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鱼我所欲也》,回答问题。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二者不可...

阅读《鱼我所欲也》,回答问题。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二者不可得兼    得兼:______

(2)故有所不辟也  患:______

(3)贤者能勿耳    丧:______

(4)尔而与之      蹴:______

(5)是亦不可以乎  已:______

2.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孟子的散文善用排比和对偶。本文第二段大量使用了排比句和对偶句,使文章读起来充满节奏感,且富有文采和气势。

B. 本文阐述了孟子的一个重要主张——义重于生。孟子认为,当义和生不能两全时应“舍生取义”,这一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C. 本文第一段论证思路清晰。先提出“舍生取义”的观点,再从反面论述为了“义”可以舍生,接着再正面论述为了“生”可以不择手段。

D. “本心”指人的羞恶之心。作者用一般人和乞丐都不能接受“嗟来之食”的故事证明人人都有本心,并对失去本心接受“万钟”的行为进行了嘲讽和批判。

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2)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4.作者在文中批判和嘲讽了哪类人?赞扬了哪类人?联系实际谈谈你对这些人的看法。

 

1. (1)同时得到 (2)祸患,灾难 (3)丧失 (4)踩踏 (5)停止,放弃 2. C 3. (1)对优厚的俸禄如果不辨别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它,(这)优厚的俸禄对我有什么益处呢? (2)先前(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现在(有人)为了住宅的华丽却接受了。 4. 批判和嘲讽了那些苟且偷生、见利忘义的人,赞扬了那些重义轻生、舍生取义的人。现实生活中,舍生取义、见义勇为的人会得到人们的肯定和褒奖,而见利忘义、唯利是图的人会遭到人们的唾弃。 【解析】 1.考查文言实词。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此题多古今异义词,如“已”:停止,放弃。所以千万不要以今释古。而“患”“丧”在现代汉语中也分别有“祸患,灾难”和“丧失”的意思,所以说理解好上下文内容是作答的关键。 2.C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本文第一段先从正面论述,再从反面论述。“为了‘生’可以不择手段”的说法也是错误的。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把词语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注意下列字词的翻译,如“万钟”:优厚的俸禄。“加”:益处。“乡”:先前,从前。“宫室”:住宅。 4.考查对文章写作动机的把握。要想捕捉文章信息,就得首先理解全文,扫清文字障碍,疏通文意,读懂内容,这是归纳概括的前提和基础。文章赞扬了那些重义轻生、舍生取义的人。斥责了那些苟且偷生、贪图享乐、见利忘义、失其本心的人。告诫人们要辨别义和利,不要失去“本心”。孟子在本篇中对舍生取义精神的颂扬,对“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的批判,对后世产生了良好的影响。历史上许多志士仁人把“舍生取义”奉为行为的准则,把“富贵不能淫”奉为道德的规范,对国家和民族做出了贡献。而在现实生活中“舍生取义”的人会得到人们的肯定和褒奖,“失其本心”的人会遭到人们的唾弃。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学校开展“崇尚英雄  精忠报国”主题活动,请你根据下列材料,完成后面的问题。

材料一  学校开展“崇尚英雄  精忠报国”主题活动,对全校同学做了中学生了解英雄人物情况的问卷调查,以下是调查结果的数据统计:

材料二  《现代汉语词典》中“英雄”的解释如下:不怕困难,不顾自己,为人民利益而英勇斗争,令人钦佩的人。

材料三  川航机长刘传健在万米高空客机驾驶舱玻璃脱落的危急情况下,驾驶飞机奇迹返航。中国民航局表彰他具有“高超的技术水平和职业素养”。能够在生死一线之际成为英雄,源于他日常工作中精益求精的专业精神和出类拔萃的专业能力。

(1)请简要概括材料一中图表的主要信息。

(2)校学生会下发了关于开展主题班会的活动通知,其中有些问题,请你帮助修改。

通知

全校各班级:

兹定于2019年4月22日下午4:00,[甲]以班级为单位召集一次主题班会。班会内容包括集体观看宣传片、诵读英雄革命家书和讨论“我”心目中的英雄。[乙]要求精心组织好这次主题班会,实现班会活动全覆盖,广泛动员学生参与。

学生会2019年4月18日

①[甲]处画线句中存在词语搭配不当的问题,应将“      ”改为“      ”。

②[乙]处画线句中存在语序不当的问题,应把“      ”与“      ”调换顺序。

③通知中存在一处格式错误,修改意见为:     

(3)主题班会“论英雄”环节,同学们展开了自由讨论。请你结合所给材料,对同学们的讨论作总结发言。

小辉:古代的民族英雄如岳飞、戚继光等,勇武过人,谋略超群,实在值得钦佩。

小丹:那些动漫、电影里的英雄像超人、钢铁侠,才叫厉害,每次都能拯救地球。

小薇:那些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而流血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才是真英雄。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在我国历史上,无数仁人志士为了道义长存,舍生取义、杀身成仁,义无反顾、再所不惜,这种公而忘私的大无畏精神也容易同共产主义理想结合起来。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为了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无数革命志士抛头、洒热血,奋不顾身;无数社会主义建设者舍小家、顾大家,奋勇向前。正因为如此,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才可补物质条件不足,取得无产阶级革命的伟大成功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丰shuò成果。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    )    补(    )    丰shuò(    )

(2)文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      ”,正确写法是“      ”。

(3)“奋不顾身”中“顾”的意思是(    )

A.转过头看;看

B.注意;照管

C.拜访

D.珍惜;顾念

(4)将文中画线的长句变成短句。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开头用鱼和熊掌的类比引出中心句,通俗易懂,形象生动。

B. 文章第一段用假设的方式一正一反地论述了“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的道理。

C. 乞丐不受嗟来之食的事例从正面论述了“此之谓失其本心”的观点,很令人震撼。

D. 作者在文中运用了比喻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和道理论证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查看答案

按要求默写填空。

(1)作者说人人都有向善之心,而贤者能一直保持这种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文中承上启下,从人们熟知的生活现象谈起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与《礼记》中记载的“不食嗟来之食”的典故意思一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请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

(1)如 使 人 之 所 欲 莫 甚 于 生

(2)使 人 之 所 恶 莫 甚 于 死 者

(3)乡 为 身 死 而 不 受,今 为 宫 室 之 美 为 之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