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饮水与健康 ①一个健康的人,有足够的水喝,即使一段时间内不进食,也能维持生命。如...

饮水与健康

①一个健康的人,有足够的水喝,即使一段时间内不进食,也能维持生命。如果没有水,三天就会导致死亡。如果在酷暑的沙漠中,甚至坚持不到两个小时,死神就会降临。所以《本草纲目》把水放在第一章。中国的先人有“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水补”的说法。为什么水对人如此重要?

②人体内三分之二以上是水。水是传送养分至人体各个组织、排泄人体废物、体液(如血液)循环的载体,是消化食物、润滑关节和各内脏器官以及调节体温所必须的物质。水是含有溶解性矿物质的血液系统的一部分,它同溶解的钙、镁一样,对维持身体组织的健康必不可少。

③喝足够的水有利于防病治病。比如可以预防感冒,并使感冒患者早愈。其原因在于,感冒大多数由病毒引起,身体的皮肤和黏膜是防御病毒和病菌入侵的免疫机制的第一道防线,足够地饮水,可避免皮肤和黏膜干燥,有利于阻止细菌和病毒进入人体。足够的水可促使人体排除废物,使患者早愈。

④喝足够的水有利于营造好的心情。人如果长期处于心理紧张状态,身体就无法抵御细菌或病毒的入侵。所以我们在心情烦躁时,应多饮水。水本身对人体有安神镇静作用,有利于人体健康。老年人睡前喝少量的水,可很快安神入睡。

⑤喝足够的水,可以延缓衰老,有利于长寿。人体衰老的过程,就是人体脱水的过程。例如老年人皱纹增多,就是皮肤干燥、脱水引起的。随着年龄的增长,水占人体体重的比例会逐渐下降。已知水占人体的比重,大体如下:胎儿90%、初生婴儿80%、少年75%、成年男子70%、老年男子小于65%。所以,老年人尤其要养成喝水的习惯。

⑥那么人一天需要喝多少水呢?正常人体内的水总是处于动态平衡状态,摄入和排出量相差无几,变化幅度为1%—2%。美国科学家测定,一个体重65千克的中年人,通过尿液、皮肤蒸发等多种途径,每日排出水的总量为2569毫升。为保持人体内水的平衡,每日必须补充2560毫升左右的水。但我们所需的水,不完全来自饮水,粮食、肉类、蔬菜、水果等食品中也含有水,所以每日需要从饮水中获取的水,约需1200毫升。常用饮水杯容量为200毫升,即每天约需饮6—8杯,才能说饮了足够的水。当然,这是指正常状态,在高温天气和运动、劳动强度大的情况下,还要补充约三分之一的饮水量。

⑦还要注意,喝可乐等饮料不能代替喝水。饮料多为酸性,经常喝酸性的饮料,会使机体酸性物质增多,容易产生疲劳,导致免疫功能降低。

链接:

有些古老的小办法,对现在仍然适用,居民可以尝试。自来水烧开后,里面的氯化物会被蒸发掉,一些病源微生物也会被杀死。可以在日常烧水时,水开始沸腾后将壶盖打开,让开水滚沸2-3分钟,这样可以蒸发一些水中的氯元素以及残留的有害物质。注意不要沸腾太久,不然会变成不利健康的千滚水。

1.下列有关“饮水与健康”的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人体防御病毒和病菌入侵的免疫机制的第一道防线是身上的皮肤和黏膜,足够地饮水,有利于防病治病.

B. 正常人体内的水总是处于动态平衡状态,为保持人体内水的平衡,每日必须补充2560毫升左右的水.

C. 自来水烧开后,里面的氯化物会被蒸发掉,一些病源微生物也会被杀死。可以在日常烧水时让沸腾的时间长一些.

D. 水,是含有溶解性矿物质的血液系统的一部分,它对维持身体组织的健康必不可少。

2.下列对选文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通过文章的介绍,我们了解到喝足够的水有利于防病治病,有利于营造好的心情,可以延缓衰老,有利于长寿。

B. 第⑤段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了“随着年龄的增长,水占人体体重的比例会逐渐下降”这一特点。

C. 第⑥段中加点的“不完全”不能去掉,它在这里说明饮水不是人体需水的唯一来源,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D. 老年人睡前可以多喝一点水,因为水本身对人体有安神镇静作用,可以帮助老年人很快入睡。

3.在我们周围,尤其是夏季,不少人爱以喝饮料代替喝水。请你结合本文有关知识,给这些人写几句建议的话。

 

1. C 2. D 3. 示例:我建议大家不要以喝饮料代替喝水,因为饮料多为酸性,经常喝酸性的饮料,会使机体酸性物质增多,容易产生疲劳,导致免疫功能降低,对我们身体健康不利。 【解析】 1.要求学生结合文本内容分析选项。结合“可以在日常烧水时,水开始沸腾后将壶盖打开,让开水滚沸2-3分钟,这样可以蒸发一些水中的氯元素以及残留的有害物质。注意不要沸腾太久,不然会变成不利健康的千滚水。”分析,C项错误。 2.结合“水本身对人体有安神镇静作用,有利于人体健康。老年人睡前喝少量的水,可很快安神入睡。”分析,D项错误。 3.要求学生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分析。结合“喝可乐等饮料不能代替喝水。饮料多为酸性,经常喝酸性的饮料,会使机体酸性物质增多,容易产生疲劳,导致免疫功能降低。”写出建议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有夜半击令之门者,求见甚急。令日:“半夜有何事,请俟旦。尉日:“不可。令披衣退起取火,延尉入坐。尉日:“某见春夏之交,农事方兴百姓皆下田又使养蚕恐民力不给。”令日:“然则君有何策?’’日:“某见冬间,农隙无事,不若移令此时养蚕,实为两便。”令笑日:“君策甚善,古人不及。但冬月何处得桑?”尉瞪目久之。

(注释)①尉:县尉。②令:县令。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但冬月何处桑/一狼骨止    B. 则君有何策/公欣

C. 移令此时养蚕/屈伸呼吸    D. 古人不/其家穿井

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农 事 方 兴 百 姓 皆 下 田 又 使 养 蚕 恐 民 力 不 给。

3.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查看答案

阅读

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1)子书________(2)淫则不能励精_______(3)躁则不能冶性_______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2)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说明了“淡泊”“宁静”是“明志”的前提。

B. 全文的中心论点是: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C. 文章以骈句为主,句式对称,整齐和谐,富有韵律美。

D. 文章只概括了治学的经验,着重围绕一个“静”字加以论述,把失败归结为一个“躁”字,对比鲜明。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答。

广州市教育局在全市中小学开展了“校园经典诗文诵读”活动。校园里总能传出郎朗读书声,全市中小学生在浓厚的文化氛围里,感受着中华经典美文的艺术魁力,经典诵读活动以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将经典美文演绎得淋漓尽致,为创建和谐校园再添亮点。

(1)请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5字。

(2)仿照画横线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句子,使之构成排比。

我爱古诗词,不仅仅因为她是汉语最美丽的珍珠,更因为她带给我无数瑰丽的梦想。我梦想,驰骋于塞外辽阔的大漠,在夕阳的金黄中,感觉“长河落日圆”的雄浑;我梦想,置身于江南秀丽的小镇,在绵绵的细雨中,体味“水村山郭酒旗风”的情调;我梦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有误的一项是(     )

A. 腾讯负责人表示,运营团队将持续加大监管,对账号租赁、辅助认证等灰色行为进行打击和屏蔽。 (在“监管”后加上“力度”)

B. 青海一位代表在“2017年两会”上提出,能否加大中西部和边远贫困地区的公共教育投入力度,是促进公平教育的关键所在。(删去“能否”)

C. 今年年初刚建成的“幸福居”,每天都可接待游客数十桌,每年预计可为集体经济创收50多万元。(“每年预计”改为“预计每年”)

D. 有关发言人日前指出,如果美国不改变目前实行的对华贸易政策,那么谁也不能保证在中美之间会爆发一场后果严重的贸易战争。(“有关发言人日前指出”改为‘日前有关发言人指出”)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谢谢您对家母的牵挂,我回家一定转告您对她的问候。

B. 我确实已经找到了一口塘,可惜已经干涸了。

C. 在新的形势下,我们更应当不断学习,见异思迁,积极进取。

D. 感谢您的鼎力相助,我一定不会忘记这份恩情的。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