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岳阳楼记(节选)
范仲淹
①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②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③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④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予观夫巴陵胜状 胜:______
(2)朝晖夕阴 晖:______
(3)迁客骚人 迁:______
(4)长烟一空 一: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2)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3.下列句中停顿的划分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属予作文/以记之 B. 若夫/淫雨霏霏
C. 至若/春和景明 D. 先天下/之忧而忧
4.第④段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对本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本诗是针对白居易《醉赠刘二十八使君》所作的回赠诗,诗中曲折地表达了诗人遭受政敌打击,长期远贬异地的愤慨不平心境。
B. 诗歌用典贴切,隐含诗人对当时统治者的不满,以及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
C. 诗人以“沉舟”“病树”比喻前人,表达诗人要在前人失败之后继续向成功迈进的积极进取的情怀。
D. 诗歌情感发生了转变,由愤懑悲伤转变为豁达乐观,并且诗歌蕴含深刻哲理,表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2.诗的颔联借用了哪两个典故?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__。[李白《行路难》(其一)]
(2)__________,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3)云横秦岭家何在?__________。(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4)鸡声茅店月,__________。(温庭筠《商山早行》)
(5)__________,怜君何事到天涯!(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6)露从今夜白,__________。(杜甫《月夜忆舍弟》)
(7)《使至塞上》中,以传神之笔勾画出一幅塞外雄浑景象的名句是:大漠孤烟直,__________。
(8)现在人们常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名句“__________,天涯若比邻”来表达对好友的深情厚谊。
梁山好汉一百零八将上梁山的具体原因各不相同,大致可以分为下列三种类型,与这三种类型的代表人物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1)官逼民反型,代表人物是 。
(2)战败投降型,代表人物是 。
(3)自愿上山型,代表人物是 。
①林冲、秦明 ②卢俊义、关胜 ③武松、鲁智深
A. ①③② B. ①②③ C. ③②① D. ③①②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沁园春·雪》是一首词,作者是毛泽东,词的上片主要写景,下片主要议论抒情。
B. 《北方》《冥想》《向太阳》《火把》都出自《艾青诗选》。
C. 《乡愁》的作者是余光中,台湾诗人、散文家,诗歌表达了对亲人,对故乡,对祖国深切思念的情怀。
D. 现代诗歌又称新诗,是指“五四运动”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诗歌。按照作品内容的表达方式分为叙事诗和抒情诗。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南国之秋,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这就不但在情调上,而且在语言上把雅趣和俗趣统一起来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但是,郁达夫却在这里构成了和谐的统一情调
②前面就有茅房、耗子,这里又有稀饭、馍馍、黄犬、大蟹等
③这是因为他的情感特点,本身就是把大雅和大俗融为一体的
④这些话语本来就是缺乏诗意的,用在这充满古典的、高雅趣味的文章中,是要冒不和谐的风险的
⑤郁达夫把秋天写得这么有诗意,赋予它一系列诗意的高雅的话语,然而不时又穿插一些平民的俗语进去
A. ②①⑤④③ B. ⑤②④①③ C. ②⑤①④③ D. ③⑤②④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