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中学九年级(1)班以“班级文化建设”为主题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1)(我写班训)班训一般具有导向、规范、激励的功能,请仿照下面的示例,拟一则班训。(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
示例一:我自信我出色,我努力我成功。
示例二:一步两步三步步步高升,一天两天三天天天向上。
(2)(我爱班徽)班徽能够体现一个班级的精神,反映同学们的共同追求,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和同学们的归属感。下图是该班同学设计的班徽,请用简洁的语言介绍其内容及寓意。
(3)(我改板报)黑板报是一个班级的重要宣传窗口和教育平台。下面是王惠同学拟的黑板报内容,其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帮助修改。
三年磨一剑,志向凌绝顶。决战六十天,雄风斩涛浪。听,中考的冲锋号已经打响,青春的我们必将高翔。挑战人生是我无悔的选择,决胜中考是我不懈的追求,拼搏六十天是我庄严的承诺。是雄鹰,就得搏击长空; , 。我们的人生必将在六月闪光,我们的梦想必将在六月飞翔。三载拼搏,一朝圆梦;青春无悔,众志成城。
①画线句子用词不当,应将“ ”改为“ ”。
②根据语境,在文段中的横线处填写恰当的内容。(字数、句式要与前句一致)
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小)题。
(1)保尔在黑海疗养所曾企图自杀,但他很快找到了新的生活目标,他要靠_____回到队伍中去。他把写好的小说寄给______征求意见,书稿却不幸丢失。但他没有气馁,又重新开始创作,并最终获得了成功。
(2)材料:
那怪一闻此言,丢了钉耙,唱个大喏道:“那取经人在那里?累烦你引见引见。”行者道:“你要见他怎的?”那怪道:“我本是观音菩萨劝善……教我跟随那取经人往西天拜佛求经,将功折罪,还得正果……今日既是你与他做了徒弟,何不早说取经之事?”
选文中“那怪”指的是____。请写出以他为主角的一个故事名称: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所谓经典,就是大家都认为应该读而没有读的东西。”马克·吐温这句话道出了经典的gān尬处境——大家都承认应该读经典,但真正去读的却寥寥无几。为什么人们会对经典敬而远之呢?因为阅读经典需要充足的时间和从容的心境,而匆促的生活节奏,过于丰富乃至泛滥的信息,培植了现代人浮光掠影的阅读习惯。面对铺天盖地的碎片化、娱乐化的信息,人们没有时间沉潜到情韵深长的文学作品中;人们静不下心去欣赏一段风光描写,揣摩一种细腻的心理变化过程;人们没有耐心细细品味节奏、韵律、布局谋篇的微妙之处,享受纯悴的文字之美。领悟了这些,我们就该有所行动。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gān( )尬 浮光掠影( ) 沉潜( )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 ”,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 ”。
(3)“匆促”的“促”在文中的意思是( )
A.靠近 B.时间短,急迫 C.推动 D.催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改为双重否定句,不得改变原意。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①__________,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
②峨眉山月半轮秋,__________。(李白《峨眉山月歌》)
③__________,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④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崔颢《黄鹤楼》)
⑤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__________。(范仲淹《岳阳楼记》)
⑥__________,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
(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名句。
①《次北固山下》中,作者“以小景传大景之神”,写出了风的“顺”与“和”的句子是“__________”。
②《泊秦淮》中,交代了作者所处的时间和地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
按要求作文
有一首诗这样写道:“他们默默无闻/却让我们屹立世界/他们走进历史/却让我们拥抱未来/他们失去生命/却让我们生生不息/英雄/是危难时刻挺身而出/英雄/是平常日子鞠躬尽瘁/英雄/是普通人拥有一颗伟大的心。”
同学们,你们心中一定也有自己崇敬的英雄吧。他或许名垂千古,或许默默无闻;或许伟大,或许平凡。请以“我心中的英雄”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提示与要求) (1)自定立意,写出你的经历、感悟、认识。 (2)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 (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4)抄袭是不良行为,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甲)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乙)余近日以军务倥偬,寝食不安。吾家本诗礼门阀,勤与朴为余处世立身之道,有恒又为勤朴之根源。余虽在军中,尚日日写字一页,看书二十页。看后,用朱笔圈批,日必了此功课为佳。偶遇事冗,虽明日补书补看亦不欢,故必忙里偷闲而为之。然此策尚下,故必早起数时以为之。决不肯今日耽搁,谓有明日可补;亦不肯以明日有事,今日预为。如是者数年,未尝间断,亦无所苦。
(节选自《清代四名人家书·彭玉麟》)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持汤沃灌 汤:
(2)同舍生皆被绮绣 被:
(3)腰白玉之环 腰:
(4)以军务倥偬 以:
(5)今日预为 预:
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2)如是者数年,未尝间断,亦无所苦。
3.(甲)文中宋濂的求学生涯和(乙)文中“我”处世立身之道的共同特点是“___”(用一个字概括);(乙)文中认为“勤朴之根源”是“___”。
4.(甲)文中“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的原因是什么?(乙)文中“亦无所苦”指什么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