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谈读书》,回答问题。 1.给文章划分层次,并概括每层的大意。 2.作者论述...

阅读《谈读书》,回答问题。

1.给文章划分层次,并概括每层的大意。

2.作者论述了读书的重要性,为什么又说“不可尽信书上所言”?

3.“书亦可请人代读,取其所作摘要,但只限题材较次或价值不高者,否则书经提炼犹如水经蒸馏,味同嚼蜡矣。”这句话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4.“人之才智但有滞碍,无不可读适当之书使之顺畅,一如身体百病,皆可借相宜之运动除之。滚球利睾肾,射箭利胸肺,漫步利肠胃,骑术利头脑,诸如此类。”这段话主要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1. 第一层,从开头到“全凭观察得之”,阐述读书的正确目的;第二层,从“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到“始能无知而显有知”,阐述读书的方法;第三层,从“读史使人明智”到结尾,阐述读书的作用。 2. 书上的内容纷繁复杂,对读者来说也许有用,也许无用。不加分析,全盘吸收,效果不会好。 3. 比喻论证。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好书一定要亲自阅读,细细揣摩、深入钻研才能读出味道。 4. 比喻论证。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人精神上的缺陷,可以借读书来弥补的观点。 【解析】 1.通读全文,梳理脉络,整体把握,综合考虑,然后根据表达的内容分清层次。如从开头到“全凭观察得之”,阐述读书的正确目的(怡情、傅彩和长才);第二层,从“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到“始能无知而显有知”,阐述读书的方法(读书要仔细思考,反对故意挑刺、迷信书本和仅限于文字推求。主张对不同的书采用不同的读法,或选读,或浏览,或通读,或精读,有的书可只读摘要。在分析读书、讨论和作文的不同作用后,提倡读书和讨论、作文、做笔记结合起来)。第三层,从“读史使人明智”到结尾,阐述阐述读书的作用(能塑造人的性格和弥补精神上的各种缺陷)。 2.考查对文中重要语句的理解。“不可尽信书上所言”是说书上的内容,也许对,也许错;对读者来说也许有用,也许无用。不加分析,全盘吸收,效果不会好。这是精辟透脱的读书法,要求读者善于独立思考问题。如果我们完全信书,唯书本是从,轻则使个人成为书呆子,重则形成所谓“本本主义”“教条主义”和“唯书”的作 风,误人子弟,贻害无穷。 3.考查论证方法的类型及其表达作用。比喻论证其实就是用打比方的方式形象地对论点进行证明的一种论证方法。比喻论证的作用是将抽象的道理讲的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平易生动,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让读者容易接受。“书经提炼犹如水经蒸馏,味同嚼蜡矣”形容文章读得枯燥无味。生动形象地从反面论述了好书一定要亲自阅读,细细揣摩、深入钻研的道理。 4.“一如身体百病,皆可借相宜之运动除之。滚球利睾肾,射箭利胸肺,漫步利肠胃,骑术利头脑,诸如此类”明显使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一如”是比喻论证标志性的语言。生动形象地论述了读书可以弥补人精神上的缺陷的观点。通过运用比喻论证,可以达到这一观点易于为读者感知的目的。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为纪念“世界读书日”的到来,学校开展以“走进读书馆,阅读经典书”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假如你是其中一员,请按要求完成以下任务。

(1)下面是学校阅览室流程示意图,请用一段简明的文字转述这个流程图。要求内容完整,语言连贯,不超过60字。

(2)根据示例,将下表空缺处的读书方法填充完整。

名人主张

读书方法

孔子:“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思结合法

孟子:“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陶渊明:“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朱熹:“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循序渐进法

 

(3)下面是某同学摘抄的读书名言,请你依照这句名言的形式,仿写一个句子。

名言:一本好书像一把钥匙,它能帮助我们打开知识的迷宫。

仿写:一本好书像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读书的方法多种多样,循序渐进是最基本的方法。南宋哲学家朱熹曾说:“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这是他对自己读书经验的总结。他曾每日从《礼记》《左传》等经籍中选取两段,反复阅读,出口成诵,进而不断思考,融汇贯通,最终形成了自己的思想。读书如果违背了循序渐进的规律,急于求成,就好像肚子饿时吃饭,狼吞虎咽,囵吞枣,不仅没能品尝到菜的滋味,甚至可能会因废食。数学家华罗庚也说:“学习上切忌好高骛远,急于求成。你想来得快些,但学得不扎实,结果反倒慢了。”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囵吞枣______  菜______  因______废食

(2)选文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______”,正确写法是“______”。

(3)“循序渐进”中“循”的意思是______

(4)选段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的论证方法。

 

查看答案

仿句练习。

原句: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

仿句:天生才干犹如__________,读书然后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选词填空。(只填序号)

①周密  ②庄重  ③灵秀  ④深刻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______,数学使人______,科学使人______,伦理学使人______,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查看答案

辨析近义词,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1)我们虽然不必提倡不求甚解的态度,但是,盲目地反对不求甚解的态度同样没有______(充满  充实  充分)的理由。

(2)要想把经典著作读______(懂  完  透),懂得其中的道理,并且正确地用来指导我们的工作,还必须不断努力学习。

(3)观其大略同样需要认真读书,只是不死抠一字一句,不因小失大,不为某一局部而______(丢弃  放弃  放松)了整体。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