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小题。 女娲创造了人类之后,许多年来平静无事,人类一直过着快...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小题。

女娲创造了人类之后,许多年来平静无事,人类一直过着快乐的日子。

不料有一天,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不知道为了什么事,忽然打起仗来了。这一仗打得非常激烈,从天上一直打到人间,战争的结果,火神胜利了,水神失败了。

失败的水神共工,又羞又恼,觉得再也没有脸面活在世间了,就一头向不周山撞去。这一撞不打紧,他自己倒没有撞死去闯出了天大的祸事。

原来那不周山,本来是矗立在西北的一根撑天的柱子,经共工这么一撞,把撑天的柱子撞断了,大地的一角也被他碰坏了,世界因此发生了一场可怕的大灾难。

看吧,半边天空崩塌下来,天上露出了大窟窿,地面上也破裂成了纵一道横一道黑黝黝的深坑。山林烧起了熊熊大火,洪水从地底喷涌而来,波浪滔天,使大地成了海洋。同时,从燃着大火的山林里又窜出各种恶鸟猛兽,到处害人,人们已经无法生存下去了。

女娲看见她的孩子们受到这么可怕的大灾难,痛心极了,她没法处罚那个捣乱的共工,只得辛辛苦苦地修补残破的天地。

补天这工作真是巨大而艰难呀!可是人类的母亲女娲,为了她心爱的孩子们,一点也不怕艰难和困苦,独自勇敢担负起了这个重担。

她先在大江大河里挑选了许多五色石子,架起一把火,把这些石子熔炼成胶糊状的液体,再拿这些胶糊状的液体去把天上一个个窟窿都填补好。

她怕补好的天空再崩塌,便又杀了一只大乌龟,斩下它的四脚,用来立在大地的四方,代替天柱,把天空像帐篷似的撑起来。柱子很结实,天再没有崩塌下去的危险了。

那时,地上有一条凶恶的黑龙在作怪,女娲便去杀了这条黑龙,同时又赶走各种恶鸟猛兽,使人类不再受禽兽的伤害。

剩下来的只有洪水的祸患没有平息,女娲又把河边的芦草烧成灰,堆积起来,塞住了很大的洪水。

这时候,大地恢复了欣欣向荣的景象。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依着顺序循环,去了又来,该热就热,该冷就冷,一点也不出乱子,人类又能快乐地生活了。

1.这篇文章的体裁是__________,给文章拟一个标题:______________(不超过四个字)。

2.从文中看人类是_________创造的。从你学习的有关科学知识可知,人类是__________创造的。

3.天是谁弄破的?女娲是怎样补天的?

4.这段文章所写的内容是真实的吗?它反映了古代人民的什么愿望?表现了女娲什么样的精神品质?

 

1. 神话故事 女娲补天 2. 女娲 劳动 3. 水神共工。 她先在大江大河里挑选了许多五色石子,架起一把火,把这些石子熔炼成胶糊状的液体,再拿这些胶糊状的液体去把天上一个个窟窿都填补好。 4. 不是真实的。它反映了古代人民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愿望。表现了女娲无私奉献和勇猛无畏的精神。 【解析】 1.一空,考查文章的体裁。从文章塑造“女娲”这一神灵的形象上看,体裁即可推断为神话故事。神话故事是人类最早的幻想性口头散文作品。人类童年时期的产物,文学的先河。神话产生的基础是远古时代生产力水平低下和人们为争取生存、提高生产能力而产生的认识自然、支配自然的积极要求。二空,拟标题要注意题文一致;一语破的;简洁明快。同时注意题干的字数要求。 2.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一空,从第1段“女娲创造了人类之后,许多年来平静无事,人类一直过着快乐的日子”分析人类是女娲创造的。二空,人类所以从动物界分化出来,主要是由于劳动的结果——手足分工、手的改造、脑的发达、语言的出现等,都是与劳动分不开的;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中起着决定的作用。所以说人类是劳动创造的。 3.一问,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阅读第②③段,抓住有关语句回答即可。水神共工。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打仗,水神被打败,又羞又恼,觉得再也没有脸面活在世上,就一头撞向不周山,却把撑天的柱子给撞断了。二问,本题考查筛选有效信息的能力。文章第⑧段写了女娲补天的过程。她先挑选了许多五色石子,把这些石子熔炼成胶糊状的液体,再拿这些液体填补好天上的窟窿。 4.本题考查对神话的理解。一问与二问,神话是人们对自然及文化现象的理解与想象的故事,不是真实的,但它反映了人们的美好愿望。三问,本题考查人物的性格特点。要结合女娲为了人类能快乐地生活,消除灾患,做了许多巨大而艰难的工作来回答。女娲作为人类的母亲,心地善良,不怕艰难闲苦,勇于承担责任,也特别勇敢。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完成小题。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这篇文言文的作者是___________(朝代)的_______________

2.解释加点的词。

(1)俄而雪骤        (2)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3.从上文看,“儿女”的含义与今天的含义有什么区别?

4.文中的“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创设了怎样的一种家庭氛围?

5.兄妹两人一个把雪比作盐,一个把雪比作柳絮哪一个更好呢?说说你的理由?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小题。

秋词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1.第一、二两句表露了刘禹锡怎样的心境?是用什么手法表现的?

2.秋天可写的景物很多,刘禹锡在诗中为什么只写冲天而上的一鹤?有何深意?

 

查看答案

综合性学习。

阅读下面三句话,按要求回答问题。

①鲁迅先生说:“无论什么事,如果连续搜集材料,积之十年,总可以成为一个学者。”

②歌德在谈到积累材料时说:“我在这一点上就像一个人在年轻时积累了许多有价值的银币和铜币,年岁愈大,这些钱币的价值也愈高。到了最后,他年轻时的财产在他面前块块都变成了纯金。”

③一位历史学教授曾给学生讲:“如果你能收集两万张卡片,就可以在历史界成为权威。”

上面三句话既有共同点,又各有差异,请分别回答。

(1)三句话谈论的共同点是:

(2)鲁迅侧重的是:

(3)歌德侧重的是:

(4)历史学教授侧重的是:

 

查看答案

古诗文默写。

(1)语文从我身边轻轻走过,语文伴我走过古代,我和孔子对话“三军可夺帅也,_______________”明白了一个人应该坚定信念,矢志不渝;我读曹孟德的诗“_____________,若出其中;______________,若出其里”,领略了他的博大胸襟;我和王湾一起停泊在北固山下,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感受到乐观、积极向上的力量;从马致远的“夕阳西下,____________________”体悟到了天涯旅人的思乡情怀……

(2)语文伴我走进各位中外文学大师的心灵世界,我从鲁迅的《____________》了解到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心路历程;我读___________的“神魔小说”《___________ 》,被孙悟空的敢于挑战权威、忠诚不二的精神所感动;在《赫尔墨斯》《蚊子和狮子》等故事中,我体会世界上流传最广的寓言故事之一的《___________》中蕴含的生活的智慧和想象的魅力……

(3)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中想象团聚情景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夜上受降城闻笛》中抒写戍边将士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填入下列横线处的短句,排序正确的一组是(    )

在生命的旅程中,能拥有那来自四面八方的种种提醒,该是多么令人欢欣鼓舞啊。提醒,可以是婉转的和风细雨,也可以是      ;可以是寥寥的片言只语,也可以是      ;可以是直对相知的友人,也可以朝向      ;可以是面对面的激烈争辩,也可以只是     

①素不相识的陌生人

②走了火的雷霆霹雳

③悄无声息的一个暗示的眼神

④不停的絮絮叨叨

A. ②④①③ B. ①②③④ C. ①③②④ D. ③②④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