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甲乙两篇短文,完成小题。 (甲)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

阅读下面甲乙两篇短文,完成小题。

(甲)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日:“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日:“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日:“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日:“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日:“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乙)鲁公治园,欲凿池。父日:无地置土。公遂止。或日:土可垒山。公善之,欲行。妻日:不畏小儿女颠踬?”公复止。或日:筑径通之,设栏护之,又何忧焉?”公从之,又欲行。家人有止之者日:园成必添仆妇,下房不足,甚可虑也。公犹夷不能决,事又寝

(注)①治:修建。②颠踬(zhì):被东西绊倒。③犹夷:迟疑不决的样子。④寝:停止。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年九十。      

(2)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3)河曲智叟以应。

(4)无地土。  

(5)公止。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甚矣,汝之不惠!

3.(甲)文中写山的险峻、遗男的相助、智叟的阻止对塑造愚公的形象有什么作用?

4.请根据(甲)(乙)两文的内容,简要概括愚公和鲁公的性格特点。

 

1. (1)将近。(2)用箕畚。(3)同“无”,没有。(4)安放,放置。(5)于是,就。 2. 你也太不聪明了! 3. 从侧面烘托了愚公具有不怕困难的决心、坚韧不拔的毅力和造福子孙的宏愿。 4. 示例:愚公抱负远大,信念坚定,不畏艰难;鲁公缺乏主见,优柔寡断、畏首畏尾。 【解析】 1.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解答此类题目时,应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意思,然后根据句子的翻译推断词语的意思。课外文言文的词语解释既要充分调动知识积累,回忆该词的常用义,还要结合上下文来判断。此题要注意“箕畚”在这里是名词作状语;“亡”是一个通假字,必须先点明通哪个字然后再解释,这样答案才完整。 2.文言文翻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一般要求直译。所谓直译,就是将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中,译出原文中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与原文保持一致。翻译要求字字落实,译出原文用词的特点和句式的特点。此题作答时注意倒装句式和“惠”的意思。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古诗欣赏:发挥你的想象,用自己的话描绘下面诗中“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一联呈现的画面。(不超过80字)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小题。

某中学开展“读名家名篇,赏经典形象”的名著推广活动,下面是某同学的读书笔记:读鲁迅《朝花夕拾》中《藤野先生》的片段“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让我感受到了一个毫无民族偏见的教师对一个“弱国”学生的心灵震撼;读奥地利作家茨威格《三作家》中《列夫·托尔斯泰》的片段“这道目光就像一把锃亮的钢刀刺了过来,又稳又准,击中要害,令你无法动弹,无法躲避。仿佛被催眠术控制住了,你只好乖乖地忍受这种目光的探寻,任何掩饰都抵当不住。它像枪弹穿透了伪装的甲胄,它像金刚刀切开了玻璃”,通过眼睛的刻画,展示了一个深邃、伟大的“天才灵魂”托尔斯泰;读《列子》中《愚公移山》的片段“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通过语言描写,展示了一个“年且九十”却锲而不舍、坚定执着的愚公;读西汉史学家司马光《史记》中《周亚夫军细柳》的片段“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通过语言描写,间接刻画了一个治军严谨、刚正不阿的将军周亚夫。

总之,作者通过各种方式刻画了一个个独一无二的充满人性光辉的文学形象——___________。

(1)材料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

A. 深痛疾(wù)     亮(zēng)        (guì)       天子之(zhào)

B. 深痛疾(è)       亮(zèng)       (guì)       天子之(zhāo)

C. 深痛疾(wù)     亮(zèng)        (kuì)       天子之(zhào)

D. 深痛疾(è)       亮(zèng)       (kuì)      天子之(zhāo)

(2)请按要求答题。

①词语_________中的_________字改为_________

②“装”字的最后一笔笔画是_________

(3)根据上文和相关语法知识,为第二段横线处补写一个含有主谓宾三种成分的句子,以表达该同学的感受。

(4)用一句话向该同学说明下表呈现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0字)

名著推广活动后,学生阅读情况调查统计

年级

七年级

八年级

阅读类型

网络小说

名著

网络小说

名著

所占比例

70%

30%

40%

60%

 

(5)该同学的笔记中,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鲁迅——《朝花夕拾》——《藤野先生》

B. 奥地利——茨威格——《三作家》——《列夫·托尔斯泰》

C. 《列子》——《愚公移山》

D. 西汉——司马光——《史记》——《周亚夫军细柳》

 

查看答案

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小题。

(1)材料:

有这样一只不知危险无所畏惧的灰颜色的蝗虫,朝着那只螳螂迎面跑了过来……螳螂把它的翅膀极度张开,它的翅竖了起来,并且直立得好像帆船一样。翅膀竖在它的后背上,螳螂将身体的上端弯曲起来,样子很像一根弯曲着手柄的拐杖,并且不时地上下起落着。

这段文字出自______国昆虫学家法布尔的________

(2)基于你对以上作品特点的把握,就这一类作品的阅读,向同学提出你的建议。(两条即可)

 

查看答案

读下面一段文字,然后完成小题。

(本报讯,记者×××)6月1日下午,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王光亚大使缓缓地走出联合国总部会议厅,面对蜂拥而致的记者,面色严峻地说:“‘四国联盟’(日本、德国、印度、巴西)提出要求增加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决议草案危害联合国的改革进程,如果四国下周将这一决议草案付诸表决,中国将投票反对。”面对咄咄逼人、志在必得甚至摆出一副已然“入常”架势的日本,中国怎能容忍一个还在不断挑衅历史并拒不道歉的国家进入“世界的决策层”?王光亚大使的表态让中国网民欣喜若狂,他们打出这样一个帖子:“中国在‘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之后,现在终于进入‘硬起来’的新时代了!”

①结合语段解释 “蜂拥而至”的意思。

②消息开头划线的部分是______,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③请给以上消息拟一个合适的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古诗文填空。

①日暮乡关何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我报路长嗟日暮,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壮心不已。

______________,恨别鸟惊心。

⑤生于忧患,________________

⑥大漠孤烟直,______________

⑦王绩的《野望》中,描写秋色正浓的山野景色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