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节选自《鱼我所欲也》)

(乙)子墨子曰:“万事莫贵于义。今谓人曰:‘予子冠履,而断子之手足,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又曰:‘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天下不若身之贵也。争一言以相杀,是贵义于其身也。故曰:万事莫贵于义也。”

(节选自《万事莫贵于义》)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故不为苟得也          苟得:______

(2)故患有所不也        辟:______

(3)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如使:______

(4)予子履              冠:______

(5)不若手足之贵也        不若:______

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2)万事莫贵于义也。

3.两文都很推崇“义”,请选出下列最符合“义”的品质的一组(    )

①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②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③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

④鲁提辖拳打镇关西,鲁智深大闹野猪林。

⑤2017年7月6日,来自哈尔滨的侯爽在危急时刻,不顾自身安危,勇敢地站出来,在高空中同闹事乘客搏斗,维护了飞机上全体人员的安全。

A. ③④⑤    B. ①②③

C. ②④⑤    D. ①②⑤

4.(甲)文用“舍鱼而取熊掌”论证了“______”的观点,(乙)文用“冠履不若手足之贵”论证了“______”的观点。

 

1. ⑴苟且取得,这里是苟且偷生的意思 ⑵同“避”,躲避 ⑶假如,假使 ⑷帽子 ⑸不如,比不上 2. ⑴不只是贤德的人有这种心,人人都有这种心,只不过贤德的人能够不丧失罢了。⑵一切事物没有比义更可贵的。 3. C 4. 舍生取义(或“舍生而取义者也”) 成事莫贵于义 【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实词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本题需要注意的词语是:“辟”同“避”,躲避。冠:帽子。 2.本题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和翻译能力,要求学生多读文章,掌握文意,尤其是重点词的翻译。勿丧:不丢掉。于:比。 3.①句表达了作者对功名利禄的鄙弃,对官场政务的厌倦。不符合要求;②句表现诗人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符合要求;③句意在告诫人们做人处世应当谦虚,切勿骄傲。不符合要求;④句表现鲁达伸张正义。符合要求;⑤句“不顾自身安危,勇敢地站出来”舍己为大家,符合要求。故故选C。 4.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孟子把生命比作鱼,把义比作熊掌,认为义比生命更珍贵就像熊掌比鱼更珍贵一样,这样就很自然地引出了“舍生取义”的主张。这个主张是全篇的中心论点。文中是用“冠履贵于手足”来比喻“义贵于身”,形象地说明“义”比“生命”重要,没有“义”徒有“生命”,如同没有“手足”而“冠履”无所用一样,从而论证了“成事莫贵于义”的观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鱼我所欲也》,回答问题。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二者不可得兼    得兼:______

(2)故有所不辟也  患:______

(3)贤者能勿耳    丧:______

(4)尔而与之      蹴:______

(5)是亦不可以乎  已:______

2.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孟子的散文善用排比和对偶。本文第二段大量使用了排比句和对偶句,使文章读起来充满节奏感,且富有文采和气势。

B. 本文阐述了孟子的一个重要主张——义重于生。孟子认为,当义和生不能两全时应“舍生取义”,这一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C. 本文第一段论证思路清晰。先提出“舍生取义”的观点,再从反面论述为了“义”可以舍生,接着再正面论述为了“生”可以不择手段。

D. “本心”指人的羞恶之心。作者用一般人和乞丐都不能接受“嗟来之食”的故事证明人人都有本心,并对失去本心接受“万钟”的行为进行了嘲讽和批判。

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2)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4.作者在文中批判和嘲讽了哪类人?赞扬了哪类人?联系实际谈谈你对这些人的看法。

 

查看答案

学校开展“崇尚英雄  精忠报国”主题活动,请你根据下列材料,完成后面的问题。

材料一  学校开展“崇尚英雄  精忠报国”主题活动,对全校同学做了中学生了解英雄人物情况的问卷调查,以下是调查结果的数据统计:

材料二  《现代汉语词典》中“英雄”的解释如下:不怕困难,不顾自己,为人民利益而英勇斗争,令人钦佩的人。

材料三  川航机长刘传健在万米高空客机驾驶舱玻璃脱落的危急情况下,驾驶飞机奇迹返航。中国民航局表彰他具有“高超的技术水平和职业素养”。能够在生死一线之际成为英雄,源于他日常工作中精益求精的专业精神和出类拔萃的专业能力。

(1)请简要概括材料一中图表的主要信息。

(2)校学生会下发了关于开展主题班会的活动通知,其中有些问题,请你帮助修改。

通知

全校各班级:

兹定于2019年4月22日下午4:00,[甲]以班级为单位召集一次主题班会。班会内容包括集体观看宣传片、诵读英雄革命家书和讨论“我”心目中的英雄。[乙]要求精心组织好这次主题班会,实现班会活动全覆盖,广泛动员学生参与。

学生会2019年4月18日

①[甲]处画线句中存在词语搭配不当的问题,应将“      ”改为“      ”。

②[乙]处画线句中存在语序不当的问题,应把“      ”与“      ”调换顺序。

③通知中存在一处格式错误,修改意见为:     

(3)主题班会“论英雄”环节,同学们展开了自由讨论。请你结合所给材料,对同学们的讨论作总结发言。

小辉:古代的民族英雄如岳飞、戚继光等,勇武过人,谋略超群,实在值得钦佩。

小丹:那些动漫、电影里的英雄像超人、钢铁侠,才叫厉害,每次都能拯救地球。

小薇:那些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而流血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才是真英雄。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在我国历史上,无数仁人志士为了道义长存,舍生取义、杀身成仁,义无反顾、再所不惜,这种公而忘私的大无畏精神也容易同共产主义理想结合起来。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为了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无数革命志士抛头、洒热血,奋不顾身;无数社会主义建设者舍小家、顾大家,奋勇向前。正因为如此,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才可补物质条件不足,取得无产阶级革命的伟大成功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丰shuò成果。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    )    补(    )    丰shuò(    )

(2)文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      ”,正确写法是“      ”。

(3)“奋不顾身”中“顾”的意思是(    )

A.转过头看;看

B.注意;照管

C.拜访

D.珍惜;顾念

(4)将文中画线的长句变成短句。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开头用鱼和熊掌的类比引出中心句,通俗易懂,形象生动。

B. 文章第一段用假设的方式一正一反地论述了“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的道理。

C. 乞丐不受嗟来之食的事例从正面论述了“此之谓失其本心”的观点,很令人震撼。

D. 作者在文中运用了比喻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和道理论证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查看答案

按要求默写填空。

(1)作者说人人都有向善之心,而贤者能一直保持这种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文中承上启下,从人们熟知的生活现象谈起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与《礼记》中记载的“不食嗟来之食”的典故意思一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