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 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

阅读

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1)子书________(2)淫则不能励精_______(3)躁则不能冶性_______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2)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说明了“淡泊”“宁静”是“明志”的前提。

B. 全文的中心论点是: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C. 文章以骈句为主,句式对称,整齐和谐,富有韵律美。

D. 文章只概括了治学的经验,着重围绕一个“静”字加以论述,把失败归结为一个“躁”字,对比鲜明。

 

1. (1)告诫 、劝勉。 (2)懈怠 。 (3)轻薄。 2. (1)不能内心恬淡,不慕名利,就没办法明确志向,不能宁静专一,就没办法达到远大目标。 (2)年纪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意志随同岁月而消失。 3. D 【解析】 1.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能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即可。涉及的词语都是常见的文言实词。解答时要联系上下文,根据语境做出判断。“诫”,告诫 、劝勉;“慢”,懈怠。 2.要求学生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如判断句、倒装句(宾语前置、状语后置)、被动句、反问句等。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义为辅。重点字词:“明”,明确;“致”,达到;“去”,消失。 3.要求学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分析选项。ABC三项正确。D项错误。应改为:文章概括了做人、治学的经验,着重围绕一个“静”字加以论述,把失败归结为一个“躁”字,对比鲜明。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答。

广州市教育局在全市中小学开展了“校园经典诗文诵读”活动。校园里总能传出郎朗读书声,全市中小学生在浓厚的文化氛围里,感受着中华经典美文的艺术魁力,经典诵读活动以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将经典美文演绎得淋漓尽致,为创建和谐校园再添亮点。

(1)请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5字。

(2)仿照画横线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句子,使之构成排比。

我爱古诗词,不仅仅因为她是汉语最美丽的珍珠,更因为她带给我无数瑰丽的梦想。我梦想,驰骋于塞外辽阔的大漠,在夕阳的金黄中,感觉“长河落日圆”的雄浑;我梦想,置身于江南秀丽的小镇,在绵绵的细雨中,体味“水村山郭酒旗风”的情调;我梦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有误的一项是(     )

A. 腾讯负责人表示,运营团队将持续加大监管,对账号租赁、辅助认证等灰色行为进行打击和屏蔽。 (在“监管”后加上“力度”)

B. 青海一位代表在“2017年两会”上提出,能否加大中西部和边远贫困地区的公共教育投入力度,是促进公平教育的关键所在。(删去“能否”)

C. 今年年初刚建成的“幸福居”,每天都可接待游客数十桌,每年预计可为集体经济创收50多万元。(“每年预计”改为“预计每年”)

D. 有关发言人日前指出,如果美国不改变目前实行的对华贸易政策,那么谁也不能保证在中美之间会爆发一场后果严重的贸易战争。(“有关发言人日前指出”改为‘日前有关发言人指出”)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谢谢您对家母的牵挂,我回家一定转告您对她的问候。

B. 我确实已经找到了一口塘,可惜已经干涸了。

C. 在新的形势下,我们更应当不断学习,见异思迁,积极进取。

D. 感谢您的鼎力相助,我一定不会忘记这份恩情的。

 

查看答案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这也真够huá jī____________,但是我决不能让人看出来!

(2)大家都去找这可厌的猫,想给它以一顿chéng jiè_______

(3)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rén shēng dǐng fèi____________

(4)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fān lái fù qù_______________地睡不了觉。

 

查看答案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水何澹澹,__________________。(曹操《观沧海》)

(2)____________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3)《论语十二章》中谈“学”与“思”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

(5)请默写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