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1)陈太丘与友_______            

(2)相而去_______

(3)下车________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2)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陈太丘与友期行》一文,作者的写作意图是借元方责备客人的语言,从正面强调“信”与“礼”的重要性。

B. “期行”是指陈太丘与他的朋友约好一起出行,交代了故事的起因。

C. “怒”与“惭”写客人被陈元方反驳前后的神态变化,不仅使文章语言生动形象,同时也表明客人是一个知错能改的人。

D. 这个故事表明守信对于处世立身的重要性,告诫人们要做一个守信之人。

 

1. (1) 约定 (2)舍弃, 丢下 (3) 牵,拉 2. (1)正午过后客人还没有来,太守便丢下他而离开了,走后客人才到。 (2)正午时您没来,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没有礼貌。 3. A 【解析】 1.考查文言实词。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此题都是古今异义词,如“期”:约定。所以千万不要以今释古。理解好上下文内容是作答的关键。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把词语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注意下列字词的翻译,如“舍”:丢下。“去”:离开。“乃”:才。“日中”:正午。“对”:面对,对着。 3.A“从正面强调”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应该是从反面强调。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读下面一段文字,请写出大兴安岭春雪的三个主要特点(可用原文,也可用自己的话概括,25字以内)。

大兴安岭的春雪,比冬天的雪要姿容灿烂。雪花仿佛沾染了春意,朵大,疏朗。它们洋洋洒洒地飞舞在天地间,犹如畅饮了琼浆。它们似乎知道自己的美丽,不像冬天的雪往往在夜里下,它们喜欢白天时从天庭下来,安抚着人们掠美的眼神。我是喜欢看春雪的,这种雪下的时间不会长,也就两三个小时。站在窗前,等于是看老天上演的一部宽银幕的黑白电影。山、树、房屋和行走的人,在雪花中闪闪烁烁,气象苍茫而温暖,令人回味。

 

查看答案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对自然界的利用和开发,应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应树立”前,添加“我们”。)

B. 2018年《魅力中国城》颁奖盛典落下帷幕,广州荣获中国十佳魅力城市。(在句子末尾加上 “的称号”。)

C. 大桥设计、施工、运营的全过程坚持始终最小程度破坏、最大限度保护的建设目标。(“始终”和“坚持”互换位置。)

D. 能否熟练规范地书写汉字,是《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汉字书写的基本要求。(把“基本”去掉。)

 

查看答案

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听闻你家犬子在全国作文竞赛中发挥出色,获得大奖,我们特来表示祝贺。

B. 伟大的科学家霍金与世长辞,这一突如其来的消息,迅速刷爆了朋友圈。

C. 对于这个问题,我一定会鼎力相助的,请您放心。

D. 对于众多的莘莘学子来说,要取得成功,就必须勇于面对一切艰难险阻,必须正视求学道路上的挫折。

 

查看答案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liáo liàng_____________地响着。

(2)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jué bié_______________

(3)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niān qīnɡ pà zhònɡ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

(4)我什么也没有看见!这可hài rén tīng wén_________________了。

 

查看答案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水何澹澹,______________。(曹操《观沧海》)

(2)生活中,表示既要善于从正面学习,也要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5)默写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