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表意明确的一项是( ) A. 湖南农业大学“耘园”油菜花试验...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表意明确的一项是(    )

A. 湖南农业大学“耘园”油菜花试验田里的油菜花相继开放,成为校园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B. 随着清明节的到来,使长沙各墓园迎来今年清明集中祭扫首个小高峰,逾5万市民前往墓园祭祀故人。

C. 虽然益生菌能够帮助肠道消化食物,消灭致病微生物,但切忌不要滥用益生菌。

D. 中国选手武大靖在平昌冬奥会短道速滑男子500米决赛中勇夺金牌,使国人对短道速滑项目的兴趣大大改善。

 

A 【解析】 A项正确;B项滥用介词导致主语残缺,可以去掉“随着”或“使”;C项否定不当,“切忌”“不要”应去掉其中一个;D项搭配不当,“兴趣”与“改善”不能搭配可将“改善”改为“提高”。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划线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漫步在橘子洲头,我的耳边不时传来鸟儿婉转动听的歌声。

B. 2018年中华龙舟大赛4月21日至22日在浏阳河水域举行,各项筹备工作正在方兴未艾地展开。

C. 习近平主席在博签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题演讲,高屋建瓴、观点鲜明,在各地引起热烈反响。

D. 个人所得税扣除额具体提高到多少才合适,有人说7000元,有人说10000元,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查看答案

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斟酒(zhēn)   滑稽     翘首远望(qiào)     鸦鹊无声

B. 亘古(gèn)    粗旷     拈轻怕重(nián)     鞠躬尽瘁

C. 泥泞(nìng)   勋章     头晕目眩(xuàn)     威风凛凛

D. 赢弱(yíng)   顷刻     海市蜃楼(shèn)     长途拔涉

 

查看答案

几千年前,孟子就提出了“舍生而取义”的观点,那么在现代社会,面对愈来愈多的诱惑,面对人生的各种考验,我们应当做出怎样的选择呢?请写一篇不少于200字的文章阐述你的观点。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节选自《鱼我所欲也》)

(乙)子墨子曰:“万事莫贵于义。今谓人曰:‘予子冠履,而断子之手足,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又曰:‘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天下不若身之贵也。争一言以相杀,是贵义于其身也。故曰:万事莫贵于义也。”

(节选自《万事莫贵于义》)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故不为苟得也          苟得:______

(2)故患有所不也        辟:______

(3)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如使:______

(4)予子履              冠:______

(5)不若手足之贵也        不若:______

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2)万事莫贵于义也。

3.两文都很推崇“义”,请选出下列最符合“义”的品质的一组(    )

①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②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③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

④鲁提辖拳打镇关西,鲁智深大闹野猪林。

⑤2017年7月6日,来自哈尔滨的侯爽在危急时刻,不顾自身安危,勇敢地站出来,在高空中同闹事乘客搏斗,维护了飞机上全体人员的安全。

A. ③④⑤    B. ①②③

C. ②④⑤    D. ①②⑤

4.(甲)文用“舍鱼而取熊掌”论证了“______”的观点,(乙)文用“冠履不若手足之贵”论证了“______”的观点。

 

查看答案

阅读《鱼我所欲也》,回答问题。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二者不可得兼    得兼:______

(2)故有所不辟也  患:______

(3)贤者能勿耳    丧:______

(4)尔而与之      蹴:______

(5)是亦不可以乎  已:______

2.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孟子的散文善用排比和对偶。本文第二段大量使用了排比句和对偶句,使文章读起来充满节奏感,且富有文采和气势。

B. 本文阐述了孟子的一个重要主张——义重于生。孟子认为,当义和生不能两全时应“舍生取义”,这一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C. 本文第一段论证思路清晰。先提出“舍生取义”的观点,再从反面论述为了“义”可以舍生,接着再正面论述为了“生”可以不择手段。

D. “本心”指人的羞恶之心。作者用一般人和乞丐都不能接受“嗟来之食”的故事证明人人都有本心,并对失去本心接受“万钟”的行为进行了嘲讽和批判。

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2)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4.作者在文中批判和嘲讽了哪类人?赞扬了哪类人?联系实际谈谈你对这些人的看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