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我有旨蓄(1) 段吉雄 ①风从云层上俯冲下来,以凌厉的...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我有旨蓄(1)

段吉雄

①风从云层上俯冲下来,以凌厉的姿势掠过山岗。时节,就在农人们弯腰的一瞬间跨进了寒露。

②山涧里,走过来一队壮硕的妇女。她们肩上背着背篓,手上提着篮子,步履有力,风风火火,宽宽的胯部把那左右乱晃的背篓卡得纹丝不动。老远,她们就注意到了这片绿意氤氲、鲜汁流淌的绿毯。

③这一畦一畦的红薯地正在和季节做最后的博弈,斗志盎然。红薯叶子宽厚,墩实,满身都流淌着绿浆。红薯杆鲜嫩,粗壮,肉多筋少。那埋藏在地下的红薯撑破了土层,露出了或淡红色、或褐色的皮肤。

④女人们把背篓放在路边,随手提着篮子,一步就跨进了繁忙之中。她们一伸手,将匍匐在地上的红薯秧提起,另一只手把那些鲜嫩的叶子攥在手中,顺手一捋,那浸淌着白色汁液的杆、叶便脱离了主蔓,彻底告别蛰伏了一个季节的温柔之乡。

⑤篮子很快就满了,背篓也很快满了。里面的红薯叶一层屋地挤压着,热烘烘的,声音鼎沸,如若不是那根从头顶穿过的绳子把它们紧紧地和背篓捆在一起,早都逃走了。女人们步履蹒跚,沉甸甸的,深一脚浅一脚地迈进了季节的深处

⑥农家院子里,秋阳已经把这里收拾妥帖了。那一排刚被太阳消过毒的菜缸,盛满了水的大盆,还有泛着幽光的大黑铁锅,都安静地呆在院子里的某个角落,静候着红薯叶的到来。

⑦他婶儿,今儿鲊(zhǎ)酸菜哩?邻居探出头问道。

⑧喔——女人抬起头看了看院里推得像小山一样的红薯叶,清脆的回答声中包裹着无奈,后面的拖音里才有一点点的自豪。

⑨大盆里的水开始摇曳起来,红薯叶前赴后继,一茬接一茬地被按进水里,冲洗干净后又被捞起来,放在一边控着身上的水珠。火苗愉悦地舔噬着锅底,锅里的水龇牙咧嘴,发出滋滋的声音。终于,它受不了了,翻滚着打着旋,咆哮着,想着要掀开锅盖,冲出铁锅的阻拦,去找那得意的火苗算账。红薯叶恰入其分地赶到,伸手就压制住了狂躁的开水。原本草绿色的叶子一下子就变成了翠绿色,翠莹莹的,像是用颜料涂抹在上面。

⑩女人麻利地舞动着双臂,手上的青筋照例跳得老高,用特制的叉子把红薯叶从开水里捞起,稍微沥下水后,丢进旁边的缸里,动作娴熟而有节奏。

女人的心里并没有这么多诗意的想法,但看着这快堆满了院子的红薯叶,心里总还是十分敞快和愉悦的。至少,明年春荒时有做饭的东西了。那每天挑着太阳和月亮的丈夫,还有那群让她怜爱的小崽儿,可以不用饿着肚子了。

终于,院子里安静了下来。那似小山一样的红薯叶已经不见了,它们被装进了厨房一排排陶瓷缸里,锅里剩下的小半锅水彻底安静下来,深褐色的烫汁有一搭无一搭地冒着气泡,已经失去了刚才的狂热。当男人扛着农具,孩子们背着书包一前一后踏进院子时,这里再次沸腾起来。

又鲊这么多酸菜。看到那排菜缸,孩子们咧着嘴,皱着眉。厨房里还弥漫着红薯叶青葱气味,中间夹杂着一丝辣味。他们捂着鼻子,看到锅里正躺着半锅红薯叶,转身又跑了。

夜深了,陶瓷缸里传来咕嘟咕嘟的声音,那些叶子们又在进行复杂的化学反应,酵母菌把红薯叶中的糖类酵解为乳酸杆菌,同时,也在抑制着其他杂菌的生长。女人把那群小崽儿和酸菜一一安顿停当,直到他们的分别都扯起了鼾声时,她才摸黑上了床。她伸腿踢了踢脚头的男人,鼾声没有受丝毫影响。女人在心里骂了声猪头,一句话刚迸出口,自己的鼾声也匐然响起。

我有旨蓄,亦以御冬。这些古人为了留住美好而使用的方法,成为了特殊年代农人们度过饥寒,谋生续命的手段。他们并不知道《诗经》里这些华丽的语词,只知道想尽一切法办法把家支撑住,把血脉延续下去,就是一生最华丽的绽放。

(注)(1)我有旨蓄:选自《国风·邶风·谷风》,原句是“我有旨蓄,亦以御冬”,意为“我准备好美味的菜食贮藏, 来度过冬季的匮乏时光”。

1.从描写手法的角度赏析划线句的表达效果。

女人们步履蹒跚,沉甸甸的,深一脚浅一脚地迈进了季节的深处。

2.第⑧小节写女人回答邻居的提问时既“无奈”又“自豪”是否自相矛盾,为什么?

3.联系上下文,说说第小节有什么作用。

4.梁启超说:“妇人弱也,而为母则强。”请结合本文,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不少于80字)

 

 

 

 

 

 

 

 

 

 

 

 

 

 

 

 

 

 

 

 

 

 

 

 

 

 

 

 

 

 

 

 

 

 

 

 

 

 

 

 

 

 

 

 

 

 

 

 

 

 

 

 

 

 

 

 

 

 

 

 

 

 

 

 

 

 

 

 

 

 

 

 

 

 

 

 

 

 

 

80

 

 

 

 

 

 

 

 

 

 

 

 

 

 

 

 

 

 

 

 

 

 

 

1. 运用了动作描写,刻画了女人们背着红薯叶行走艰难的样子。侧面写出了女人们采集的红薯叶之多,进一步表现了女人们辛劳和对家庭的付出。 2. 不矛盾,“无奈”是因为生活贫困,没有其他东西可吃,“自豪”是因为自己可以通过劳动为家人准备一些食物,至少可以让家人不饿肚子 3. 写孩子们对红薯叶酸菜的厌恶,说明孩子们长期在吃这样的酸菜,侧面表现了当时物质生活的贫乏,也衬托出女人的坚强与乐观同时与前文“明年春荒时有做饭的东西了……那群让她怜爱的小崽儿,可以不用饿着肚子了”相照应 4. 围绕母亲的坚韧顽强和对家人的爱展开。 【解析】 1.试题分析:考查对描写手法及其作用的分析。人物描写方法:肖像(外貌)、神态、动作、语言(对话)、心理等。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又有正面描写、侧面描写和细节描写等。作用:形象生动地刻画出人物……的性格特征,或是衬托、突出……的特点。文章中画线的句子“女人们步履蹒跚,沉甸甸的,深一脚浅一脚地迈进了季节的深处”,通过动作描写写出了女人们采集的红薯叶之多,描绘出女人们背着红薯叶行走艰难的情形,表现了女人们劳作的艰辛。 2.试题分析: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结合上下文,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作答。语句中的“无奈”是因为没有其他东西;而“自豪”是因为有了充足的红薯叶,至少可以不让家人来年开春挨饿了。所以二者之间并不矛盾。 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重要情节作用的理解能力。解答重要情节作用类题型,要阅读文章内容,理解大意,揣摩写作技巧,要根据语段写了哪些内容,与全文其它内容有什么关系,对于主题有什么帮助等加以综合分析。文章第13段叙写孩子们看到这些酸菜的表情,写孩子们对红薯叶酸菜的厌恶;并与“至少,明年春荒时有做饭的东西了。那每天挑着太阳和月亮的丈夫,还有那群让她怜爱的小崽儿,可以不用饿着肚子了”相照应,从而突出了女人的坚强与乐观地面对生活的困境民。 4.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及个性化阅读能力。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提炼出自己的观点,并结合生活实际阐述理由。梁启超所说的“妇人弱也”是指身体和力气;“为母则强”是指母亲的精神品质。作答时要结合文章内容从母亲的“坚强与爱”的角度来叙写。没有固定答案,答题符合题目要求,言之成理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雨霁生虹

包利民

①偶然步入一条小街,两旁都是古朴的店面,人车极少,尘世的熙攘仿佛一下子被隔断。就像走在多年前的小城,一不小心就会与回忆相遇。忽然发现一个小店,不知卖什么。

②门顶的牌匾上,是四个隶书大字:雨霁生虹。停住脚步,端详许久,终于从窗上贴着的字迹中明白,这是一间小小的书店。于是欣然而入,里面却别有洞天,一排排书架整齐地排列,空气中氤氲着淡淡书香。我徜徉在书海中,看着那些书的绽放

③来来回回看了半小时,终于挑了一本《人间词话》,复古的封面很是让人神飞。门口处有一张桌子,一个二十岁左右的大男孩正伏案边看边写,沉浸其中。当他写完一段,抬头才发现我,立刻羞涩地笑了下然后收款,没说一句话。

④回去后我一直在想,这样一个小书店,这样安静的大男孩,在城市里如世外桃源般。曾经我的梦想就是开一间小书店,每日看书写字,日子悠然而充满情趣。      

⑤第二次去时依然没什么人,大男孩也依然在看书写字。我挑了一本《绘图千家诗》,他说:“这本书,店里有两种版本,还有一种是竖版印刷的,我找给你!”拿来一看,果然是我更喜欢的。他说:“我记得你上次选了本古朴风格的,便想着你会喜欢这个版本!”

⑥第三次去已是深秋,那条小街上铺满落叶。这次进去没有扑向书架,而是随意坐在他身边,他还在看书写字,见我,他还是笑,便闲聊。原来他一直上学,直到没考上大学,也不愿去找工作,便开了这间书店,还不到一年时间。他说这样挺好,安安静静,平平稳稳。

⑦我问:“你可以帮我选些书吗?我看你挺了解我的喜好,省得我自己费力找。”他慢慢地走在书架间,像是怕惊醒沉睡的书。忽然觉得这样的生活真的很好,真是自己当初的梦想。可我却走上了另外一条路,此刻只有羡慕。他找来的几本果然是我想要的,中国古代典籍,都是古香古色。我恋恋不舍地离开了。

⑧这个城市冬天来得早,十月份下过一场小雪后,我又走进“雨霁生虹”。这次我想问店名的由来,他说:“就是我想出来的一个词,能看出是书店的都是这里的常客,就像你一样!”他脸红了一下,说:“那四个字是我自己写的!”我赶紧跑出门,细看那四个隶书大字,蚕头雁尾,静然端正,就像这个略有些腼腆的大男孩一般。

⑨收款时,他忽然说:“当初没能上大学,很多人为我惋惜。可我知道,即使我上了大学,毕业后也要开一个这样的小书店,这是我的梦想。所以没能上大学,并没有损失什么!”我说:“我原来也有一个这样的梦想!”

⑩当我再次走上这条小街时,已是转年春末,半年的时间一直忙忙碌碌,竟是无暇来这间“雨霁生虹”书店。而眼前却是让我心惊的一幕,小街两侧的店面都已推倒,工地上热火朝天尘土飞扬,那个小书店,已湮没其中不可辨寻。心中空空无所依,一直呆立在那儿。

后来看见街口有看热闹的人,便去询问,有个大叔告诉我那个大男孩在房子拆迁后,随父母去了别的城市,但他说还要继续开书店。说起大男孩,大叔表现出惋惜的神情。原来,他学习本来极优秀,但高考前一场大祸使他失去了一条腿,也错过了高考。刹那间,回想以往的情景,终于明白他为什么一直缓慢地行走,因为他有一条腿是义肢。

我并没有感伤,因为不管在哪个城市,这个大男孩都会安静地看书写字,守着满室书香。他还会有着自己的故事,也许平平淡淡,却隽永悠长,就像他的时光他的岁月。他的心中雨过虹生,独自美着,像他脸上略带着羞涩的笑。

1.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大男孩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2.结合语境,品味下列句子词句,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1)我徜徉在书海中,看着那些书的绽放。(赏析加点字的妙处)

(2)心中空空无所依,一直呆立在那儿。(这句话蕴含了“我”怎样的情感?)

3.文中多次提到“我”也有一个开书店的梦想,有什么作用?

4.结合全文,谈谈你对标题“雨霁生虹”的理解。

 

查看答案

阅读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赵襄主学御

赵襄主学御于王子期,俄而与子期逐,三马而三后。襄主曰:“子之教我御,术未也?”对曰:“术已尽,用之则过也。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于马,而后可以进速远。今君后则欲逮臣,先则恐逮于臣。夫诱道远,非先则后也,而先后心皆在于臣,上何以调于马?此君之所以后也。”

(选自《韩非子·喻老》)

(注)①御:通“驭”,驾车。②过:犯错。③调:相协调。④逮:追捕,这里是“追赶”的意思。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

(1)三马而三后      __________     (2)术未        __________

(3)而后可以进速远  __________     (4)夫诱道      __________

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

A. 赵襄主学御王子期       非得一人井中也                    (《穿井得一人》)

B. 三易马三后             择其善者从之                    (《<论语>十二章》)

C. 教我御               而两狼并驱如故                            (《狼》)

D. 上何调于马             静修身                                (《诫子书》)

3.翻译下列句子。

(1)今君后则欲逮臣,先则恐逮于臣。

(2)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陈太丘与友期行》)

(3)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穿井得一人》)

4.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赵襄主输给王子期的原因。

 

查看答案

阅读诗歌,完成小题。

边城思

南北朝·何逊

柳黄未吐叶,水绿半含苔

春色边城动,客思故乡来。

(注)①苔:植物名。又名地衣,水衣。

(1)请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一、二两句展现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赏析“春色边城动”一句中“动”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

(1)请根据《西游记》相关内容。完成下面题目。

金箍棒,如意钩,二人愤怒各怀仇。

飞砂走石乾坤暗,播土扬尘日月愁。

大圣救师来取水,妖仙为侄不容求。

文中大圣来取的“水”是_____, “妖仙”是______,他“不容求”原因是________。该原因也导致孙悟空借芭蕉扇时受挫。为了借到芭蕉扇,孙悟空曾变成蟭蟟虫进入铁扇公主腹中。他还曾经变作什么形态进入哪些妖怪腹中,请再举出一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根据《朝花夕拾》相关内容。完成下面题目。

只有他的照相至今还挂在我北京寓居的东墙上,书桌对面。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上述文字中的他是_________,请写出他的性格特征(至少两点):______

(3)《猎人笔记》中塑造了许多有美好的人物形象,如《幽会》中纯真、温柔而又痴情的阿库丽娜;如《枯萎了的女人》中不抱怨个人不幸,很能体谅别人的女仆露凯丽娅;如《__________》中具有音乐天才的汲水工雅什卡。而这些美好事物的对立面则是作者所批判的_____制度。

(4)“少年正是读书时”,如果班级要举办一次《镜花缘》的读书交流会,面对书中一个个神奇的国度,你会选择哪一个与大家分享呢?请在君子国、淑士国、女儿国三个国家中任选一个,结合文章内容,介绍其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默写。

(1)_______________,江春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

(2)________________,切问而近思。                          (《<论语>十二章》)

(3)峨眉山月半轮秋,_______________。                   (李白《峨眉山月歌》)

(4)________________,受降城外月如霜。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5)晴空一鹤排云上,________________。                       (刘禹锡《秋词》)

(6)_________________,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7)《潼关》中运用拟人的修辞,表达诗人渴望冲决罗网、追求个性解放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