融化的全球变暖,而近年的气温上升很可能只是地球正常的周期性气候气变化的一个阶段。
③也有不少科学家认为,全球变暖对飓风、暖流、风暴、洪水及干旱等极端天气现象的作用被远远夸大了。
④气候变化在全球引起了激烈的争论。这些人认为,气候是复杂的地球整体变化过程中的一个方面,人类活动对其影响究竟能起到多大程度的作用尚无明确证据。
A. ④②①③⑤ B. ①③②④⑤ C. ①③④②⑤ D. ④①③⑤②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污蔑。
B.昨日,记者从省国土部门获悉,我省已全面启动今年灾害防治。
C.游览者必然也不会不忽略另外一点,就是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
D.能否彻底智力酒后驾车的乱象,关键在于有关部门严格执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